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盐池:染绿荒漠带来富足安宁

中国绿色时报8月4日报道(记者 刘倩玮 通讯员 安琪) “盐池这块‘黄羊皮’终于变成‘绿羊皮’了。”宁夏回族自治区 盐池县林业草原部门负责人李永亮滑动着卫星遥感地图的屏幕,画面上的盐池绿意葱茏。

盐池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 毛乌素沙漠南缘,常年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80毫米,蒸发量却超过2100毫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县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境内80%为沙化土地,全县沙化面积超过500万亩。

改变发生在2002年。这一年,盐池在宁夏率先实行禁牧封育,羊群全部进舍入圈饲养,累计实施草原围栏503.4万亩。

“禁牧封育让沙区植被得以自然恢复,即使没有植被覆盖的沙地,表面也会形成一层保护性结皮,困住沙尘。”李永亮说,2010年至今,盐池年均草原补播15万亩,累计改良草场275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48.92%提升到2019年的71%,蒙古冰草、长芒草等优良牧草重现草场,鲜草产量由每亩98公斤提高到现在的每亩147公斤。

此后,盐池又提出“北治沙、中治水、南治土”的治理思路,形成了草原禁牧与舍饲养殖、封山育林与退牧还草、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建设保护与开发利用、移民搬迁与迁出地生态恢复“五个结合”治沙模式,持续推进防沙治沙、造林种草、封山(沙)育林。

盐池城北造林点有片樟子松林,以前都是沙丘。李永亮说:“一刮风,沙子直接进县城。”2009年起,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盐池全面开展城北防护区、城南生态景观区生态建设,在北部中部地区营造防风固沙林182.3万亩,在南部区域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25.2万亩,筑起了一个环城10公里的生态圈。

如今,驱车行进在盐池北部防沙治沙区,沙蒿、花棒、柠条等沙生植物随风摆动,连绵的流动沙丘被一个个草方格牢牢缚住,草方格里点播的草籽、扦插的灌木,根早已深扎沙土,长成一片。

2018年,盐池被列为三北工程精准治沙重点县。截至2019年,盐池累计实施三北造林面积348万亩,治理沙化土地200多万亩,全县林木保存面积达325万亩,天然草原面积达830万亩,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度分别达21.8%和71%,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先后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县、全国林业科技范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集体。

黄沙染绿,生态如何变现?沙区人民如何增收?盐池通过发展沙产业,为治沙赋予新的内涵。

“柠条粗蛋白含量较高,是盐池滩羊的好饲料。”盐池县春浩林草产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树新介绍,封山禁牧后,盐池借着滩羊养殖发展灌木林,目前全县可利用柠条达260余万亩。

利用丰富的柠条资源,盐池大力发展柠条转饲加工,先后建成饲草配送中心1个、柠条饲草加工厂8个,辐射带动加工点200余个。年均平茬柠条20万亩,每年可提供饲草40余万吨,全县滩羊饲养量由禁牧前的80万只增加到现在的315万只。

2018年,盐池被确定为灌木平茬试点县。先行选定10个村开展柠条机械化采收试验示范,探索出一系列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改进了多种平茬机械,为在三北工程中开展灌木平茬复壮找准了路子。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如今,盐池花马寺生态旅游区、 哈巴湖景区、长城旅游观光带等景点游人如织,生态旅游已成为盐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19年,全县旅游人数突破12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07亿元。

2019年底,盐池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万元,同比增长12%,全县剩余318户682名贫困群众全部稳定脱贫。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Hash:d4654871471280b734614a1b2fe35cd388841f92

声明:此文由 发现宁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