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桷垭老街的故事丨樊开源:风起黄桷垭

风起黄桷垭

樊开源

腊梅飘香的时节,经过保护性修复和仿古重建的南岸黄桷垭老街,又迎来了市内外游客在此游玩怀旧的小高潮。

黄桷垭老街起源于巴渝第一古道一一黄葛古道,是历代渝黔、渝桂、渝滇商贾的必经之路。始于唐朝,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历经沧桑,起起落落,至今再现其独特的历史风貌。

修葺过的老街上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是以前从未见过的,其实,这些街面不是我们儿时见到的破旧景象,而是追溯得更远,那是曾经繁荣的岁月记忆。

老街街口,那座巍峨的木楼是贵州商会馆,从前渝黔盐茶古道从海棠溪沿黄葛古道上黄桷垭,通达贵州、云南,这是贵州客商在此打尖歇脚和议事的场所。老街上一处坚固的门楼叫张京营寨,是明未将领张京兴兵抗清复明的屯兵大营。街面上还有民国时期巴县议事会议长李奎安故居,涂山瓷铺、大夏驿栈、云南商会馆、天顺祥商号、高玉林茶堂、国民政府稽查处等15处旧址,台湾作家三毛也出生在这里,她写的《撒哈拉的故事》和《橄榄树》曾在大陆和台湾广为流传。老街还原了175栋巴渝风貌建筑,黄葛古道垭口新建了观景廊桥,远眺市区。

其实,逛黄桷垭,不仅仅只是这条老街,黄桷垭蕴含了太多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故事。老街旁的老君洞道观,9殿8洞,林木森森,号称道教川东第一丛林,老街附近是闻名遐迩的真武山,山顶建有“禹王祠”和“涂后祠”,是后人纪念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和其妻涂山女娴慧无私的事迹所建,与长江南岸的“夫归石”链接成一段凄美的远古神话。真武山上的涂山寺,据传已有1200年历史,寺内香火旺盛,是香客游人的朝拜胜地。老街后山有著名的文峰塔,巴渝十二景的“文峰夕照”就在这里。

抗战时期,重庆作为陪都,南山成为国民政府抗战指挥中心,黄桷垭老街成为爱国志士、文人学士的聚集居住地。黄桷垭不远处的岚苑内有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别墅,哈儿师长范绍曾公馆,女公子孔二小姐别墅孔香园等建筑及逸闻。园内林木幽深,鸟语花香,景观众多也是游览胜地。

去岚苑的路上,还有一座白墙灰顶的耶稣基督教堂,由中国基督教灵修学院院长贾玉铭发起,1944年建成,至今仍在使用,礼拜日可进去听唱诗和做礼拜。

在黄桷垭三岔路口沿黄明公路可到凉风垭,这里曾是守护重庆南大门的战略要地和隘口,清朝后期曾被英强行租借,并在山上兴建英重庆海关、驻扎英军,修建军事设施和教堂。抗战期间,大名鼎鼎的中国“黑室”就隐藏在这里的牯牛岗,人头山中,“黑室”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密码破译机关,据说日本偷袭珍珠的情报就是“黑室”破译的。1949年11月,刘邓大军从长生桥方向夺取了凉风垭隘口和碉堡,歼灭了黄桷垭的国民党守军,沿黄葛古道直扑海棠溪,会同南泉方向的部队解放重庆。

漫步黄桷垭,处处有故事,也许,你不经意间驻足一间破旧建筑,一打听却大有来历。在南山路重庆中药研究所院内,保留着一幢普通的黄色楼房,这里曾经是国民政府中央工业试验所,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工业研究试验机构。在二外的校园里,你也许能看见一些破旧的房屋,那可是国民政府的中央造币厂和中央电工器材厂旧址。就连涂山湖边的黄桷垭小学和文峰塔下的广益中学都是百年老校,无一不透出历史的厚重。

来黄桷垭,与其是逛逛老街,不如说是借此了解南山的多种文化,历史的、宗教的、抗战的、红色的、山的文化。

一条老街,如是走马观花,那便是匆匆而过,留不下什么,倘若约上三五朋友,在垭口客栈小酌,坐看落日或风起云涌,仰或能感悟当年渝黔古道上马蹄声碎或抗战历史中的那段烽火岁月,或者去波光磷磷的涂山湖,在湖中长廊倚栏聆听涂山寺传来的暮鼓晨钟。

风渐起,沉寂多年的黄桷垭老街终于复苏了,希望她深藏的的历史文化得以弘扬和发展,成为巴渝风情中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作者系南岸区作协副秘书长)

版面欣赏

Hash:40205e32e2d54e0f0f88a7fb674f9ede51e3d234

声明:此文由 上游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