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与产业创新将在2019“创意昆明”共舞

精致的土陶青花、绚丽的民族刺绣……一个个令人叫绝的民族民间工艺品日前亮相昆明市博物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云南民间工艺创意展”。这些民族民间艺术杰作及其背后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将成为7月11日至15日举办的2019“创意昆明”系列主题活动中的一道引人入胜的风景线。

描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壮丽画卷

据了解,在此次由省文联主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盘龙区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协办的展会上展出的384件作品,是从全省各相关科研所、各大学相关学院、各民间相关行业协会、各相关企业、个人工作室及独立工艺制作人和非遗传承人报送的1000余件作品中遴选出来的,从题材、工艺制作、材料都有很多创新,并包括了许多“金、木、土、石、布”等具有云南本土元素的作品。在展览现场,工艺家们用不同的工艺形式表达了对祖国70年华诞的深切祝福,描绘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壮丽画卷,表达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

为传统手工艺赋予新时代内涵

展览的举办不仅为云南工艺家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平台,还为传统手工艺赋予新时代内涵,与当代审美相融合,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的协调发展。

展览现场,展示了乌铜走银工艺品《三英战吕布将军罐》,造型延续了传统经典的设计,直口、短颈、丰肩、鼓腹,通体浑圆,器型高大。作品从构思创作到最终成型历时近两年时间,主创从2017年开始构思设计并制作铜样,经过反复多次设计和样品修改,最终才定型。第一件作品于2018年8月才最终完成制作,图案选用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三英战吕布来表现,完美契合将军罐的传统气韵,该作品是目前乌铜走银历史上难得的大件将军罐设计,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祖氏滇绣”手工刺绣作品《千里江山图》全卷属二次创作作品,全长13米,原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受精美原作的启发,15名创作者,历时一年多完成了这幅手工刺绣画“千里江山图”全卷,用一针一线还原了原作的大气磅礴。

掐丝金沙画巜云南美》是专门为这次展览而创作的作品,介绍云南,宛如祖国西南一只善良、聪明、美丽、热爱自由与和平孔雀。高山是脊梁,河流是血脉,散落于高原上的石林湖泊、梯田、红土地,便是她七彩的羽毛。现代意味从容不迫地融入创作,为掐丝珐琅这项古老的技艺注入一丝丝“活力”,梅里雪山,秀色丽江,漫步三月街,又泼吉祥水;一带一路,高铁传情,八方来客,四海祥和,让人从孔雀画中,触摸到清丽流畅、和谐感人的云南风韵,找寻到爱意浓浓的生命温情与多姿多彩的生命光亮。

参展作品《海水江崖·食の器》是日式复古烧制的色釉陶瓷食具,手感细腻,色泽黑黄,代表着秋天也代表着食与收获。锡的配合部位成为了点金之笔,深色的器胚与银光闪耀的镂空浮雕形成色调上的强烈对比,产生交相辉映的艺术效果。配合了再设计的“海水江崖”纹样,让食器更符合食之意、丰收之意。陶瓷的细腻、锡器的圆润,两者相融,食与锡,锡载食。

共融发展实现非遗“活态”传承

“回归生活是最好的保护,接轨现代是最好的传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盘龙区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馆长王仲德表示,非遗应当不只是展示和弘扬,更需要“活态”传承。

因此,王仲德始终提倡“大美术观念”,秉持“世国家,屹于心”的信念,带领众多身怀绝技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大力发展云南本土特色文化产业;而盘龙区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也正在秉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致力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传承和发扬,以文化产业为主导,实现文化与实体产业的共融发展。

Hash:ba01be338bd651f9d160facb3a2081057492237e

声明:此文由 昆明生活手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