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袋铸成的雨中丰碑

「本文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马丙宇

8月6日,在辉县市孟庄镇南李庄社区的东大门,一堵高1.4米、长7米、宽1.5米的沙袋墙静静地挺立在东大门前,像卫士一样守卫着社区的安全。

南李庄村村委会副主任段继富说,这是全村党员干部及群众在雨中用沙袋铸成的丰碑。

时光回流到7月21日晚7时,暴雨、特大暴雨袭击辉县,雨滴连着雨滴、雨水牵着雨水,南李庄一片泽国。南李庄位于辉县市南部,而辉县市的地形是北高南低,雨水很快就会形成洪流,威胁到南李庄的安全。

南李庄社区共有3个大门,其中东门临着贯穿辉县城区的韭山路,是最为危险的地段。晚上8时30分,暴风雨中,东大门的水位开始明显上涨,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将倒灌社区。灾情就是命令,南李庄成立的30名防汛抗灾党员突击队员开始集结。

不打无准备之仗。段继富告诉记者,在汛期到来之前,南李庄准备的防汛演练都派上了用场:近1000条编织袋被运到现场,东大门储备40多立方米的大沙上杂物已清理干净,突击队员全部到位,全村的志愿者也开始行动起来,与洪灾的战斗在暴风雨中拉开帷幕。

在风雨中,由党员干部、突击队员和志愿者组成的近百人队伍,开始了装沙袋、运沙袋、堵大门的接力奋战。漆黑的雨夜,手电筒的光显得格外耀眼。顺着光,是男同志脚踩铁锹挖泥的动态,是女同志弯腰撑袋子装土的定格,是热血青年拉袋子筑堡垒的紧迫,每个人脸上都有光,这道光写着“同舟共济,守护家园”。

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范海涛更是一身雨水,虽说穿着雨衣,但雨水仍顺着脖子向下灌,浑身上下全部湿透了,就像刚从水里泡过似的。

雨越下越大,水位越来越高,范海涛怕南李庄的编织袋不够用,就打电话给“企村共建”的孟电集团,想让铲车把孟电集团准备好的沙袋运过来一部分,可手机话筒已进水,“吱吱”的声音不断,双方谁也听不清。范海涛只有提高声音,他“喂、喂”焦急的声音伴随着风雨声,在南李庄抢险工地上回荡。

险情、汛情牵挂着每个人的心。村民王雄伟和妻子牛荷婷听到消息后,赶忙来到抢险工地上,冒着大雨汇入到抢险队伍中;王雄伟的母亲王秋菊听说工地上编织不够用,今年72岁的老人抱着家里几十条编织袋送到了现场,看着她的年纪大,大家急忙劝她回家。

村民王刚来了,刘庆霞来了,申建辉来了……“我来”“没事,我不累”“抓紧”……这是最幸福的语言,相互撑伞、相互鼓励是最深情的表达。

“洪水过后,党员干部又拿起扫帚和铁锹,铲除积留淤泥,打扫街道卫生,积极开展灾后自救。”范海涛说,“这次灾情更能体现出红色堡垒的战斗力、组织力和凝聚力,党员干部冲在一线,成为群众最可靠的主心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含义,让党旗更红、党徽更美。”

Hash:5eb78c482658a061923fb77aebcddbb13635f83b

声明:此文由 把风筝握手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