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居•视野 ‖ 太行山腹地的明代古窑洞

山西平定县河北省接壤,地处太行山腹地。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里颇具特色的砖石古窑洞并不为外人所熟知。直到今天,在山西的平定县、昔阳县盂县以及河北省的井陉县等几个县的传统村落中仍然保留着大量的窑洞式民居,其中明代遗留下来的古窑洞至少有数百座。

平定县郭家山村明代窑洞宅院,为连续的“丁”字形布局,是当地明代窑洞的典型代表,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罗巍:山西省阳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林里关王庙文化非遗专家组成员,2014年“阳泉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多年从事中国古建筑研究和野外实地考察工作,著有《阳泉民居》《平定天宁双塔》《阳泉古建筑纵横》等著作。

历史洪流中的选择

山西省平定县及其周边的昔阳县、寿阳县东部和顺县北部、盂县东南部,以及接壤的河北省井陉县大部分区域都处于太行山腹地。这一地区山峦起伏,河流湍急,灌木浓密,气候温和。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地颇具特色的古代民居建筑——砖石窑洞一直不为外人所知。

自元末开始,砖石窑洞逐渐在当地的村落中出现,并与传统的木构瓦房、茅草房一起,成为当地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至今天,在这一地区的传统村落中,65%的民居仍然是窑洞,其中明代遗留下来的古窑洞至少有数百座。

井陉县梁家村元未明初窑洞

砖石窑洞的一大特点便是发券技术的应用。其实我国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发券技术,那为什么直到一千多年后的元代才出现拱券式窑洞,并成为当地民居的主流建筑呢?

在古代,人们一度认为,活人是不能住在冰凉的砖石建筑中的,只有逝去的人才住在砖石修建的“房屋”中。因此,砖石砌筑的拱券在汉代一般应用于坟墓中,没有获得很大的发展。这个时期的发券技术尚未成熟,修建的坟墓内部空间窄小,拱券的跨度只有三四尺,并且未能解决不规则石块的发券问题。直到蒙元帝国横扫欧亚大陆时,才将西方的发券技术、穹顶砌筑技术带入中原

平定县桃叶坡村王氏宅院建于明代晚期,屋檐进行了整体装饰。

元末明初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伴随着阶级矛盾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外出逃荒、迁徙的“流民”越来越多。平定县、井陉县等县地处太行山腹地,交通不便,可以避免兵灾匪患的侵扰;当地的石灰岩层分布极广,质地细腻,易于加工成建房用的石灰;大片的黄土坡地非常适合玉米等高产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很多迁徙的流民选择在这里安家。

安家便需要盖房,也就需要大量的木材,但当时北方森林资源已经匮乏。木材资源的短缺以及西方拱券技术的成熟应用,使民间大量兴建砖石窑洞成为可能。南京的灵谷寺、五台山的显通寺,太原永祚寺等皇家寺院相继修建了许多大型的窑洞式“无梁殿”建筑。

井陉县于家石头村窑洞民居

“横窑”结构和“丁”字形布局

进入明代,砖石窑洞如雨后春笋般在这片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在施工管理和技术、功能改善和审美追求上不断趋于进步。“横窑”结构和“丁”字形布局是其比较重要的两大特征。据统计,仅平定县始建于明代的村庄就占村庄总数量的50%以上。

明代早期的窑洞十分简陋和低矮,不仅石块加工、砌筑技术非常原始,而且也没有普及石灰的制作工艺。为了保证墙体的稳定,工匠在砌筑时“收分”很大,使得窑洞从远处看就像一个倒扣的大斗。

在这一时期,四边不靠山崖的独立窑洞几乎都是“横窑”,即门窗集中在朝阳一侧的承重墙上,进门后的空间向左右展开。这类窑洞受传统四合院民居的影响,不仅采光好,而且方便居住的人对外交流。在门窗设置上,早期的窗户和门都很窄小,大多数门的宽度不足80厘米,窗户更加窄小。这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很多窑洞修建时周边十分荒凉,野兽经常出没。另外,为了保温,窑洞内的地面会向下掘地三尺,人们利用地下土壤的温度来渡过严冬。窑洞的拱顶呈现半圆形的曲线,承压性能相对较差。

平定县上盘石村明代中期窑洞

在当时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财力修建一座四合院式的窑洞宅院。在迁徙过程中被四分五裂的大家族也不需要过多的房屋。于是,很多家庭采用折中的办法,修建呈“丁”字形布局的两座窑洞,相当于半个四合院。“丁”字形布局使两座窑洞夹出一个直角空间,避风向阳,是当时很流行的布局形式。目前,“丁”字形窑洞在平定县等地还有很多遗存。

到了明代中晚期,窑洞已经大有改观,不仅开采石料的水平提高,而且砌筑技艺更为精湛,窑洞看起来既坚固又美观。门窗较明代早期明显扩大,大大改善了窑洞内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在结构拱顶上,采用了更为科学的双心圆和抛物线曲线,增大了顶部的抗压力,故而这一时期的窑顶上往往会夯筑一米多厚的土来增强保温能力。这也是窑洞优于木结构房屋的地方。

平定县西回村的明代中期“丁”字形窑洞

这一时期,窑洞逐渐超越了传统木结构房屋,成为当地民居的主流式样。石头“金”的属性和圆形拱顶的几何曲线都成为风水学中属性最稳定、几何形状最完美的“吉”相。这成为晚明传统社会能“接受”和“容忍”砖石窑洞占据尊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能力的人家在这一时期开始修建四合院式的窑洞宅院,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清代乃至民国时期。

平定县东峪井村在500年前还是一片沟深草密的荒山野岭。明嘉靖末年(1566年),梁家人在这里建起一座全石结构的双层窑洞。但由于建房时财力有限、工具落后,建成的窑洞十分简陋:石块的缝隙不坐浆,石材的棱角未加工,上下行的石块犬牙交错;门窗窄小,屋内光线昏暗,没有任何装饰。虽然这座窑洞建于明代中晚期,但是它的特点类似于明代早期的窑洞特点。它的上下两层窑洞重叠在一起,形制奇特,院内有台阶直通二层,室内也有洞口攀入二层,防护功能齐备,风格古拙,成为明代极罕见的建筑实例。至今,梁氏一族已经在这里繁衍了17代子孙。

平定县东峪井村梁氏老宅的上下两层窑洞重叠在一起,形制奇特。

朴拙素雅的装饰之美

当一座建筑或建筑中的某件装饰与人们心中的愿望、需求产生共鸣时,美就产生了。

在明代中晚期,在完善了窑洞的建筑技艺和功能布局、改善了居住条件后,人们的爱美之心便油然而生。窑洞被精心砌筑和装饰,砖石上开始出现各式图案,为古窑增添了几分朴拙素雅的天然之美。

平定县东峪井村

明代的平定县及周边地区地广人稀,很多人家都没有修建院墙,故而窑洞门修建得格外牢固。两侧的门框由两块高达6尺的条石砌筑而成。条石棱角分明,造型刚劲,犹如威武的将军,民间百姓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将军石”。据说,这两位将军是小说《封神榜》里的哼哈二将,后来又演义成佛教中的护法神。将军石也因此有了趋鬼避邪、看家护院的功能。它既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又不具象,彰显了晚明社会含蓄、朴实、内敛的审美趋势。

雕刻着简约图案的“将军石”

西平定县周边一带盛产优质的青石,质地坚固,绝少风化。很多窑洞历经数百年,青石上的雕刻图案仍然清晰可辨。

在当地的石雕中,最常见的花卉题材就是表现文人风骨的菊花莲花。也有很多与佛教相关的图案,如狮子菩提树、十字花、宝相花等,反映了佛教在中国乡村中具有深入而广泛的影响力。

这些图案被匠师刻画得极为简约,好似一幅水墨小品,几笔就完成了。按照《营造法式》的说法,这种雕刻方法名为“压地隐起华”,也就是浅浮雕。它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有少量起伏过渡的层次,但仍可以达到极强的表现效果。

平定县固关村晚明窑洞的门上方有用青砖雕刻的仿木“垂花柱”。

在当地的装饰图案中,还有一种常见的题材——“靑牛白马”。该题材由两幅图构成:一幅是“太阳当空,云海中一匹骏马在飞驰”;另一幅是“月儿弯弯,一头青牛卧地小憩”。

在汉族的十二生肖文化中,有“丑牛”“午马”的称谓。丑时和午时分别是一天当中最冷和最暖的时辰。“靑牛白马”图案故而有了“阴阳和诣,万物复生”之意,预示着生命运行的天道地理。“青牛白马”图案也是古代契丹民族的图腾。契丹民族的发祥史记载,一位坐着牛车的仙女与骑着白马的男神在木叶山相爱后,生下了8个儿子。这些儿子后来统领8个部落,建立了强大的辽国。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与北宋签订了《澶渊之盟》,两国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和睦相处时期,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平定县林里村就先后发现了5座辽墓,说明当时辽宋两国民间交往非常密切。这组吉祥图案是否是从辽国流传过来的,目前还未有定论。但由此可知,“青牛白马”图案不管对于汉民族和契丹民族来说都是吉祥图案。它寓意春耕依始,万象更新,阴阳合谐,万物复苏。

平定县移穰村民居中雕刻的“青牛”图案

平定县移穰村民居中雕刻的“白马”图案

一脉相承的建筑生命观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在使用土和木来构建房屋,对砖石,尤其是石是排斥的。这是由中国人的传统生命观所决定的。木材在古人眼中是一个生命体,它的年轮、柔性和温润的手感都表明它的生命处于持续中。而木构建筑对于中国人来说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砖石窑洞因为高大坚固、冬暖夏凉成为平定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主流民居,但它缺乏生命的符号。于是,在窑洞的砖石上雕刻木构件造型的装饰构件,展现木材的生命之美,成为晚明这一地区工匠的努力方向。模仿斗拱、垂花柱、梁枋飞椽等木构件的砖雕技艺在明代突飞猛进。

井陉县于家石头村窑洞民居

在平定县古长城遗址附近的固关村内,有四五户人家的先祖是守关人。他们现在仍然住在祖上留下来的窑洞中。而这几座明代古窑洞门前就装饰着用砖仿造的斗拱垂花柱。虽然岁月的痕迹遍布其上,但这些砖构件延续了木构件的生命,与其是一脉相承的。

平定县桃叶坡村有一座建于明代晚期的古窑洞。主人王氏家族已经在这里繁衍了21代子孙。王家古窑至今保留完好,石块砌成的墙体厚重坚实,窑洞前脸局部用青砖砌筑,门两侧有巨大的“将军石”伫立,石上雕刻着精美图案,门窗和屋檐进行了整体装饰,上面的仿木砖雕十分逼真,室内的起拱曲线科学合理。这座窑洞历经数次大地震仍十分坚固,是晚明窑洞的标准代表作。

井陉县大梁江村窑洞民居

窑洞建筑生命观的展示在晚明出现的轩廊建筑小品上达到了高潮。轩廊即在窑门口用实木的梁柱、斗拱搭建的探出窑洞墙面的挑檐式的建筑小品,远看像是在窑洞门前的墙上镶嵌了半座亭子。粗大的木柱、敦实的柱础、漂亮的斗拱、展翅的飞檐,陡然改变了宅院的气场。木质的轩廊和石质的窑墙映衬对比,冷暖兼顾,软硬有别,成为窑洞装饰中的极品,极大提高了砖石窑洞的文化内涵和建筑品位。

平定县固关村内带轩廊的明代古窑洞

撰文/罗巍

供图/罗巍(部分)

责编/方千春

本文选载自《中华民居》杂志NO.173期。欢迎转发,转发请在文章开头显眼处注明中华民居公众号名称。

Hash:ca7edf33e96fe17329bb922a5f9a568a97f4cd61

声明:此文由 中华民居___new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