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楼:六百年的风云变幻
文 | 陈海洋
2020年8月26日,西安钟楼结束了历时70多天的修缮,开始重新对外开放。
此前,已有600余年历史的钟楼,因长期风吹日晒、雨雪尘积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瓦顶漏雨,椽望破损、糟朽,油饰起皮、脱落,饰面发霉,宝顶油饰脱皮等各种问题。为了能让这座位于西安市“C位”的地标建筑“延年益寿”,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于2020年6月10日起闭馆,开始全面整修。
修葺一新的西安钟楼
据西安钟鼓楼博物馆馆长王磊介绍:本次修缮工作遵循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主要对钟楼的宝顶、屋面、檐口、飞椽、外金柱等进行了维修,同时对钟楼展厅的基本陈列也进行了全新的升级。“希望能通过这次提升后的基本陈列,让游客一走进展厅就能系统、全面地了解到钟楼600余年的历史价值。”
从今天起,完成修整、重新迎客的西安钟楼,将与西安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一起开始新的生活。
01
钟楼,是古代城镇的市政建筑物,多设于城中心或府衙门前,与鼓楼共同承担着提示时间的任务。古代中国很多城市都设有钟楼,西安钟楼是其中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同时也是名气最大的一座。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它的诞生,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次“脑洞”有着很大的关系。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是一个乞丐出身的皇帝,属于标准的“草根”。年轻时曾饱尝世间冷暖的他,深知打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难的道理。建立明王朝后,朱元璋在各地局势基本稳定后,开始在各个大城市修筑各种类型的防御工事。西安当时作为西北军事重镇,自然也在升级城防系统的名单之中。西安城墙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内修筑起来的。而除了坚固的城墙,朱元璋还计划建筑钟楼,除了“定点报时”之外,也能起到担当城市制高点、在军事上控制全局的作用。
朱元璋在位时,明朝国都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朱元璋治国采取“分封制”,让自己的儿子们去各大城市驻守,以作“国之屏藩”。例如长子朱标封为皇太子,坐镇首都南京;三子朱棡封晋王,出守太原;四子朱棣封燕王,出守北平(今北京市);而出守西安的,就是朱元璋的次子朱樉,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封为秦王。只是朱樉时年仅14岁,尚未成年,8年后才去西安,正式走马上任。
秦王朱樉
从让地位仅次于太子的次子驻守西安这一点看,朱元璋对西安是非常重视的。当时明朝虽然定都南京,但朱元璋一直有意迁都,一来是他对南京南高北低的地形不大满意,二来历史上建都南京的多是蜗居于一隅的短命王朝。朱元璋想把都城迁到北方,多少也是有点“风水”这一类的玄学考虑。
西安及其周边地形示意图
朱元璋当时主要考虑了三种方案。一是开封,开封虽然曾是北宋都城,有丰富的建都经验,但与南京一样地势平坦,易攻难守;二是朱元璋的老家“中都凤阳”,但凤阳城规模太小,不具备承载一个大一统王朝“国运”的体量。加之明朝很多开国元勋诸如徐达、汤和、李善长、常遇春等都是中都及其周边地区的人。朱元璋肯定不想自己的权力和话语权被“老乡”们分割。
这样一来,西安东守黄河,南依秦岭,西望陇原,北眺大漠,四面都是天险,典型的易守难攻。加上历史上最强盛的三个大一统王朝秦、西汉、唐都曾建都于此。当时朝廷也有不少大臣都支持迁都西安。看起来西安真的就是为了让朱元璋迁都而存在的。
懿文太子朱标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朱元璋派遣自己的接班人——太子朱标前赴西安考察,并且完成绘制陕西地图、选择宫室基址等一系列配套工作,为迁都做准备。朱标结束实地勘察返回南京后,向朱元璋汇报了结果,称“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对西安评价相当高,也主张迁都到西安。
然而,就在筹备相关事宜的过程中,太子朱标却突患重病,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四月去世。这对朱元璋打击非常沉重,叹息“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有绪。惟宫城前仰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废兴有数,只得听天。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已年近古稀的他没有精力再去兴师动众地更换都城。再加上当时关中已不是粮草丰足之地,如果要迁都,就必须从江南大量转运粮食到西安,消耗的建设成本不是刚建国不久的明朝所能承受的。最终迁都西安一事,就此不了了之。
02
虽然错失了继唐朝之后再当大哥的机会,但西安在明朝仍然是一个二级王城,以及西北第一军事重镇,同时也是当时排的上号的特大城市。当时陕西省共21个州,95个县。而下辖6个州,31个县的西安府就占了陕西的将近三分之一,有两百多万的人口。
迁都没能转入实操阶段,但西安钟楼还是建造起来了。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钟楼建制的级别之高,在整个明朝绝无仅有,甚至超过了国都南京。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所有的建筑、服饰、器具都要遵循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如果超出了体制,就是“僭越”的大罪。而西安钟楼采取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尖顶”的屋顶,比故宫中和殿的“单檐四角攒尖”级别还高出一档。同时内部装潢还大量出现了仅限皇室建筑才能使用的描龙画凤的和玺彩绘,完全是按照皇家建筑的标准来建设。
钟楼内部的装饰
钟楼不仅建筑本身档次极高,上面悬挂的钟也同样是一件“逼格”满点的“神器”。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唐睿宗李旦巡游周至,夜宿行宫,梦见霞光满天,祥云缭绕,认为这是祥瑞,于是下令铸造一口大钟,以作纪念,名为“景云钟”,钟身上有唐睿宗亲笔书写的铭文,号称“天下第一钟”。西安钟楼建成后,朱元璋即把这口景云钟调来坐镇。“天下第一”的钟楼配上“天下第一钟”,可谓交相辉映、珠联璧合。
钟楼的“景云钟”复制品(左)和碑林博物馆的真品
“景云钟”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和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现藏于碑林博物馆。现在钟楼西北角悬挂的大钟是一件复制品,且已不再用于报时,但是逢年过节时,依然会被敲响,以祈福平安。
03
钟楼始建时,位于西大街以北广济街南口的迎样观,与南北城门正对,位居西安的正中心。这一位置在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上,五代、宋、元时期,这里都是长安城中心。属于标准的“C位出道”。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钟楼建成198年后,陕西巡抚龚懋贤命成宁、长安二县开始钟楼整体迁移的工程。这一次迁移,钟楼整体向东移动了大约1000米的距离,搬到了现在的这个位置上。从而成为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在钟楼二楼的西墙上,嵌有《钟楼东迁歌》碑,完整叙述了整体搬迁钟楼的全过程。
《钟楼东迁歌》
据碑文记载:初建钟楼时,囿于思维惯性,选址在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上。此后两百多年,西安城不断扩建,在原本的基础上,又向东、北两个方向各扩充了大约四分之一的面积,城市中心也渐渐东移,随着城门的改建,形成了东、南、西、北四条大街。这样一来,钟楼的位置也偏离了城市中心。于是向东进行全面的搬迁。
这次移建工程,除了重建基座外,木质结构的楼体全部是原样原件。西安钟楼本身是土木建筑、榫卯结构,所以在搬迁楼体时,只需要把所有结构都拆开为一个一个的零部件并进行编号,搬至新址后,再根据图纸和编号重新组装,并更换老化、损坏或遗失的零件,从而在不改变原貌的前提下实现整体迁移。一直到今天,古建筑的整体迁移,仍然多采用这种方法。
100多年前的钟楼
清朝建立后,又在明朝西安府城的基础上新建“满城”。这样原本位于城中心的钟楼,变成了“满城”的西南角楼,主要职责也变成了军事瞭望。据记载:在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乾隆五年(公元1740)、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都进行过钟楼的重修工作。
辛亥革命时,西安义军群起响应,在钟楼与清军交战;护国运动时,陕西督军陈树藩从钟楼发动讨伐袁世凯的暴动;1927年,从美国留学回来的石林在钟楼开设了西安历史上第一家电影院;抗战期间,钟楼凭借其地势优势,驻扎军队,做了预警日军空袭的前哨站;国民党也曾经利用钟楼的四面门洞,关押革命者和进步人士。西安饱经战乱,钟楼累遭破坏,受损严重,鎏金宝顶的铜叶也多次被人揭走。民国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公元1939~1940),钟楼再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补工程。
钟楼作为西安的城市名片,见证了西安城600多年的风云变幻、历史变迁。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钟楼也迎来了新生。
20世纪50年代以来,无数国内外贵宾在钟楼上留下了足迹: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彭德怀、陈毅、贺龙......1956年8月6日,钟楼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社会各界要求对外开放钟楼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
1963年,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生在钟楼前合影
1984年,钟楼终于正式对游客开放。几十年间,钟楼进行了六次整修:1953、1958两年先后进行了两次修缮工作;1996年进行了墙体除碱、宝顶维修、海墁和勾栏的更换;2004年进行了钟楼屋面、外檐彩画的清洗以及加固维修;2011年又对屋面进行了保养和维护;直到今年又一次大规模的全面修补。
8月20日,揭开“面膜”的钟楼
钟楼再一次旧貌换新颜,重新焕发光彩的它将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示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600多年间,沧桑巨变,西安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惟有钟楼一直矗立在市中心栉风沐雨,诉说着属于这座古城曾经的辉煌与荣光。
这也是西安人所独有的一份记忆。
Hash:bb6ef7911cc0291a5472f2fe17523a71f94411cf
声明:此文由 jinxi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