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史前遗址群星璀璨 五河一处名列其中

气候潮润,土地肥沃,上古时期,蚌埠就是人类居住较为密集的地区。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表明,蚌埠市域发现的史前遗址58处,平均分布量与黄河长江流域相当。自7300多年前的双墩到5000年前的垓下古城,再到4000年前的禹会古村落,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文化脉络。一处处史前遗址的发掘,让我们有幸了解到蚌埠先民的生活状态。前期所介绍的史前遗址关注度均较高,而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史前遗址外人知之甚少,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些史前遗址的神秘面纱——

台子山遗址

台子山遗址位于五河县申集镇甄集村南1公里处,距小圩镇约3.5公里,面积1.3万平方米,为沱湖西南岸边高地,1981年11月文物调查时发现,采集标本有:陶纺轮1件,磨光黑陶豆柄5件,夹砂红陶鼎、鬲足、灰陶片鼎多件,以及蚌壳、兽骨、蚌刀等物品。曾出土新石器时期石铲、石锛等。

据考证,为新石器时代以来古人类生活遗迹。远古时期,五河地区洪水横流,靠近淮河区域因地势不高经常一片汪洋,而东刘集、夏集、申集一带地势较高,各原始部落聚居点稀疏散布于地势较高的水泽岸畔的台地或丘岗,人们就地开荒造田发展农业,辅以渔猎和畜牧,台子山当时就是一个先民聚居点。遗址土层有黑、灰、白、黄等不同色调的层次,上层为商周文化层,下层为新石器文化层。曾发现1把残缺蚌刀,里面珍珠莹光依旧耀目,刀口仍然锋利,人工磨制痕迹清晰可见,为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使用的工具。

现仅有一个土丘,高不足3米,占地几十平方米,四周皆为深塘。丘顶为荒草、杂树遮盖,并有一个圆形塌陷大坑,清楚可见灰白、黑色土层,丘下一小片耕地中仍可见灰陶片、夹砂红陶鼎残片等,记录着五河先民的生活遗迹。1985年,台子山遗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双崮堆遗址

双崮堆遗址位于怀远县城北1500米,今榴城镇普渡村南300米,宿怀公路东侧,南北长130米,东西宽150米,高4米,以遗址上有两个崮堆得名。1981年文物普查期间采集到大量蚌壳、鹿角、陶器残片、鱼网坠、陶纺轮、鼎足、陶球等。1982年再次实地考察,采集到文物标本32件,内有石斧1件、砥砺石2块、陶网坠1个。1985年出土夹砂红陶钵1件,高4.2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3厘米。陶片质地以夹砂红陶、褐陶为主,泥质红衣陶次之,黑陶很少,陶器的纹饰有绳纹、坑点纹、指纹、划纹等。崮堆上房屋遗迹清晰可辨。1988年秋省考古研究所贾庆元研究员和南京大学考古专业20多名师生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根据出土的器物残片标本和文化堆积层分析,双崮堆遗址为新石器时期遗址。

1987年3月24日,经怀远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庙遗址

龙王庙遗址位于怀远县河溜镇葛圩村南,坐落于淮河支流芡河北岸渡口旁的高地上,有一条小土路通往外界,面积10万多平方米,为新石器中晚期遗址,现为农田和树林。该遗址地表有少量陶片分布,位于东南部的断崖处可见厚厚的红烧土堆积。主要出土文物为玉器。1991至1993年间,因当地农民在遗址之上不断发现玉器并进行疯狂盗掘,地表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玉器文物流失。后经县公安机关与文物部门介入,加以制止并保护,追缴回玉斧、玉璧、玉环、盖脸等国家一级至三级珍贵文物380余件。

1993年出土大批玉石器,其中有2件阴刻兽面纹玉饰件较为重要。饰件长4.63厘米,玉为青色,含乳白色沁斑,玉质相近,仅纹饰、尺寸略有不同,均为片状单面工,一为梯形,一为长方形。正面以凹槽区分,两边阴刻神人兽面纹,上下各有一孔,表面抛光,具有良渚文化的猪龙特征,但图案较为简化,线条不齐,可能是由1只破碎的蚩尤环改制,也可能是用旧玉改制的龙首纹玉器,龙首鼻吻下方的嘴巴獠牙错落毕现,与兽面像獠牙完全一致。安徽出土良渚文化阴刻图案玉器较为少见,它的出土扩大了良渚文化向北方发展的分布范围,也再现了涂山氏族创造的玉文化风采。2件兽面纹玉饰件后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因过去盗掘期间出土的玉器多数已经流散,现存不多,从标本的特征看,既有龙山文化的一般特点,更具良渚文化的诸多因素。尤其是“T”字形鼎足的出土,进一步证明该遗址与良渚文化关系密切。从出土的玉器看,远古时期淮夷部落玉器加工已达到相当高水平,淮河流域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已有较发达的制玉业。1999年6月25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蚌埠市人民政府发布

Hash:4edb980dc5056c369f1c152fc304e499d95b0299

声明:此文由 五河县人民政府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