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地名说:河阳花鼓戏诞生于这个村—大马沟

大小马沟村位于孟州市西北11公里,属赵和镇政府管辖。孟州现存的史料之中,民国之前的村镇名单中没有大小马沟这两个村,明朝时,这一片区域归永安乡,清朝时,这一片区域归永安乡永安里,进入民国后,这一片区域归四区坡头乡管辖。抗日、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属四区;新中国建国初期,属四区坡璩乡;1958年设立赵和人民公社,才开始设立大、小马沟大队。1983年冬,社改乡,后乡改镇,大队改为村委会。

虽然大小马沟村的设立时间不长,但村民中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宋朝末年,一马姓居住沟边,日后形成村庄,取名马家沟,简称马沟。后因分居,其弟北移至西岭下另立门户,后成村,故称兄弟居住的村为小马沟村,哥哥居住的村为大马沟村。

还有另外一个说传说:马沟成村后,又有其它姓氏迁此居住,就逐渐形成了几个分片居住的区域,如北马沟和周寨。解放后,北马沟和周寨组合成小马沟村,原村称大马沟。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村民多居住在土窑洞之中,少有土木建筑房屋。当然,近20年来,当地人的生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返璞归真的人们在土窑洞住几天已成一种享受。

马沟村在清代之前属永安乡永安里。在唐代史料中,记载孟州的乡有9个:韩城乡、太平乡、安乐乡、丰平乡、丰乡、感德乡、上乐乡、湨梁乡、亲仁乡,虽然各乡的准确范围还不是很清楚,但其中并没有永安乡,说明永安乡是唐之后设立的行政区划。里甲制度是从明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基层组织形式。

关于孟州明清之际乡和里甲的设立,清康熙《孟县志》有详细记载:孟州“明三十里,一里凡十甲,共三百甲。里之在城者四,曰在一,在二,在三,三四。(县城)东暨北曰立义乡,自立一至立十二止;北曰太平乡,自太一至太七止;西曰永安乡,自永一至永七止,共三十。

清朝顺治四年知县傅尔栻因兵乱后人民凋耗,即为十五里一百五十甲:立仁、立义、立礼、立信、太平、太和、太顺、太宁、永安、永康、永盛、永治、载道、怀德、还初。”

关于大小马沟村所在的区域的行政设置在史料中能找到,但在民国之前的史料中,没能找到马沟村、大马沟村、小马沟村、北马沟村、周寨村的记载。关于大小马沟村设立的时间,按史料的记载:

嘉靖年间(1522—1567)《怀庆府志 ·孟县村庄》共记载114个村名,但在永安乡的35个村镇名单之中没大小马沟村之名。

康熙《孟县志·村镇》共记载176个村名,在西北路59个村名没有大小马沟村之名。

乾隆《孟县志·村镇》共记载276个村名,在西北路123个村名中也没有大小马沟村之名。。

民国《孟县志》乡镇名单中记载了292个村名,也没有大小马沟村之名。在《孟县赵和乡志》中记载: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小马沟村人张杰山担任四区区长;在记载的四区所辖42个自然村名单中,分别记录有大小马沟村。

不过在民国史料中记载河阳花鼓戏诞生地是大马沟村。

孟州历史上的村庄(自然村)数量,各时期并不相同,有时还差距很大。据地方志记载:明代有114个,清康熙有176个,清乾隆有276年,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有292个,现在有约416个。可以看出,孟州自然村的数量是在不断增加的,或者说由于各个时期统计的方式和标准不同,造成了统计自然村庄个数上的差异。也就是说,马沟村之名在民国之前可能已存在,或者更早时期就有,但由于人口、地产、规模等原因,直至解放后才有了正式命名。这样的情况在我市的村庄名单中还有十几个,如三道沟村、马桥村等。

河阳花鼓戏演出剧照

不论大马沟村,还是小马沟村,历史上人口没有超过300人,是名副其实的小村,可就是这个小村却诞生了孟州特有的戏种---河阳花鼓戏。

孟州早在元代就有戏曲活动,元代显圣王庙内就有戏台。据不完全统计,孟州清代至民国时期创建和重建的古舞楼就有39座,多为神戏的场所,赵和镇冶墙乾隆十二年(1747年)太山庙碑文就记载:“为敬神献戏”。

大马沟富户刘同德家与西何庄富商梁晓岩家是姻亲,梁家有一个陕西郿县迷胡戏班,刘同德从小随同家人常去梁家听戏,成为了一名戏迷,爱的发狂,不能自抑,后拜戏班的琴师和一位乞丐为师,学拉胡胡(四根弦的二胡)。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刘同德辞去县衙小吏的工作,从此就经常与苏庄村戏曲爱好者“举人”王世芝围桌而坐,操琴和唱,并邀来众友参加。由于这些人兴趣相投,在刘同德的倡议下,就在大马沟成立了“君子学社”。他们根据当时流行在孟州各村的踩高跷、划旱船、跑竹马等民歌小调,把《西厢记》的通本读物改成唱词,自设唱腔。最初只有张君瑞和崔莺莺的几段对唱,由刘同德的妻子唱莺莺,刘同德边拉边唱张生。

同治七年(1868),刘同德卖地30余亩,三下苏州杭州,购置了戏装和乐器,并从本村挑选了20多个嗓子好、喜爱戏剧的男女村民,排练出了由王世芝根据《西厢记》编写设计的“万寿山降香”、“张生戏莺莺”、“拷打红娘”、“十里亭相送”、“会佳期”五折戏,分角色轮唱,开始在本村和附近村庄演出。

同治八年(1869)春节,“君子学社”在大马沟村中一空地,从正月初一演到初五演了五天,博得众口称赞。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大马沟村彩台高搭,鸣铳三响,刘同德宣布将“君子学社”改为“同乐会”。《西厢记》首次全本演出,刘同德不顾皇规官体,舍身从戏,扮饰莺莺,唱工做工,恰到妙处,观众不时报以掌声,所以有“不识莺莺看同德”之美誉,这次又一连演了五天。

五天的演出,天天是人山人海,据说马沟村中仅有的三眼泉井水都被吃干,“同治有八年,彩台把戏演。花鼓一阵响,台下人万千,挤来如翻浪,扛去鞋一堆,踏麦二十亩,鳖灯熬五天,吃干井中水,俺去黄河担......”的顺口溜流传至今。

花鼓戏在演出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将原来只能演折子戏,发展成为“生、旦、净、丑”行当俱全,且能演大戏的曲种。

同治十年(1871),梁晓岩一家将迁往北京,时逢梁母七十大寿,刘同德带着同乐会戏班前去庆贺,连演七天,梁晓岩非常喜欢。期间,梁晓岩觉得戏班名“同乐会”甚不符实,就给戏班取名为“花鼓戏”,并把家中原戏班的所有装备赠送给了新命名的花鼓戏团。

同治十年正月二十日,大马沟村彩台高搭,举行隆重的“祭鼓仪式”,由刘同德当众宣布“三绳三法一矩”,将“同乐会”改为“花鼓戏班”,从此,花鼓戏班正式成立。因产地在古河阳,故称河阳花鼓戏。

花鼓戏班成立后,影响也越来越大,至清末民初时,仅孟州就有花鼓戏团50多个,并流行于温县沁阳济源、等附近县区,上演的曲目主要有《西厢记》、《白蛇传》、《八仙传》等近百个。

现在,保存下来的花鼓戏脚本主要有:《张生戏莺莺》、《会佳期》、《斗裹脚》、《蝴蝶赶集》、《卖豆腐换老婆》、《老头送女》、《万寿山拜寿》等,其它脚本已失传。

由于花鼓戏来自民间,表演自由,形式上不受封建礼教和专权旧势力的羁绊,在戏曲词中添加了一些俗词小调、秽言污语,以吸引民众的听觉力。民国五年(1916年),孟县政府以“庸俗、有伤风化”之名下令禁演。之后 ,花鼓戏团大多解散。

现在能唱河阳花鼓戏者已寥寥无几,且多已是花甲老人。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剧曲文化,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市文广游局对河阳花鼓戏进行了抢救和扶持,赵和镇坡掌村还成立了花鼓戏班,在老艺人的指导下,正在逐步恢复河阳花鼓戏这一珍贵戏种,并编排出了新的剧本。2009年,河阳花鼓戏种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孟州历史地名文化,特别是孟州村名文化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基础的有机组成部份,其中蕴藏有太多的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古老天地宇宙认知,是孟州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需要更多有学识的人投入其中,进行相关工程的发掘、整理、研究和宣传工作。

作者简介

梁永照:孟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干部,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理事,孟州市韩愈研究会顾问,孟州市历史文化爱好者。

监制:王秋生 总编:蔺鸿波

统筹:杨焱辉 主编:汤晓冬

责编: 赵雅洁

孟州市融媒体中心

Hash:3b204cbcc16ed1d598116950938074532631536a

声明:此文由 孟州广播电视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