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老人义务看管白氏宗祠11年,为他们点赞!

在京杭大运河与采菱河交界处的采菱村一角,有一幢占地775平方米的二进园林碑廊式古建筑。这幢建筑便是1916年修缮、2007年修复的市级文保单位——晋陵白氏宗祠

与其他祠堂终日朱门紧闭不同

白氏宗祠是我市百余祠堂中唯一

一个天天对普通群众开放的祠堂

11年来,白耀春、白福荣等8位老人

义务看护管理宗祠

日复一日做好参观群众的接待工作

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1

目前,8人中年龄最大的是80岁的白福荣,年龄最小的也快70岁了。

白耀春在新疆支边15年,后来到安徽铁路机修厂工作,2004年从单位退休后回到常州定居,2007年,便开始和另外7人一起看管白氏宗祠。

“祠堂每天上午都有人值班,下午会在门上挂一个牌子,上面有我们的电话,如果有人来,打个电话就有人来开门。”白耀春说。

8个人有一张值班表,每人值3天班,当值者每天早上七八点要来开门,打扫卫生、泡好茶水,如果有人来参观还要负责接待、讲解。

平时经常有村民

来喝茶、看报纸、看电视

11年来,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

宗祠的大门始终对群众敞开

他们8个人在看护祠堂的同时

只要听到有关白氏先祖的相关信息

都会去考证、核实和保护

2013年

东城明居小区附近修路,挖土机挖到一个古墓群,并发现了两口大石棺,里面还有不少陪葬品。

白耀春听到消息后,怀疑可能是白氏家族祖坟所在地,于是他立即赶回常州,联系考古人员,将白氏家谱记载的信息与古墓对照,证实是白氏先人白埈和夫人的墓葬,已有500年历史

2

白氏后人居住的采菱村是茶山街道红梅村委最偏远的一个自然村,党员人数较多。为便于党员学习和村民反映问题,2014年4月,“白扬轩”党建服务站在白氏祠堂挂牌成立。

村委在宗祠配备了电视机、DVD、电脑、投影仪、风扇等设施,订阅10余种报纸,安装宽带,成为村远程教育点。

红梅村党总支还在“白扬轩”开启每日一讲、每周一听、每月一议的党群交流互动模式,使其成为沟通、议事、活动三位一体的便民服务平台。

作为“白扬轩”党建服务站的联络人,白耀春变得更加忙碌。每年慕名前来宗祠参观的有数百人,白耀春等人将白氏宗祠的历史底蕴、家风家规生动地介绍给每一位到访者。

2016年,白耀春被选举为天宁区人大代表,除了定期上门走访外,他还充分发挥“白扬轩”党建服务站的平台作用,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积极参政议政。

作为一名老党员

在白耀春看来

古老的宗祠和党建服务站并不矛盾

他说:

“我们通过宗祠来维系传统,传承美德;党建服务站也是一个弘扬正能量的地方,宗祠固有的丰富内涵可帮助党建工作更有形化、更具特色。”

Hash:5f397678219c1a849cd52a97c1586f2c867ebe22

声明:此文由 常州道德讲堂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