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扣林山、老山,他们创造了战场救护奇迹

收复扣林山主攻部队战地卫生员李卫东

收复老山主攻部队战地卫生员张兴武

收复扣林山,他救护过50多名伤员

在我们结束贵州寻亲之旅之际,我们在贵阳市贵州老兵之家如约与负责人胡华仙,参战老兵李卫东、李筑生、陶星明、阳举文、漆明荣和哥哥牺牲后接过哥哥钢枪的烈士妹妹王成美相聚,这样的相聚没有欢声笑语,有的只是让我们触及到了他们埋藏在祖国南疆已30多年的记忆!

李卫东,抱着一腔精忠报国的热情入伍来到14军42师126团3营炮连后,当时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昆明军区决定采取军事行动拔除扣林山地区的越军据点,收复被其侵占的中国领土。1981年1月27日,昆明军区下达了歼灭上扣林以东越军据点的预先命令,作战任务由昆明军区14军42师担任。作战时间选定在广西方向部队打响收复法卡山作战之后,以牵制越军可能对法卡山实施的反扑行动。收复扣林山一战,也是云南方向部队继1979年之战后最大的一次自卫还击作战。

临战前夕,李卫东被抽调到团卫生队短暂的学习了一些战场救护知识。5月2日,126团作为收复扣林山的主攻部队,开赴麻栗坡县南温河乡一带聚集。李卫东被配属到负责穿插切割敌人退路的8连。

5月6日晚20时30分,126团第一攻击梯队利用夜暗掩护,分多路秘密向扣林山战区前沿开进。经过连续数小时急行军,各攻击分队分别集结到位,担负正面进攻的1、2、4、6连分别占领了主峰1705.2高地和1682.3高地前沿的进攻出发阵地;担负穿插分割任务的3、8连进至1461及以东500米山梁,5连进至1682.3 高地西南600米山坡。随后,各攻击分队在越军阵地前隐蔽待命。

5月7日凌晨6时30分,战区上空还是一片晨雾笼罩。我混合炮兵群以猛烈炮火覆盖扣林山各高地上的越军占领阵地,15分钟后炮火向前延伸射击,各步兵分队随即迅速发起冲击。

实施穿插的8连1、2排在连长邵维贵、指导员何正昌率领下,边冲边吸引越军的火力,掩护负责进攻的1连、3连向各自朝指定目标推进。在运动至16号高地半山腰时,遭遇越军3个火力点射击及猛烈的炮火压制,8连伤亡很大。

2排长熊晴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在冲击途中左大腿中弹负伤,仍继续指挥战斗,后又被机枪击中膝盖及胸部,李卫东冒着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赶到熊晴身边时,只见他还在吃力地坚持向前爬行。前面的战友用杂草将他的伤口捆住止血,李卫东迅速将他几个伤口处的杂草解下,用急救包重新进行包扎,然后又打止痛针给他止痛,然而,令李卫东至今感到遗憾的是,他最终没能将这位后来被授予“英雄排长”的战友的生命抢救过来!

连长邵维贵带队加快穿插速度,不顾越军炮火拦阻直插主峰侧后。他亲自带领5班攻上了30号高地,歼敌1个班,随后又指挥4班配合1连攻击16号高地之敌。4班长吴良保在战友的火力掩护下,只身突破了16号高地上的两道环形堑壕,击毙越军5人,缴获冲锋枪2支、重机枪1挺,支援兄弟连队攻占了16号高地。2排猛攻猛打,连克5个山头,毙敌31人。1排也从另一侧向28号高地发展攻击。随后8连迅速跃进,先后攻下了30号、28号高地及附近几个高地,摧毁了越军在这一带的防线,完成了预定的穿插分割守敌任务。

到当天完全收复扣林山时止,李卫东一天就对20多名战友进行了救护。其中几名还是他一同入伍的贵阳老乡。提及那惨状,他记忆最深的是一位姓关的四川籍战士,在负责主攻的连队冲上去后,有一个暗堡没有被发现,当他冲到那个暗堡前时,暗堡里的敌人立即用机枪和手榴弹向他开火,听到这名战士“我着了,我着了的”惨叫声后,李卫东一看他小腿上骨头都露了出来还没出血……另一名在他不远处的战士被敌人的炮弹击中,一只腿被炸飞到了几米开外断腿还在抽动……他所见牺牲的战友没有一个是合上眼睛的……

据战史资料记载,越军在扣林山主峰地区遭到惨败后,越军副总参谋长即于8日由河内飞赴河江亲自坐镇,督促313师夺回扣林山,要“洗刷耻辱,挽回声誉”。随后又从黄连山方向调过来1个榴弹炮团,还将在柬埔寨前线立过战功的特工824团也配属给了313师,准备乘中国军队立足未稳进行反击。

在随后守卫的时间中,扣林山地区连降暴雨,造成阵地上频频发生工事灌水、掩体塌方现象,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有一天晚上狂风暴雨下个不停,李卫东们11个人挤住的猫耳洞掩体经不住雨水的渗透发生垮塌,将他们全部埋在里边,好几名战士牺牲,李卫东被战友们抢挖出来15分钟后才苏醒过来。

守卫在阵地上的李卫东是攻上阵地三天后才吃上第一顿饭,还是当地的老乡用背萝冒着敌人的炮火送上来的。此后,所有的驻守官兵常常是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这顿饭还需要在山下做好后派人艰难背上山。要喝水则更是困难,需要冒着踏响地雷的危险,从几里外的山沟里取水后用水袋背上阵地,往返得一个多小时。因紧张的战场环境,加上雨灌阵地,昼热夜寒,睡眠不足,致使许多官兵吃不下,睡不着,体能下降,生病增多,造成了严重的非战斗减员。

5月22日至24日,越军向中国军队在扣林山各阵地和纵深地区炮击2个多小时,先后发射大口径炮弹2000多发。23日下午16时许,在炮火掩护下,越军出动2个连兵力向1574.7高地前沿的80号高地发起冲击。坚守高地的是126团7连5班,在班长周京牧指挥下沉着应战,敢于近战歼敌,经过14小时战斗先后击退了越军班、排规模的兵力冲击11次,击毙越军24人,缴获轻机枪1挺、冲锋枪2支,牢牢守住了阵地。

一天傍晚,李卫东被敌人炮弹弹片击中受伤,被送到南温河野战140医院抢救住院。在战斗期间,李卫东共救护过伤员50多名,其中就有被昆明军区授予“英雄排长”荣誉称号的熊晴和 “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周京牧。他自己则只荣立三等功。

收复老山,他创造了战场救护奇迹

英雄旗帜

张兴武,河北定州人,1966年出生,1982年10月应征到原昆明军区14军118团服役。

英勇善战,打硬仗打恶仗,是这支部队的特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屡建奇功是这支部队的简历。1984年4月28日这支光荣团队临危受命主攻老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山主攻团。张兴武是老山主攻团主攻营三营九连的一名战士,是著名战斗英雄史光柱的战友,有所不同的是他不是什么枪手射手,而是一名战地卫生员。

战场生死救护情

按任务划分张兴武所在的九连作为老山主攻营的左翼攻击连,担负着突破57号高地,夺占50号高地,而后向老山主峰进攻的艰巨任务。

二排、三排攻打57号高地,拿下阵地,三排转攻为守,即可掩护一排二排穿越纵深攻击50号高地,又可协助八连正面攻击主峰。

战斗出人意料开始。为什么出乎意外?那是因为敌人埋设的地雷不是围绕着高地半山腰不间断的埋雷,而是有选择的不规则的雷场。只要是隐蔽处不便于火力覆盖的地方,都埋设了地雷,留下虚虚实实不同的缺口供我军进攻,以便集中火力打击我军。二是在离敌阵地前沿700米和500米设立火炮封锁区,进行地毯式轰炸。因此,九连还未攻打57号高地便出现了伤亡,张兴武随身携带的60个急救包很快用掉了三分之一。

57号高地位于老山主峰一侧,离主峰300多米,草深林密,地况复杂,二排三排冒着敌人一次次炮火拦阻,穿越雷区跟敌人展开殊死决斗。战斗打响伤亡不断,张兴武的任务不是哪里有火力就到哪里,而是哪里有伤亡出现在哪里。

阵地上弹雨横飞,炮弹声、枪声响成一片。战斗中,罗光华胳膊负伤,当时张兴武低姿匍匐爬到他的身边,撕开急救包给他包扎,张兴武包扎好伤口后,让他和腿部受伤的伤员搀着往后撤,他们走出二三十米远时一发炮弹在身边爆炸,张兴武目睹了战友的牺牲,心中万分悲痛!四班战友郭从周腿部肩部受炮弹伤,张兴武给他包扎腿部的伤口,他眼睛盯着阵地,迫不及待的催张兴武快点。

炊事班班长文明勇搬运重伤员,眉骨被敌弹片击中,鲜血涌出,他一手捂着伤口,另一只手将一名重伤员揽在腋下,从暴露在敌人火力的地段,急速飞奔将战友抢送到张兴武身边······

一个个伤员有的是张兴武冒着炮火中去包扎,有的是战友穿越枪弹送到他面前。包扎好的伤员,轻伤不离火线,重伤员让担架抬走。出人意外的是让担架抬走的重伤员,有的不愿撤离,危急关头再次拿起武器投入战斗。

五班副班长粟多武是这样的人,胯部负伤坚持战斗;五班班长杨孝是这样的人,胳膊枪伤、臀部大面积炮弹伤,依旧坚持战斗;四班轻机枪手秦安金是这样的人,左脚掌被地雷炸断,张兴武捆扎好他大腿根的主动脉,他拖着炸断的脚掌,不顾阻拦也要坚持战斗;副连长孙明玉也是这样的人,双腿负伤无法站立,依旧不愿撤离,一边坚持指挥,一边为赶来增援的战友指示目标。像这样经张兴武救护包扎的战友比比皆是,郭从周、田应民、王龙贵、季光能等等战友都是负伤包扎后再次投入战斗。

他们有的冲锋,有的掩护,有的张兴武叫得上名字,有的他也叫不上名,叫的出名姓的是九连战友,叫不出名姓的是其他连的官兵,大家视死如归一同谱写着荡气回肠的英勇诗篇。

为什么其他连的战友加入到九连攻打57、50号高地战斗行列?那是因为老山草深林密,地况复杂,战前规定,凡是掉队的,迷失方向离开本部的,不管是谁,身处何地,哪里枪响就向哪里靠拢,枪声就是命令。大家听到枪声,不管是不是自己的连队都加入战斗。

因此,张兴武救护的不仅是三营九连的战友,还有师指、无后座力炮连、一连的战友。还包括一营重机枪连的好多战友同,其中,有一个班5个人同时被炮弹炸伤,有4个是重伤,他全力抢救。

一连一个班掉队,听到57号高地厮杀,匆匆赶来。几排炮弹砸来,班长和两个战士负伤,张兴武高姿匍匐爬到他们身边,一模身上的急救包只剩一个,一个急救包如何救护!没有急救包等于断送战友生命的希望。情急之下他和两个轻伤员一起顶着狂轰乱炸,到烈士身上搜寻急救包。

这边战友的伤口还没处理完,另一边又在呼喊卫生员,时间就是生命,一分一秒不能耽误。张兴武处理好战友的伤口,脱下衬衣撕成布条,交给战友让他们挂在树枝上,为的是留下标记,告诉赶来的担架队,这里的伤员需要及时抬走,然后抓起药箱,弯着腰向呼喊卫生员的方向奔去。

在一处树木被炸断的丛林中,一个干部带着怒色叫喊道:“干什么吃的,赶快!”事后知道他是重机枪三连副指导员熊友林,他胳膊挂彩、淌着血,为战友着急,正在急切催促,卫生员扫了一眼躺在斜坡里的战友,三四个重伤,要命!哪来那么多急救包,卫生员紧跨两步来到一名重伤员身边,双膝跪地边为他包扎,边向熊友林报告急救包情况,熊友林通过步话机向营部请求急救包。九连连长李玉成从步话机里催促营长、教导员,紧急动员送来急救包。

臧雷营长命令营指挥所出动全部可以出动的人员,将所有的急救包集中起来,并由通讯班班长熊自祥亲自送到九连阵地,支援给了卫生员张兴武,紧急救助战友。急救包送到,为一排二排攻打50号高地,提供了保障。

战场上不催送枪弹,催促的是送急救包,的确少见。以前在书里电影里没见过,没想到在老山攻坚战遇上啦。战士们都是第一次参战,年龄二十岁上下,谈不上战斗经验,多数战友理解不透急救包的重要性,攻打50号高地,急救包的重要性突出显现。战友们左突右闯,每前进一步都有伤亡,当代理副连长李金平左脚被炸断,包扎之后抬走,急需处理的便是史光柱了,他是二排代理排长,先后四次、几十处负伤,光重伤部位就有八九处,他可是九连的英雄!左眼球当场炸出眼眶,右眼也被两块弹片击中,在两眼看不见的情况下边爬行边指挥战斗。

这让张兴武即敬重又痛心,敬重的是他血性担当,多次负伤不下火线,痛心的是他是好战友,部队开赴前线时他见卫生员只带药箱、急救包,并不配枪,就把自己随身的匕首送给张兴武,这可是稀罕物、宝贝,关键时保命用的,把随身的仅有一把匕首送给张兴武,这情意无比深重!

张兴武流着眼泪给史光柱包扎伤口,他全身像个血球,满脸炸成黑菠萝,这怎么包扎?战斗即将结束,战友背着他从50号高地转移到57号高地,已经包扎过伤口的他,有的伤口还在流血。28日下午2点半,张兴武检查了一遍史光柱的伤口,给他重新进行了包扎,喂他喝了急救水,想给他打急救针又没有条件。没想到急救水起了作用,半小时后他从昏迷中醒来,跟连长的第一句话便是“对不起,我没有完成任务”,连长热泪盈眶,告诉史光柱高地拿下来了。

醒来是偶然的,昏迷或者死亡才是必然,张兴武判断着史光柱的伤势,遵照连长、指导员的命令,趁史光柱还在清醒,赶快送往团卫生队。

担架队被炮火拦阻上不来,没有担架史光柱怎么下山?本想给他制作一副担架,但时间、地形不允许。大家都暴露在表面阵地,随时可能引来炮火,于是张兴武迅速带着史光柱撤离。

起初史光柱在人搀扶下还能挪动脚步,走出两百米史光柱再次陷入昏迷,这怎么办?从57号高地到团卫生队要经过雷场和炮火封锁区,加上三五成群溃逃进密林里的敌人还要应付,折腾几次体力严重透支,背着史光柱在陡峭的地段行走,一会就栽倒。没办法张兴武只能用背包带,一头捆住史光柱的腰部,一头攥在手里,陡峭的地方将他吊着顺到崖低,坡度稍缓的地方拖着他往坡下拉,稍不注意拖在地面的史光柱便会撞到石头、树木。每次发生碰撞,张兴武既无奈又痛惜,真想坐在地上大哭一场。

一次史光柱被撞醒来,让张兴武别管他,赶快跟着大家走,张兴武知道史光柱不想拖累他,要是带着他在树林和炮火中前行,谁也脱离不了险境。扔下他不管,这怎么可能。别说是他,即便是奉命押送两个俘虏,途中赖着不走,张兴武也没想到把他们抛弃,而是给他们止疼药、续命水。他想自己是卫生员,卫生员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战地救护,哪怕是敌人,只要投降,也要尽力救护。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谁不知道珍贵,正因珍贵才不放弃、不抛弃、不舍弃。张兴武不离不弃,连背带拉磕磕碰碰终于带着史光柱突出重围,闯过生死线,将昏迷中的史光柱送达团部卫生队。

这次战斗张兴武所在的九连要冲过两大雷场,张兴武跑遍雷场救护战友,先后抢救47名伤员,为部队收复高地做出了一个卫生员应尽的职责。当天上级在战报中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并报请上级授予他“模范战地卫生员”英雄称号,由于名额受限没批称号,只荣立二等功。但张兴武从不后悔,他常说,比起那些牺牲的英烈,我还有什么不平衡呢。活着不易,但活着本身就已美好。的确,经历过生死拼杀,能够出生入死活下来,本身已够幸运。

张兴武在收复老山战斗中的英勇表现让人感动,令人赞叹。战友们都说,张兴武背下来的是一个个战友的宝贵生命,是一面面老山的英雄旗帜,他创造了我军战场抢救的奇迹,是名副其实的“模范战地卫生员”。

战后深深老山情

张兴武和史光柱这一生死兄弟,走下战场后更加情深意重。近年来,他们经常一起重回老山,一同去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牺牲战友,一起去看望房东……在史光柱爱心助残公益促进会慈善活动中,总是能看到张兴武的身影,他频频举牌参加助残爱心义卖活动,支持史光柱的慈善公益事业,不断为残疾朋友献出自己的爱心!

张兴武在爱心公益促进会成立二周年庆典讲话

老山作战在每一个战友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多少次他重回老山,重温和战友们在一起的战斗岁月。

2015年8月张兴武(右二)和“战斗英雄”史光柱(左三)、“模范卫生员”钟慧玲(右三)、一等功臣胡国桥(左二)、一等功臣王曙光(左一)等战友在老山

张兴武(右二)和史光柱(右三)等战友在老山

2016年4月张兴武(右三)和战斗英雄史光柱(右五)、安忠文(右七)及胡国桥、刘海洋、王曙光、胡小明等战友在老山主峰

张兴武(右一)和安忠文(左一)、胡国桥(右二)在者阴山362界碑

张兴武(左一)和安忠文(左三)、胡国桥(左二)等战友在扣林山战场原址

张兴武(右二)和刘海洋(右一)、杨健(右三)、胡国桥(左三)、王曙光(左二)等战友在老山662.6高地战场

张兴武(后排)和史光柱、安忠文等战友在老山神炮旧址

张兴武(左一)和史光柱(左四)及李超、安忠碧、刘静等看望老乡

张兴武和史光柱、胡国桥等重访当年部队驻地

2016年3月张兴武(后排左二)和战斗英雄安忠文(前排右三)、胡国桥、刘海洋、李超等战友看望房东

2016年3月张兴武(左一)和安忠文、胡国桥、刘海洋、王曙光、胡小明等战友一同看望英雄母亲王昌群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是,战场上战友们冲锋陷阵的场景时时在脑中浮现,牺牲战友的音容笑貌还在眼前,那份生死战友情一直留在张兴武心里。多少次他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长眠在这里的战友,那敬上的烟、呈上的酒,是多少寄托,多少思念……

2015年8月张兴武(左三)和史光柱等战友冒雨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烈士

张兴武(右)、史光柱(中)、李超(左)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牺牲战友

张兴武(右)、王曙光(中)、胡国桥(左)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牺牲战友

张兴武在“4.28”祭奠活动现场满含泪水的双眼是他内心情感的告白

2016年10月张兴武(右)和战友李超(左)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英烈

亲爱的战友啊,敬上一支烟,请听听我的心声,多少心里话想对你们说,国庆节之际,我专程从河北赶来,就是想看看你们,跟你们说说话……

再敬上一个军礼。无论生死,我们永远是最亲的战友,深深的老山情铭刻在我们心里!

关注《映象老山》博客

点击下面原文阅读

Hash:5b372f2813e5d0f192710391311773d3fabacfdc

声明:此文由 佚名_600466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