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拉村变迁记
嘎拉桃花村又称嘎拉小康示范村,位于318国道沿线,平均海拔2900米。全村共有31户162人,耕地面积450亩,草场面积10169亩。
“以前我们主要以农业种植为经济收入来源,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嘎拉村村民巴桑说,过去,嘎拉村由于人畜未分离、污水横流、村容村貌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制约了全村的发展建设。
为破解嘎拉村的发展瓶颈,2014年,巴宜区负责援藏项目建设的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干部孙世宏,多次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嘎拉村调研论证,提出了“整合资源、整村推进、村景合一、发展旅游、增加村民收入”的发展思路,并在“资金投入、景区建设、景区管理、旅游收入”四个方面彰显藏汉一家亲、共筑民族情,得到了巴宜区委、区政府的赞同和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于是,他请来上市公司广东省东莞市岭南设计公司,按照林芝市桃花旅游文化节的举办地、林芝市婚纱摄影基地、林芝市休闲观光公园和大学师生实习写生地“四个功能”定位,对嘎拉村进行高水平规划设计,投资860万元(其中,广东援藏资金600万元、市旅游以奖代补资金100万元、区级财政资金160万元),整合景区资源,对嘎拉村1253棵野桃树进行大力保护,并修建观景台、“心”字形环线,贯通景区水系,大幅度提升旅游景区功能。同时,完善基础设施,铺设硬化村内道路,大力开展绿化种植,修建游客接待中心和停车场,极大改善村容村貌。
在经营管理方面由政府负责管理、村民负责维护,在收入分配方面,收入全部归村民平均分配。同时,按照春天看桃花、夏天看油菜花的工作思路,不断增加景区看点,助推景区可持续发展。很快,嘎拉村就以桃花簇拥,村在景中、景在村中、村景交融,环境优美的生动画卷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环境变了,山村美了,游客越来越多。”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告诉记者,2013年“第十一届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旅游收入还不足5万元;可2016年“第十四届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旅游收入就突破了百万元,达到了123.3多万元,仅门票收入就有83.3万元,比2013全年的收入翻了20倍还多。由此,嘎拉村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率先实现了小康梦。
村民收入多了,腰包鼓了,嘎拉村也随之美名远播。现在打开百度输入“嘎拉桃花村”关键字搜索,共有168篇相关新闻。尤其是2016年3月24日, CCTV-13新闻直播间播报了题为“高原桃花次第开”的新闻,时长1分53秒;2016年3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题为“林芝桃花别样红”的文章;3月24日,《西藏日报》用一个整版刊登了题为“闲庭信步桃花源,醉得游人忘归期”的精美文字和图片,报道了2016年“林芝第十四届桃花文化旅游节”在嘎拉村的隆重开幕盛况。还有《经济日报》等多家中央和区内外省区级媒体均对嘎拉桃花村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和高度关注。
Hash:a5dfa00f4fe06e398a300c5af5403a1b88fd5efc
声明:此文由 西藏日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