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邓家磨的前世今生

邓家磨 是隶属于甘肃陇南宕昌县哈达铺镇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全村均为邓姓,远祖是 ( 东汉 ) 高密候邓禹,始祖为 ( 明 ) 宁河武顺王邓愈,开基祖为宁河王四子邓钦 ( 来祥公),全村现有农业人口 84 户,近 500 人,在省内外工作和定居的 ( 非农 ) 约 38 户,近 100 人,总人口 600 余人。

明代以前邓家磨没有村庄,据《岷南邓氏宗谱》记载,洪武三年,太祖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为副将军,分道北征,来祥公 (邓家磨开基祖邓钦)随父出征,与扩廓贴木尔战于车道岘(今定西车道岭),大破扩廓。 邓愈率邓钦等自临洮进克河州、洮州、岷州、贵德,追扩廓至西黄河, 为保征西大军和辎重通过夏河,在河州建桥一座,人称 ”邓钦桥”、 出甘肃西北数千里而还。当时洮州、岷州、河州一带占领不久,处番汉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番酋屡有降而复叛者,愈公还朝后,根据明太祖朱元璋 : “留兵戌诸要害 " 和“非骨肉之臣莫能守也 " 的诏谕,留四子来祥公 ( 邓钦 ) 以总兵之职镇守洮、岷、河、湟,屯兵新寨堡,镇守征战二十年,修筑明城墙 ( 在文革中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拆毁 ) ,这一带将新修的城堡叫寨子,因此称新修的城堡为新寨堡,后称新寨。来祥公 ( 邓钦 ) 洪武三年任河州太守(据清代《邓隆全书》 ),洪武六年以总镇长之职戍守岷阳,屯兵新寨堡。 在哈达铺修建新寨城堡、明边墙、新寨庙、山神庙和邓家水磨,在洮州始修西边墙,遵父令在和政、贵德修建城池和边墙,因见其屯兵地新寨堡水秀山青,土广人淳,遂安家于新寨堡南剪子果滩,并称其所在为邓家堡。后因修水磨一座,以磨得名邓家磨。

邓家磨邓氏自开基祖来祥公于洪武初留守岷阳,迄今六百五十年了。“六百五十年的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明朝,随岷王府的荣辱兴衰而颠沛流离,为官时多为民时少;第二阶段从崇祯十六年武冈之变后复归岷南,至今三百八十年,世代为农。”(邓崇《岷南邓氏宗谱 序》)。武冈之变,我邓氏家乘片纸不存,由于历史原因,先祖来祥公有几个儿子至今无从考证,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到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这二十五年,镇守岷南,战时为兵,无战修防御工事,开荒屯田,“其后十余年,番人屡屡侵边,时有战事,来祥公率军且战且耕,垦田两千多亩,修建新寨城堡,并筑汉番边墙二百多里” 《岷南邓氏宗谱 》。据据《甘肃史稿》载:“邓总兵在岷州屯田万余亩”,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三世祖邓标随岷王朱楩改镇云南,云南有记载的只有“有邓氏武官父子三人及家眷”,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到洪熙元年(1425年)朱楩奉命自云南北迁湖南武冈州,在云南姚安的30年没有任何历史记载。从洪熙元年(1425年)一直到崇祯16年(1643年)武冈之变,在武冈的218年亦无记载。邓氏世代为岷王护卫,在湖南武冈、云南姚安共248年。直到民国十八年,我三祖公邓汉公根据所收集的文物史料,始创《邓氏宗族父母之簿》,才有了“到明亡清初,十一世祖之贵、之美、之玉三兄弟奉哲王妃邓氏及长兄之沛尸骨,历尽艰险回到甘肃邓家磨” 的记载。

邓家磨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始祖(明) 宁河武顺王邓愈(友德)、开基祖(明) 河州太守、岷南总镇邓钦(来祥)都是戍马一生、改天换地的英雄,从三世祖邓标(明)始,九代都是岷王府(甘肃岷州、云南姚安、湖南武冈)护将、兵马指挥使。来祥公阵亡后,邓标继其职戍守岷阳。洪武二十三年三月,番兵从洮州纳浪、打鱼沟袭扰岷之永宁堡(今岷县西寨乡关上村),抵阳谷寨(今岷县西寨乡冷地口),来势凶猛。邓标临危不惧,挺身迎敌。番酋跃马向前,邓标镇定自若,一箭射其落马,番兵惊骇,迟疑不敢进。副酋继而冲来,又被邓标一箭射下马。邓标第三箭连发,又射中一员番将,番兵大骇,勒马逃遁,退出岷州地,从此不敢再犯,而“邓标三箭定岷州”的故事也在岷州旧地流传至今。1993年前后,岷县编修县志时,岷志办副主任景生魁老人曾在民间收集到有关邓标的文献资料,编委会审订时,以岷县无邓氏后人而未收入,这些珍贵史料又再次散失难以寻觅,有关资料仅存于景生魁日记和《岷县志》草稿中。

洪武二十三年,太祖封十八子楩为岷王,就藩岷州,在祐川建岷王府(故址在今宕昌县理川镇),邓标为王府护卫指挥使。二十八年因云南新附,需亲王往镇,诏命岷王改藩云南,邓标以护卫将军随任。因岷王朱楩和沐英家族不和,建文元年岷王废为庶人,徙漳州,邓氏武官亦没有记载。

当时,云南姚安多荒田,调岷府护卫军屯种,建中屯千户所。洪武二十九年,仍以姚安境内屯田军士拔隶云南护卫。成祖即位后,恢复岷王王位,旋因沉缅废礼,擅收诸司印信,杀戮吏民,被夺其王位。不久念及其在建文中久被幽系,又予恢复,而楩旧习不改。永乐六年削其护卫,罢其官属。仁宗即位,徙武冈,邓氏武官随往。

(明)万历年间甘肃(陇右)兵备道邓尚仁,为官极廉,秉公办事,深受百姓爱戴。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于河阳李冉里包姓买来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所铸铜钟,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修新寨寺,置钟寺内并作功德,资募化捐,行善不殆。所建寺、所购钟在“大跃进”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先后被毁。(明)崇祯年间武冈兵马指挥副使、除暴将领邓之沛,生年无考,崇祯二年任武岗兵马指挥副使。岷哲王朱禋(音yin)洪暴亡,之沛奏报禋洪为校尉彭侍圣、宫人胡氏所杀式,又奏善化郡王朱企钅豆,将军朱企钟同谋盗窃岷府财物,朝庭捉拿彭侍圣等勘问。三年,巡抚洪如钟专程到岷府勘问。四年,彭侍圣等被问斩。禋洪无子,其叔朱企钅豊继位,是为岷显王。企钅豊 暴虐,又兴筑城之役,百姓深受其害,蓄怨暇迩。时值明末烽烟四起,天下大乱。崇祯十六年三月,之沛与袁有志、胡选等起兵黄桥铺,攻占武冈城,杀死朱企钅豊 。知州谭文祐等合兵围攻,起义军寡不敌众,之沛、胡选等受伤被害。

(清)乾隆年间岷州卫所千总邓 生,统领岷县小西路坎下地、大西路殪虎桥至西固三盘子二十多处隘口,保一方平安。(清)散资救民邓士秀,道光年间岷州一带灾害频繁,先旱后涝,饥民流离失所,四处逃荒。士秀为忙生计,弃学求生,散家资救世民,勤俭节食,将租给李冉里(今麻界)土地二百亩分送穷人,自己力行耕田,与佃农同日而作,集粮千石,垛银万枚,所获十之八九为国贡资。(清) 光绪朝举人邓凌云,自幼读书,光绪四年中举,向期连升科第以备国家之用,乐为善举,济困解危,埋葬丐乞。一生尊重师友,中外无书不读,略著书籍。临终遗命:我明日坐着死,做坐棺,千万不要违背我的话。次日果然坐着逝世。现在迹物有八仙床、帽架、被床、一对木箱和六脚柜(夫人的钱柜)。兵器失传。

(民国)岷州专署参议邓土代成,光绪时兴农耕、置田产,家有土地一百亩,一生以耕为本,待租户和善友好,公平正直,乐于助人。民国时历任岷州专署参议,深得民众爱戴。(民国)苏维埃主席邓云娃,据《宕昌县志》第四编。军事。第三节“反动派屠杀革命者”记载,1935年9月,红军到哈达铺时任新寨村苏维埃主席,1936年10月红军撤走后为红军筹粮时被地方反动派纠集地痞流氓杀害。

建国以来担任国家机关、政法系统副处级以上职务者7人,文教、卫生、科技系统副高级以上职称者10人,国家级荣誉获得者1人,

省级以上书画艺术家1人,国家机关科级以上职务者13人,净资产500万元以上企业家1人。大专以上学历者30余人。(以上不含在甘肃临夏甘南临潭青海贵德、新疆和湖南武冈定居的族胞)

建国以来,邓家磨邓氏族人以农耕为主,兼种当归。改革开放以来,大搞产业结构调整,从以粮食作物为主改为以传统中药材为主,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等支柱产业享誉国内外,鼓起了农民的钱袋.

2002年邓家磨村全貌

2019年邓家磨村全貌

子,随着兰渝铁路、兰海高速的建成通车,方便了物流和群众出行,青壮年外出打工,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务农,做到了挣钱种地两不误。居住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上世记八九十年代,从解放初期的茅草房改为土抬木瓦房,近几年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改善和国家的投入,全村基本建成了钢筋混凝土的永久式平顶房,大多数为二至三层,逐步改造卫生条件,旱厕改水厕,道路庭院全部硬化,同时拓宽、硬化了上山的道路,收种庄稼、药材再也不用人背畜驮,而是农用车和机械直接开到地里。耕地、挖药材也可使用机械,家家家电齐全,户户有农三轮,全村近三分之一的家庭有了小汽车

邓家磨下川里和哈什纳沟 (2002 年 )

邓家磨下川里和哈什纳沟 (2019 年 )

我房的一幅祭祖对联写道:

想当年祖宗披荆斩棘开辟岷南天地,

看今日我辈发奋图强再造美好家园。

回首近七百年的历史,不由令人感慨万千。经过近七百年的风雨变迁,今天的邓家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用说金戈铁马时期的战争年代,就是改革开放前尘土飞扬的泥土路现在不见了,平坦开阔的水泥路出现了;低矮阴暗的房子消失了,高大豁亮的小楼房崛起了,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落后的小山村,正在逐步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切归功于党和祖国,归功于勤劳朴实的人民。我相信,邓家磨的明天会更美好!

邓 琮

2021.10.18

Hash:28081b6d7d927e91ea28850327b2a620d0bb8ee6

声明:此文由 匹夫闯天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