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潼路上何处觅徐园?

那天误打误撞跑到天潼路,纯粹是因为读了一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上海电影一百年》,书中记载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是在1896年8月11日(光绪二十二年七月初三),地点在上海苏州河北的闸北西唐家弄,如今的地址是天潼路814弄35支弄,当时叫“徐园”,是浙江海宁籍上海富商徐鸿逵家的花园。要知道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第一次放电影,也不过是1895年12月28日的事情,上海的这次创举,和巴黎只差了半年而已。

在中国播放的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

很难想象当时在徐园看《火车进站》的都是哪些人,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反应。要知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电影时,“花都”的人都还惊诧莫名呢。火车开过时一阵惊呼,担心冲出屏幕压到自己。那时的上海人呢?想必都是才子佳人时髦人士吧。

清末的徐园

那次放映电影在《申报》的副刊广告栏中投放了广告,这也是中国第一则电影广告。此后纪念,徐园内经常放映电影,大多是外国影片,以招徕游客。徐园“一枝独秀”的情况直到1897年才被打破,一名美国电影商人来到上海,在大马路(今南京东路)、二马路(今九江路)等地的茶馆中放映美国电影。

刊登在《申报》上的首次电影放映广告

不管怎么说,徐园是上海乃至中国电影发源的地方,地址又写得这么明确,我没有理由不去看看。天潼路我不太熟,好在并不太远,一个午休的时间,过去看看不费气力。但那天中午当我按图索骥来到天潼路时,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

天潼路814弄,已经不见了。徐园,当然不会有任何踪迹。根据记载,那时的徐园又叫“双清别墅”,占地不大,三亩地。但花木扶疏、亭台别致,景观很多,是海上文人雅士聚集之所。后来慢慢败落,徐鸿逵的后人在康定路另外择址重建新徐园,但这里的老徐园依然存在,南社经常在这里雅集,1913年宋教仁遇刺,哀悼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网友拍摄的徐园最后的遗迹拆迁前的照片

老徐园的命运和闸北非常相似,一切因为抗战爆发而改变了。大批难民涌入租界避难,徐家把徐园用作收容所,还募捐棉衣棉裤供难民使用。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有些难民竟将园中树木砍伐用来烧柴,汪精卫政府又想把徐园改建为殡仪馆,遭到拒绝后买通个别难民纵火。多年变乱,徐园终于烟消云散,只有天潼路814弄43支弄留下一块刻有“徐家园”三字石匾的门楣。

反正,就连这块石匾,我也没有找到。天潼路已经成了工地。走着走着,我忽然想起来,去年十月份我曾经走过这里,拍过一些照片。那时一个黄昏,夕阳西下时分,阳光照在行将拆迁的石库门房子上,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2015年的天潼路

2015年的天潼路

2015年的天潼路

2015年的天潼路

2015年的天潼路

如果,那个时候我知道“徐园”,我不会就那么简简单单地拍几张照,也许我会找到那个“徐家园”的石匾,也许我会四周再走一走,也许……可惜没有也许。忽然看到几幢保留的石库门老房子:天潼路,原来还有老货啊!

我想起来了,我在微博上看到过,建筑专家为了保护这幢“延陵寄庐”,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周围拆得差不多了,这幢房子还在,估计还在博弈?还是像报纸上说的,可能会把房子的构件保存下来,在将来新开楼盘的辟出一个纪念的角落?这样想着,我慢慢地走近了铁丝网,这时过来几名警惕的保安:“走开走开”……哦哟,不要误会我只是路过,好汉不吃眼前亏,我走。隔着铁丝网,我拍了几张囚禁中的“延陵寄庐”。

“延陵寄庐”……不谈房子的价值,就这个名字就很美了。延陵,应该是在江苏常州丹阳一带吧,虽然人到了十里洋场的上海,心却还在自己的故乡,发出“人生如寄”的感慨。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人生如寄,拆了又建,建了又拆,什么又是永恒的呢?这样想着,走到了浙江北路口,咦?我又从晚清民国穿越到了八十年代。

天潼路886号到888号,还在营业的天潼理发店,但是并没有顾客。两三个爷叔阿姨级的师傅懒洋洋地坐在店堂里,婉拒了我采访的请求

“有啥看头,快了”

“我能拍两张照片吗?”

“人不要拍”

“好吧……”

回到家,我又拿出那本《上海电影一百年》,发现一个蛮有意思的事情,从1896年上海第一次放电影到1976年的80年,写了423页。1976年到现在,也有三四十年了吧,只有34页。

顺便再给我这个帖子做做广告

欢迎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Hash:4a048fc25ca7de04475784b664f2c2317e8606d0

声明:此文由 老周望野眼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