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塘考古新发现,见证沧海桑田!

近期,杭州古海塘临平段,考古发掘工作有重大发现——牛角村古海塘遗址。该段海塘修筑于清代中期,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石塘迎水面条

该遗址位于临平区乔司街道东湖快速路和杭海路(外翁线)交叉口的东南侧,乔下线以西,有两条独立并行的海塘,其中北侧石塘长100米、底宽约21米、高约6米,为杭州历年考古发现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古海塘遗址;南侧为柴塘,整体结构完整。

此次考古发现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比如,石塘迎水面区域,长60米,高6米,从下到上由18层条石铺砌而成,非常规整,而且全部用灰浆“抹缝”,封住条石之间的缝隙,防止潮水涌入,越到底部,灰浆越多。再往下底部桩基中,新发现了横向的木桩。顶部大概有1.5米宽,铺设的条石之间最早由密密麻麻的铁锭加固,这是罕见的,只可惜,遗址现存仅剩一个铁锭实物。

桩基处横向木桩

铁锭

还有一个重要发现,即石塘底部迎水面用柴草、夯土等做成的埽坦。埽坦有15至20厘米厚,最宽的地方1.35米,主要起加固作用,防止泥沙流失。“这个埽坦遗存看着不起眼,其实是很重要的,在历年古海塘考古中属于首次发现,颇具地域特色,也为研究杭州古海塘的结构、砌法及古代水利技术史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实物资料,很珍贵。”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周学斌说。

条石下方的埽坦遗址

另外,根据文献记载,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开工修建章家庵至七堡段鱼鳞大石塘,于乾隆五十二年竣工;乾隆时期曾在章家庵及范公塘新建了柴塘。“这里发现的鱼鳞大石塘、柴塘遗址,都与文献记载相符,不仅证明了史料记载的准确性,也以实物的形式弥补了文献在塘体结构方面记载的缺失,具有重要的证史、补史作用。”周学斌说,“现在大家会觉得这个古海塘离钱塘江有5公里多,其实早已失去防潮抗洪的作用,但它从侧面反映了钱塘江流域自古以来沧海桑田、水流变迁的历史,是研究杭州城市空间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地理坐标。”

此次考古发现受到诸多关注,海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沿海百姓的“生命线”和“幸福线”,海塘建设历史悠久,凝聚着无数先人的智慧结晶。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钱塘江海塘有哪些有趣的小知识吧~

“钱塘江”来源于一个传说

钱塘江的由来,与钱王射潮的传说有关。为了杭城百姓免受钱塘江潮灾,吴越王钱镠修建捍海塘,然而海塘屡修屡毁,人们认为与“潮神”作怪有关。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八月十八,钱王“传语龙王并水府,钱塘且借与钱城”,给当时的“潮神”下了“战书”。然而,“潮神”并不领情,钱塘潮仍翻江倒海而来。这时候钱王大怒,安排万名精兵,万箭齐发,直射潮头。射出数万支箭后,潮水退去。流传民间的“钱王射潮”故事,是对钱王治理潮患的褒奖,但其射潮而退潮的结果却未必真实,真正遏制潮患的,应是他采用的新海塘修筑法——“石囤木桩法”(或称 “竹笼木柱法”)。后世百姓们为了纪念钱王的功绩,就把捍海塘叫做“钱塘”,江也因此称为“钱塘江”。

海塘的“年纪”比秦长城还大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钱塘江南岸修筑海塘的记载。这意味着,钱塘江海塘的“年龄”甚至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北方修筑的长城更为年长。

造型特别的海塘

鱼鳞塘,塘如其名,形状像鱼鳞一样一层叠着一层,煞是好看。它们大多在明清时期修建而成,分布于钱塘江一带。修建的方法也很特别,塘基用5米多长的粗木料打成“排桩”“马牙桩”“梅花桩”,用重上千斤的长方形条石垒成18层至23层不等,自下而上顺次叠砌。

修建海塘也能“众筹”

宋版《水经注》有关华信筑塘的记载(国家图书馆藏)

修建海塘工程量巨大,如何完成?在距今有两千多年的东汉初年,华信就发动大家“众筹”泥土修海塘。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会稽郡议曹华信募集土石筑防海大塘,能筑土石一斛者,即与钱一千。一个月之间,前来“应征”的人不计其数。然而,华信使了一个小计谋,因为海塘工程没有正式修建,并没有给挑土的人赏金,人们只好抛弃土石回去。久而久之,土石成堆,海塘最终修成。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背后

纪念乾隆检查海塘所作《御制阅海塘记》碑

清代皇帝乾隆六下江南,不仅仅是为了游山玩水,还有一个重要行程——视察钱塘江海塘工程。这背后,是因为他关心江浙的粮食财赋问题。宋代以来,富庶的江南地带成为了全国的经济重心,尤其是江浙一带更承担着粮仓的重要功能。建设海塘抵御潮灾,在保卫百姓生产生活的家园同时,也就保护了“粮仓”和“钱袋子”。正如乾隆本人所说,“水利关系国计民生,最为紧要”。

小小稻米发挥大作用

风吹浪打浪,数千年来,钱塘江流水冲刷、掏挖塘身,对海塘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为了修筑坚固的海塘,聪明的古人巧妙运用了稻米的黏性作为黏合剂。每块条石之间,用最具黏性的糯稻米打成米浆,拌石灰灌砌。另外,在石塘顶部面石用铁锭扣锁,为海塘再上一道“保险”。

最严格的“质量终身责任制”

对于清末修海塘的官员来说,“质量终身责任制”不是一句轻如鸿毛的话,有时候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当时的修塘护塘实行官员“责任制”,谁负责管辖的海塘出了问题,谁就要以身殉潮。史料记载,“塘损堤毁民有患,魂归江潮致三洲”。如今,海宁塔山坝上还留存7座因修塘失败而跳塘自裁的塘官衣冠冢。

来源:小时新闻、中国蓝新闻、省钱塘江流域中心、《浙江水文化

Hash:968b7c2dec912e383c7a607324a6aa65f7f79e09

声明:此文由 一起读书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