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仪征抗战遗迹之稻香村茶食店
作者:巫晨
仪征在抗战时期属于新四军淮南抗日根据地与敌占区的交界区域,敌情复杂,斗争残酷,是从上海到淮南交通线的主要站点,离市区20多千米的月塘设有地下交通站,原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同志曾任站长。沿江小河口、沙窝子、沙漫洲、仪征县城、十二圩、土桥和后山区枣林岗、龙河、新民集等处都有秘密联络点,抗战期间,从上海等地前往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地下党、文化名流、知识分子、技术工人、进步青年络绎不绝,其中地下党近千人,潘汉年、刘晓、王尧山等人都曾从仪征交通线经过。
潘汉年同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抗战期间潘汉年至少三次往返于上海、淮南,时间分别是1942年11月、1943年3月、4月。
【《潘汉年的情报生涯》封面】
1942年11月某日清晨,潘汉年(解放后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时任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刘晓(解放后任驻苏联大使,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王尧山(原名宋书模,解放后任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时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长)、赵先(王尧山夫人,解放后任上海市妇联主任,时任江苏省委妇委委员)和另一位女士(《潘汉年的情报生涯》指为张本,笔者按:疑为刘晓夫人张毅),一行五人,在镇江地下党徐汉光、陈干和四名警卫的保护下,离开镇江金山饭店到江边登船,下午3时船到仪征,地下工作者郭性德(仪征人)已提前回仪,此时带二部小车在码头接应,落脚于城内北门小客店。
当时仪征街道狭窄而萧条,有伪警察局长严德志属下的三个排警察看守四门,城中心驻有10名日军。警察局长严德志与郭性德早已结识,安全方面没有大的威胁。当夜在小客店中,四名警卫轮流放哨,潘汉年一行紧闭房门,天将麻麻亮,徐汉光嘱郭性德持名片一张,前往拜晤严德志,另给伪币若干,给守城伪兵买烟抽,请提前开放北门。而后,一行人顺利出城。
出城后,启明星还在天际闪闪发光。徐汉光、郭性德带路在前,陈干带警卫押后,以防日伪军出城追击。至中午,已强行60华里,抵达我军驻地月塘集前之小土山。此地有儿童团两人在放哨,见有生人前来,早已转身向村中奔去报告。未几有两位成人出探,一人持步枪,一人提蒲包。徐汉光示意大家原地待命,郭性德与刘晓前去答话,知为中共仪征县龙河区区委书记姚一青,就领刘晓等走小路,约再行10华里至月塘集区政府。区政府有自卫队一个连,每人均着未染色的白粗布军装,运动员式的军帽,短裤头,很精神又美观。临别时,赵先拿出伪币全给了四名警卫,以示感谢。潘汉年赠给徐汉光圆珠笔数支(当时为稀罕物),陈干和郭性德各得一支。
潘汉年去淮南根据地(新四军二师)之后,在中共华中局工作。1943年3月,用肖凯代名,拍密电给徐汉光,说明某日傍晚将至仪征,请徐汉光亲来仪征城外法海寺迎接。徐汉光又率领陈干和郭性德及上次警卫四人,各带便衣,在早晨乘上机械船至仪征,时至下午三时,一行七人均换上便衣,出北门,向偏东约行50华里,至法海寺时,也已傍晚,寺内外颓墙断壁空无一人,一行人散开在寺外警戒等候。直到晚上9时许,只听徐汉光说“来了,来了”,大家仔细观察,看见远方有黑点移动,渐行渐近,见潘汉年着黑色大衣,后有四位女同志缓缓而来。徐汉光迎上前与潘汉年亲切握手,然后领着大家回到仪征城,由郭性德引至家中楼上休息。郭妻切面多斤,招待徐汉光、潘汉年及四位女同志吃面。陈干及警卫在楼下守卫,并购买一些大饼充饥。天将黎明时,徐汉光率大家乘船返镇江,后又送潘汉年等去上海。
1943年4月,潘汉年在上海办完公事,又要返回淮南抗日根据地,再次经过镇江,住金山饭店,电话通知徐汉光接待。第二天,徐汉光送潘汉年渡江至仪征,还是由郭性德接应,将潘汉年护送至根据地。
仪征的抗战遗址大都在以月塘为中心的后山区,沿江基本不存,城里能有这么一处有根有据的遗迹点,十分珍贵。为了确认潘汉年在仪征过宿的地点,笔者多次进行了问询和探访。
2020年4月15笔者发布《探访淮南抗日根据地之月塘老街》,其中提到了潘汉年在仪征县城过宿,读者陈刚(购买过我的《阮元仪征事》)留言说,接应潘汉年的仪征人郭性德,是他的祖父,并给我推荐了武义县委党史研究室《潜伏:徐汉光的传奇人生》一文,前面提到的潘汉年三次住仪征详情,即是该文所述。
经与陈刚问询得知,郭性德(1931-2012)抗战前在胥浦龙门桥教书,后来在镇江做汪伪政府文书,在那里结识了胡均鹤(时任汪伪特工总部第二处处长)、刘毅(原名徐汉光,时任汪伪镇江特工站站长)等中共地下党,郭性德在仪征有熟人,能方便进出仪征城门。潘汉年等进城后就住在郭性德家,位于今真州卫生院西,二层的木楼。送到月塘把人交给包均(笔者按:1942年8月到1943年2月,包均任月塘区区长)。郭性德坐过日本人的老虎凳,落下了残疾,出狱后去南京做了教师,1957年因潘汉年案受牵连回仪征老家,1987年获平反,恢复了南京成贤街小学的退休待遇。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潘汉年》上有潘汉年进出仪征这一段。
陈刚的奶奶姓陈,是陈氏第四房的独生女,所以郭性德和她生的儿子叫陈吉仁(陈刚的父亲)。陈家的产业就在卫市口,当时是“稻香村茶食店”,位置在今天的国庆路春江商店。而潘汉年住过的小楼,就是陈家的,在稻香村后面。
笔者曾以为真州卫生院西侧、老县委宿舍里最后面的那个二层小木楼,就是陈家稻香村的小木楼,2020年8月29日专程去探访,还拍了老县委宿舍大院内古井、条石路、快要倒的老房子和270年树龄的白果树,后来询问了原市政协秘书长董立新,并通过他电话询问了原仪征市委副书记王元龙和原市政协工委主任郭永保,电话联系了老住户欧阳长松,得知:
老县委宿舍是章今默(经查《仪征市志》,章今默曾任民国三十六年1937仪征县参议长)的产业,白果树北面的那排房子(有木地板)解放后曾住过教育局长夏正坤,院北那座小楼是解放初期五十年代盖的,不是解放前的建筑。郭性德曾在仪征中学工作过,他的儿子陈吉仁与陈吉寰是堂(表)弟兄,郭家的房子在浴堂巷一带。
2020年9月18日上午,笔者联系到了稻香村后人陈吉寰(原仪征影剧公司经理,91岁,祖父陈欣甫,父亲陈昌炳),他说,稻香村是个四进的院落,沿街朝西,门面三开间,其中南面的一间做了工作间,里面还有锅炉,北面两间是门市,第三进北墙后,就是章今默家的白果树。至于稻香村从前的小楼,陈吉寰说当时才12岁,没有印象。
网友黄轩儒也留言说,老县委宿舍里的白果树是母的,国庆路停车场对面还有一棵白果树是公的,据说是清代双生大药房(春生、秋生弟兄俩)开业时,一位和尚送给他们的小树苗,寓意金银满地。就这个话题询问陈吉寰时,他说,对面是有个药店,叫庆生昌药店,老板姓李,如今卫市口(国庆路、人民街路口)的康德药店,就是他家的,公白果树可以问问他。
笔者于2020年9月18日下午再去国庆路,拍摄了公白果树,看到了保护牌,标明树龄180年,与母白果树相差90年,可见与母白果树并不是一对儿。还走访了康德药店老板李祖文,他说,庆生昌药店是其曾祖李玉亭创建的,时任仪征药业公会理事长,卫生志上可以查到。他还说,庆生昌药店的位置就在稻香村对面,今新华书店与康德药店之间。公白果树不是他家的,是卞竞武(著名书法家)家的,是卞竞武的奶奶或他家其他老人过寿所栽。
【古井】
【270年树龄母白果树】
【庆生昌药店后人李祖文】
【180年树龄公白果树】
笔者回家后查找《仪征市卫生志》,确实有“庆生昌药店创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李玉亭于民国九年(1920)任仪征药业公会理事长”的信息。
进一步对陈刚询问,他向家族前辈了解到,郭家老宅就在小市口(郭家老门头),郭性德后来在糙石巷买了房子。稻香村后面的小楼是陈家的产业,后来因房子“不干净”,不存小孩,遂将小楼拆了,当时还发现了基建时木匠做的“关目”,小楼的位置在白果树的南侧院内。
陈刚的这段叙述,结合武义县委党史研究室的资料,两个不同信息来源都指向有小楼,可以采信。
潘汉年、刘晓、王尧山、陈先、徐汉光等地下党人曾不止一次在仪征城里留宿,这个事实可以确认;第一次落脚的北门小客店,有待进一步考证;第二次住在稻香村后面的小楼,位置基本可定;对过有民国仪征药业公会理事长李玉亭的庆生昌药店;有著名书法家卞竞武家的公白果树;有与稻香村和小楼紧挨着的民国仪征参议长章今默的旧宅(老县委宿舍大院),有母白果树、古井、石板路和老房子等“硬件”,适合做个景区。
基于上述有利条件,笔者设想,抓住当前非常热门的红色旅游、革命传统教育和研学活动的契机,将卫市口这一带稍作民国风格街景改造,复建稻香村四进房屋,陈列潘汉年、刘晓、王尧山等的事迹,播放电视剧《潘汉年》有关片段,整修老县委宿舍大院,突出隐蔽战线主题,同时佐以公母白果树的传奇故事,提高参观者的兴趣,把这一带打造成仪征市中心的抗战红色教育基地。
【稻香村位置图】
Hash:b1afc31e389a730873b20a50a263f615958cd4a0
声明:此文由 仪征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