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有国宝丨上世纪至今依旧辉煌不断

《武林新说》第30期

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杭州是我国桑蚕丝织生产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杭州的先民已经开始植桑、养蚕、织帛和制造简单的缫丝工具。下城区自元、明、清以来,一直是杭州丝绸手工业的中心。如今,这里不仅有享誉全国的丝绸批发零售市场——杭州中国丝绸城,而且坐落在凤起路上的国内首家织锦博物馆——都锦生织锦博物馆,同样是杭州丝绸的重要标志。今天的《武林新说》,我们和您一起走进都锦生织锦博物馆,去了解都锦生织锦的传奇故事。

都锦生织锦博物馆位于凤起路519号,占地7000余平方米,其中陈列室500平方米,于1997年5月15日建成开放。博物馆分陈列室、织锦技艺传承馆和产品展示展卖厅三个展区,馆内有近千件实物和图片,详尽地介绍我国传统织锦的两千余年历史,和当代织锦的后起之秀——都锦生织锦的形成与发展。馆内藏有世界第一丝织长卷《江山万里图》、巨幅毛主席肖像、梵高的《向阳葵》、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美妙精致的织锦作品。

△世界第一丝织长卷《江山万里图》

△馆藏巨幅毛主席肖像

△梵高 《向阳葵》

△达芬奇 《蒙娜丽莎》

都锦生,生于1897年。1919年,毕业于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机织专业,后留校任教。在教学实践中,他沉迷于丝绸织锦画的研究,亲自轧制花版,织出“九溪十八涧风景图,开创了用织机将西湖美景织入丝绸锦缎的新技艺。1922年5月15日,都锦生丝织厂在茅家埠挂牌。由于产品新颖别致,很受社会欢迎。1926年,厂迁艮山门外,厂房占地10多亩,有手拉机近百台、轧花机5台,职工130多人。同年,一幅丝织精品《宫妃夜游图》荣获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金质奖状,成为当时轰动国际市场的工艺珍品。从此,都锦生织锦蜚声海内外,远销南洋和欧美国家,走出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条新路子。

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与其它传统民族工业品牌一样,都锦生织锦的发展也几经沉浮,历经风雨。1939年,整个厂房被日本侵略者全部烧毁。解放后,老厂迎来新生。1956年,工厂迁址凤起路,成为杭州市重点对外开放单位,都锦生织锦被定为国家礼品之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都锦生丝织厂陷入生产瓶颈。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都锦生人勇走改革之路,将生产基地迁往郊区,并利用城区地块发展第三产业,协助政府将武林路打造成杭州著名的商贸休闲街区。企业转制后,杭州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坚持产品高档化精品化发展方向,实现了丝织装饰工艺品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G20峰会期间,都锦生织锦台毯和织锦靠垫作为“国礼”,赠送给与会的20国元首夫人,中国丝绸再次惊艳世界!

俗话说,“千里迢迢来杭州,半为西湖半为绸”。都锦生织锦是杭州丝绸的金名片,1990年被命名为“中华老字号”;2004年,列入首批杭州市传统工艺美术重点保护品种和技艺名录;2005年,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锦生织锦博物馆呈现给世人的是江南织锦的璀璨结晶,她既是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杭州市国际旅游访问点,也是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基地。她浓缩了杭州近代丝织工业的发展历史,也展现了杭州人自古就有的精耕细作、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必将启发和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奋发向上、追逐梦想。

来源:区文明办、武林街道

编辑:沈文雄

Hash:fb0d6a2f905c54732ff25471eeca5872096718f9

声明:此文由 下城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