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故事:曾经的纺织城和现在的半坡国际艺术区
西安这座古城,地下的遗迹众多,以至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市政府为保护这些历史遗迹煞费苦心,于是划分了明城墙内为核心区,西郊为电工城,东郊纺织城,南郊大学城的格局,纺织城在一代老西安人的心里烙印深刻,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
说起纺织城,谁也难掩它曾经的辉煌,纺织城曾是中国西北的纺织工业重镇,也被陕西人誉为为西安的“小香港”。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纺织在新中国大建设的热潮中崛起,成为西安城东的中心区。上世纪80年代,纺织行业堪称陕西省出口创汇的第一大行业,曾几何时,纺织城在西安经济份额中力拔头筹。那个时期,如果谁家姑娘在纺织厂上班可谓羡煞旁人,而对于西安小伙而言,娶个纺织姑娘就等于娶了个“聚宝盆”,纺织姑娘不愁嫁还喻示了人们当时朴素的价值取向。
当时,从北头长乐东路到南头咸宁东路,2公里多的路上密密匝匝排列了从国棉三厂到五厂、加上两头“一印”和“水泥厂”,一共五个国营大企业,这在别处也不多见,足以说明当时的繁华。即便如此,纺织城除了一个纺织公园、各厂俱乐部和享誉西安的“一间楼泡馍馆”外,职工们的业余生活非常匮乏,艺术更和这里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倒成了西安小伙们“钓棒”(相对象)的好地方。
西北第一印染厂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将六个纺织厂生产的布匹进行印染,赤橙黄绿青蓝紫,这和艺术勉强沾边。
新世纪以来,由于西部纺织业的衰落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纺织业休戚相关的纺织工业基地,在时代变迁中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上万平方米保留了前苏联建筑风格的厂区(建筑)被闲置。近年来,由于这一片厂区遗存着历史独特的沧桑风韵,加之远离喧嚣都市,环境宁静恬然,吸引了一部分艺术家、文化工作者与机构驻扎于此,自发形成了小规模的艺术聚落。
前期,这里叫纺织城艺术区,近似于北京798艺术区,应该说老建筑加艺术家们的信马由缰让这里充满调性。2008年10月,我曾参加了一个“火烧西安”的行为艺术活动,艺术家在满地报纸中宣读宣言,然后将报纸点燃,行为令人匪夷所思,也许艺术就是不被凡人理解。
如今这里叫半坡国际艺术区,瞬间逼格满满,一些充满欧式风格的影楼完全吻合了新的称号,但曾经的质朴却逐渐褪去。我还是比较喜欢被绿藤包裹的“墨朗摄影艺墅”,它家“被风吹起的红裙”已成为这里耀眼的一景。再就是用枕木托起解放140的“750酒吧”,虽然笨重但厚实的耐看。还有风格粗犷的涂鸦、壁画等。一些近年来入驻的艺术工作室个性鲜明,让人目不暇接。如果走累了就坐在“拾光”里消磨一会,或在“周五艺术咖啡馆”的红色阳伞下喝杯绿茶,生活和心总要有个地方发发呆。
长安君曰:半坡国际艺术区,一份都市的宁静,虽与繁华近在咫尺,但却耐得住寂寞。不论拿铁、毛尖、抹茶或是立顿,既来之则宁之,有时候不适应的适应了,会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欣喜,去一趟试试看呗。
Hash:3bfa31b998cabf11102b2e878597a750bdc6d644
声明:此文由 李连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