小桥流水人家,桐庐这个村真不错~

岩桥村位于桐庐县东部,桐君街道的东部边缘,东面与凤川接壤,与仁智村相隔一条七常线;南部东兴村相邻;西面与下洋洲村相距2公里;北与滩头村相隔320国道。距桐庐城中心4公里,由岩桥、桥外、大埠上三自然村组成。

岩桥村,顾名思义以桥而得名。岩桥村东有临溪,村西有岩坞溪(又称黄寮溪)。双溪环流,三面环水,进村出村都要过桥,不但三面有桥,而且村中也有座石梁桥,据《桐庐地名志》载:岩桥,临溪之上,有条石梁桥,二孔,四米五跨径,长十三米,宽二米五,桥两旁有栏杆荷花柱12支。明朝弘治13年建造。清乾隆时重修,此桥已经历了200余年的风雨。桥头有一株巨樟,正干和分枝已空心,但仍枝干挺拔,茂叶蔽天。有诗云:“古树欹斜临古道,枝不生花腹生草。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那时此桥名为“岩桥”,而岩桥的村也以桥名而得名,这就是岩桥的由来。桥的壮观,正如岩桥八景中第一景《古桥串月》中描述。平桥低跨临溪头,桥上栏围两道周。最爱冯栏看倒影,月光穿过现双钩。

关于石梁桥,还有一说,此桥名为方家桥。石阜村人方活山年近花甲。有一次,骑马路过岩桥村外溪边,见一女子在溪里洗衣,人影倒映在水中,十分秀丽可爱。方活山动了心,将头上戴的帽子顺手丢入溪中。帽子随水漂流到女子跟前,女子伸手捡起,抬头一望,岸上有一位身体健壮的老人。方活山即从马上下来,对女子满怀深情地说:“六十年的谷子好不好出田?”那女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只要秧田肥。”说完将帽子丢还给男人。方活山觉得此女子聪明伶俐,回石阜后就托媒人前来提亲,亲事很快就成功了。从此石阜方姓繁发起来,这是后话。女子出嫁后,有一天对丈夫说:“我们初次认识的地方是岩桥至滩头埠的必经之地,最好在那里建一座桥,一来免得人们过溪涉水,二来留个纪念。”不久石桥建成,取名方家桥。桥旁建一凉亭,亭边还有一棵大樟树

岩桥井也多,至今全村还有150余口井。从前人们为吃水,寻找解决吃水的办法。岩桥村周围地面上无泉水可取,天晴长久溪里干燥也无水可喝,那么吃水从何处而来呢?后来,劳动人民有智慧,用挖塘取地下水的办法,来挖井,用石箍砌井,从此取井水吃,既卫生,又安全(井上有个石箍,小孩不会失足掉进井)。井水冬暖夏凉,水质甘美,吃用方便,一直流传到现在,已有三百余年。如王氏宗祠大门左侧的水井,至今仍是附近村民饮用水的来源。如今,为了方便、卫生,大部分村民自家挖水井、现有150余口井。正如岩桥王氏宗谱上,岩桥八景诗之中“十井储泉”的描述:

十泉甘美味无加,井养功成众共夸。

取不尽兮用不竭,管教沾润到家家。

岩桥的“三槐堂”更有不一般的历史。岩桥于2008年3月17日隆重举办了《岩桥三槐堂园谱》,“岩桥三槐堂族史源流”中记载:“据新唐书世系表示,王氏以琅琊太原最著。周书有太子晋旺于王宫,时人以王家子孙称之。东汉王烈仕于太原,至五代末晋国公王佑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佑次子旦为宰相)。世称:位极三槐任居四岳,苏东坡作记,此乃三槐堂由来。五世孙超公(元佑进士)因靖康之难避兵南迁义乌凤林,八世孙纯孝公由义乌迁诸暨沙溪,生二子长王起,次即我祖越公号爱溪是也。元初兵乱,越公由沙溪迁桐庐岩桥,爱其山水之美逐卜居焉迄今子孙繁衍,凡七百二十余年……。王氏宗祠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王氏宗祠八字大门上,高悬的一方匾额“三槐堂”。是由本籍坊郭(今桐君街道)人袁昶(光绪进士,太常寺卿)所书。光绪丁酉年间,族长老、绅士董炳耀等人鉴于宗祠历经风霜剥蚀,积久渐深,加以兵变连年,无暇葺缮栋宇,屋片颓败无数,虽数谋修治而辄无成功。幸蒙先人庇佑,户口日增,家资渐裕。重建宗祠时期成熟,邀请本族长老绅士商议,计复旧规,众皆赞成。动工重建宗祠面积达400平方米,内分上中下各三楹,外设门台,中有明堂。后此祠再建于1930年,又再建于1946年,总面积达920平方米。现匾额“王氏宗祠”由原桐庐县县长方贤华所题。

后来,王氏后裔日益兴旺,王氏宗祠适应不了办学、祭祀、喜庆等活动需要。民国十九年王起本等人负责扩建里祠堂约520平方米。又建厨房40平方米。1947年王惠薰经手将里外祠堂相接,由四进为五进,称五进五明堂,寓意为五子登科。祠堂里明堂都用栗子般大的昌化于潜石铺成双钱形,梅花鹿等非常美观,明堂四周梁柱上雕刻着文臣武将等传统历史人物与珍禽异兽,双天井墙壁上则绘有耕读传家的壁画。祠堂里柱上牛腿,有狮子绣球,鹤鹿献寿等吉祥雕刻,寄托着当时人们向往和追求。王氏后裔会建设,也会保护,在文革破四旧运动时,采取巧妙的办法,保护宗祠内雕刻至今完美无缺,古色古香。

岩桥乌城庙,建于清嘉庆年间。三进大明堂,两个小明堂,800平方米左右,庙前有一块大广场。乌城庙闹元宵的习俗相传很久。过去每年岩桥上、中、外三保,轮流负责举办闹元宵活动。

乌城庙

正月十二日上灯,各灯会将宝灯、琉璃灯、宫灯竹编制的大红灯送到庙里悬挂在梁上。近百盏灯夜间放射出红、绿、紫各色耀眼夺目的灯光,乌城庙里亮堂堂,尤其宝灯,昼夜明亮不息,象征全村人畜平安,事业兴旺。正月十五日开始演戏,抬供猪,迎龙灯,踏高跷。表演队伍以锣开道,村民肩抗“巡回”牌,背高脚方灯,背旗撑绸绣“风调雨顺”的大雨伞,中间行路八仙、龙灯、高跷,后锣鼓、鞭炮、铳队,约有200人,观众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队伍从庙里出发,进村闹阳基,锣鼓喧天,炮声阵阵绕村一圈,回庙拜菩萨,然后在庙前广场上舞龙灯,踏高跷穿阵表现技能,供观众欣赏。傍晚,旗锣凉伞,龙灯(装上灯)户户手提灯笼,鞭炮声声上庙,然后开场演戏。热闹三天,正月十八日下灯,元宵结束,吃庆贺酒。可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放焦泥灰,引起火灾烧毁乌城庙。一九九九年重修一半,内塑有乌城王、陈老相公、钟太公等像。

传说岩桥的岩坞里有宝藏。从前,岩坞里有对叫山宝的夫妇,家境贫穷,食不饱肚。望着大片山地,决心用双手创造财富。他们俩起早摸黑,开山种树种竹,不到几年时间,光秃秃的山地已竹树成林。成了他们俩的摇钱树。贫穷如洗的山宝,变成岩坞富翁。当时富翁有个儿子,好吃懒做,常言道:“坐吃山空”,眼见自己的独生子只知东游西逛,不觉生悲便祈求天神。天神同情他夫妻俩,托梦对富翁说:“你们不必悲伤,我有一条妙计。”富翁一听有妙计,便连连叩头。天神接着说:“这妙计就是把你家的财宝,还有十八只金鸡,一起藏到石门槛下,用金锁银锁,把它锁起来。钥匙放在金鸡坪的石洞里,得宝的人能找到钥匙,就可拿到宝藏。”富翁听后,照天神讲的去做了。富翁临死时对儿子说:“如果你生活过不下去,可到金鸡坪找钥匙。”死后富翁俩变成了一块向下突出的大石塔,形状象只老鹰,后人就叫老鹰塔。后来,富翁的儿子苦得实在过不下去,就遵照父亲遗嘱,到金鸡坪寻找钥匙,无奈找到死也未找到。有一年,徽州朝奉听说岩坞里有宝藏,就来到岩坞里采宝,他请来石匠师傅,花了九九八十一天,将石门槛砸开,也一无所有。到岩坞寻宝的,接连不断,都是失望而归。至今宝藏无人取出。

本篇图文由杨露萌与县档案局共同整理

桐庐县档案局(馆)官方微信平台

编辑:李瑶

来源:桐庐档案

Hash:071b00a21535ef71c098e03e4d03dad6c79eea8b

声明:此文由 同乐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