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传闻因何而起?原来广东这些高校都是“一家人”

近日,在网上流传着一则消息,说的是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已开始筹备合并事宜。合校后,华工五山校区将和华农连为一体。看到这则消息,大家是不是也和小缸一样一脸懵?

消息一出,操碎了心的网友们连合并后的名字都想好了:广东大学、华南大学、工农联合大学……

当然,经过一番求证,两校合并之说不实。

其实早在2003年,广东省教育厅明确表示:两校合并,必须是经过充分论证准备。由于华南理工大学直属教育部,华南农业大学归属广东省,两者隶属关系不同,还需双方主管部门在人、财、物方面达成共识后,才可使两所学校强强联合,在短期内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可见,官方态度非常明晰了!但这些年来,还是不时传出“合并”的消息。

2016年,网上有一则“中山大学将合并华工、华师、华农”的消息广泛传播,消息称合并后的高校将更名为华南联合大学。

文章还从广东高校教育发展目标、有共同历史渊源、国内大学合并早有先例等角度阐述四校合并的必要性、可能性,似乎确有其事,不少市民半信半疑。最后经证实,四所高校合并的消息不实,疑是愚人节期间流传的消息……

为何有关广东几所高校合并之说不时在坊间流传,并且次次吸睛力爆表?小缸在追溯校史时发现,广东多所高校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血脉关系,也难怪大家会对此类消息信以为真……

“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渊源

在这段广东高校“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渊源中,占据C位的是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原名国立广东大学,是孙中山于1924年倡办的。孙中山逝世后,为纪念孙中山的革命精神,1926年正式将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中国成立以来,中山大学一直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院系调整前的中山大学,办学规模相当庞大,位居我国高等院校前列。1951年9月,中山大学在广州坐拥两大校区——占地8000亩石牌校区、占地2万亩白云山农场,还有一些分散在广东各地农场。

20世纪30年代中山大学校园的鸟瞰图。图/中山大学校史资料

学校设有文、法、理、工、农、医和师范等7个学院31个系,5个研究所,学生人数高达2600多人。要知道,当时我国高校在校学生总人数不超过12万,多数学校的办学规模在500人以下。

20世纪50年代,中山大学的院系经历了两次大调整。1952年,《关于广州区高等学校调整方案报告》提出:“以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华南联合大学、华南师范学院、广东法商学院、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等院校调整,设立综合性大学一所,工、农、医、师范等学院单独设立”。

根据报告指示,原中山大学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划出去,与其他几所学院等有关系科合并在一起,成为新组建的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医学院、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的重要部分。中大与华工、华农、华师等院校的故事就是从这份文件开始的。

一图读懂中山大学院系调整▼

图/中山大学历文化

中大与华农的“血缘关系”

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农民通常是用祖辈相传的老方法种田,它虽然不像西方的种田方法显得科学严谨,但我国传统农业的种植方法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基本上与科学道理暗合。

20世纪初,近代农业教育才被提上日程。1909年,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正式创办,其中 “讲习所” 是广东省创办的第一所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学校,也是华南农业大学的开端。

1912年的农林讲习所。图/华南农业大学校史资料

1917年,农林试验场附设的农林讲习所改为“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设农学科,学制4年。20世纪20年代初期,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升格为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继续承担着农业科学推广和教书育人的角色。

1934年,中山大学校本部从文明路校址迁往石牌校址,农学院也随之迁往,并在石牌建有气势恢弘的学院大楼。

图/华南农业大学校史资料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农学院和岭南大学农学院等院校调整合并为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校址仍设在原中山大学的石牌校区,而中山大学则搬迁至岭南大学的康乐园校址。

华南农学院成立初期,毛泽东亲自题写校名,校内依然有原中山大学石牌邮局。1984年,华南农学院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可以说,华南农业大学近代校史与中山大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了。

毛泽东亲自题写的校名。图/华南农业大学校史资料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寄华南农学院公函封。图/华南农业大学校史资料

中大与华工、华师的一脉相承

华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3年,其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后改办为广东省文理学院。1951年,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等并入,设立华南师范学院。

学校自创立以来,校址经历数次迁移。从石榴岗迁到广州市黄花岗原造币厂旧址,后因师生人数增加,迁往广州石牌南方大学旧址。

图/华南师范大学官网

追忆华南理工大学的历史源头,最早可溯至1918年,发端于民国初期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几经改组变革,1952年,中山大学的工学院与其他几所院校相关系科合并,成为独立的华南工学院。

从中大与华工的校训来看,二者的关系也十分紧密。中山大学校训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华南理工大学校训是:博学慎思,明辨笃行。二者放在一起仔细一瞧,是否觉得很相似?

图/华南理工大学官网

实际上,原中山大学的部分系科还在全国范围内调配,比如理学院天文系调去南京大学、地质系调往湖南矿业大学、哲学系调往北京大学等。原设在中山大学内的财经、政法各系分别调至武汉大学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大学等院校。

可以说,中山大学支持了半个中国的重点院校。

实际上,新中山大学也吸收了多方资源,主要由原中山大学和岭南大学的文理学院构成,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华中高等师范等院校文理科部分师生调至中山大学。

院校调整后,中山大学的师资来源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部分系科被调离,但也有部分文理教师调入中大,文理各系科的师资得到加强。

中山大学原石牌校址,成为新组建的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的院址。现在这两所学校的校园里都还保留有老中山大学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有特殊地位,是天河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民国时期大型建筑群。

华工、华农校门口留有20世纪30年代建成的“国立中山大学”牌坊。图/南方日报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高校合并,强强联合,成功的案例很多。如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的“复合”,造就了现今中山大学十分强势的医学专业。

中大与中山医科大学的成功“复合”

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

中山医科大学前身之一为博济医学堂,成立于1866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学府。195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被划出,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后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

2001年,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两校的“复合”,真正实现了强强联合,使学科设置更加齐全,办学力量更为壮大。

时过境迁,如今,广东高校的发展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华工和华农均取得了不少成绩,作为理工、农业领域的两所大校、强校,对广东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了,两所兄弟院校遥相呼应,大概更能产生1+1>2的效果,大家觉得如何?

参考资料:

张建奇《20 世纪 50 年代院系调整中的中山大学》

张益茂《孙中山与华南农业大学的历史渊源》

黄义祥《孙中山与中山大学》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金羊网

文字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渝

编辑 | 艾心

校对 | 吴慧玲

审核 | 周乐瑞

Hash:1ebc4696c694f6211a6a4750a8bda98dedfacaee

声明:此文由 羊城晚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