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宝藏”|咱们宝安有一座康熙年间建的桥,它是全市唯一的古石桥!

又是新的一周啦!

我们的“宝藏”之旅准备出发~

欢迎大家乘坐“宝安号”动车组

本次列车是由深圳开往宝安的B31次列车

列车途径31个站

请您根据个人喜好随意入座

开始我们的寻找“宝藏”之路

深圳

宝安

接下来

列车即将到达本次旅程的

第十二站

永兴桥

前世传奇

喜欢古建筑的人都喜欢探索古桥

而位于深圳市宝安区

新桥街道新桥社区的

桥头村东南

有一座全市唯一的古石桥永兴

它连接清平古墟,是古建筑之最

1984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嘉庆《新安县志》载:“永兴桥在新桥之西,锁前溪而跨两岸,当往来要冲,东接黄松岗乌石诸路,西连云林茅州诸。康熙年间监生曾桥川建,日久倾颓。乾隆五十年武生曾大雄、钦赐翰林曾联魁、贡生曾腾光、曾应中等倡捐重建。周围俱以白石砌之阔三丈余、长十余、高五丈余。桥孔有三,上列栏杆,工程浩繁,颇为坚固。虽历经沧桑,而依然完好如故。”

全桥用花岗岩石砌筑

永兴桥桥长50米

宽3.4米,桥洞3个,洞高5米余,上列栏杆,

望板上浮雕龙凤图案

各一组和桥头望柱圆雕生动的狮子

全桥用花岗岩石砌筑

结构严谨,造型美观

桥下的新桥河与茅洲河汇合注入珠江,桥头原有码头文昌塔,与永兴桥交映相辉,颇为壮观。

永兴桥的兴衰

永兴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建筑之一

有着独特的辉煌

造路修桥在古代与民生

是联系最为紧密的基础设施工程之一

翻阅永兴桥的史料可见:永兴桥下原是新桥河,与茅洲河相通,同珠江口相连,古时往来船只穿梭,北桥头设有码头,供船只停泊,桥东原有一墟市,称清平墟,是当时松岗、石岩、公明、沙井、福永等地的商品交易和集散地。

这是200多年前乾隆时期的一幅历史图景……“墟”是集市的意思,在当时,“墟”就是当时的商业中心。

据传,清平墟是曾与

西乡、南头、大鹏齐名的四大古墟

在当时,沙井的清平墟在某种意义上

可能是辐射地域最广、

地位最重要的商业中心,

而永兴桥则是这一中心最显著的标志

由于地理位置限制等原因,沙井成为宝安地区唯一出海口,也因此成为商贸的重心集聚地。

而新桥村正好位于外部进入沙井地区的交通要道上,货船经茅洲河、新桥河进入沙井。随着商贸活动的频繁,水路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永兴桥因时而建。

清平古墟缩影

永兴桥建成以后,陆上交通开始畅通,挑夫、货车、商队等可以直接经永兴桥进入沙井而无需摆渡。

当时的桥头设有栏杆,行人可自由往来,商人小贩经过须缴纳路费,栏杆才会放下让其通过。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路桥收费站。

永兴桥不只是过河渡人的一座普通桥梁,同时,也是一座联通四方的商贸桥梁,也见证了清平墟市集的繁华。

墟内鼎盛期的店铺达百家,经营范围达几十个行业。

粗略算来有舂米铺、织篾铺、药材铺、缸瓦铺、打铁铺、葵衣铺、猪栏铺、补衣铺、打金铺(手工饰物)、文房铺(经营布匹等)、高楼(茶楼、饭店)、什货铺等。

墟期之日,商铺门口还会摆放临时挡摊,投墟的、趁墟的,再加上墟上的原住民,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清平古墟古迹

今生故事

桥头的另一条巷子是当年清平墟的旧址

巷子的一边现在已经改为民居

另一边至今仍保留着商业街的遗迹

建筑的格局都是临街而立的商铺,当时米店、布店、干鱼海货一应俱全,这里的繁华一直延续到近代,在一块残旧的门牌上,有一块“清平街第一保”的字样,可能是民国时期保甲制度的产物。

今日墟的身影

在改革开放以来,沙井的路修得越来越宽,自新沙路修通以后,永兴桥交通要道的地位逐渐被替代,桥头的圩市也日渐式微,原来居住于此的居民也搬到镇里,现在的桥头古街人数稀少。

如今,新桥河也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方水塘当做桥挽碧流的见证,往来行人摩肩接踵、商船千帆竞发的景象也在历史的画卷中逐渐淡去,只留下古老的永兴桥,作为文物古迹供人凭吊,曾经作为沙井农业文明时期繁荣象征的永兴桥,在今天的工业时代成为一个历史的见证者。

虽然永兴桥老了,但是,永兴桥所处的这片土地,却变得愈发年轻了。

如果大家有什么想问的,想深入了解的

可以在下方留言哦~

关于“宝藏”的更多消息

记得每周准时打卡哦!

Hash:6f35194ed719b08a675838e2f8aca22607d54f00

声明:此文由 宝安文体旅游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