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圣宗期迁址黄龙府原因探析
辽代的黄龙府是中原通往东北地区的要道,由最初的罪犯流放之地发展成为东北重镇,对于维护东北多民族地区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辽圣宗期黄龙府迁址,与其春捺钵地点迁移联系紧密,并对在春捺钵时遣使赴辽的高丽起到笼络和震慑的作用。
据《辽史》记载,辽天显元年(926),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军分别攻破渤海扶余府和上京龙泉府,渤海政权灭亡。耶律阿保机率军返回扶余府后,在此期间称有黄龙显现,不久病逝。此后,扶余府改名为黄龙府,经考证黄龙府位于今吉林省农安县。
黄龙府在辽初为流放犯人的地方,政治地位未受到重视。辽保宁七年(975),黄龙府军将燕颇叛辽,后经耶律何鲁不平定叛乱,并于同年废除黄龙府建制。辽开泰九年(1020),辽朝将宗州、檀州等地汉人迁至黄龙府,充实了黄龙府汉人数量。黄龙府迁址后统辖五州三县,设官员负责军政事务。自辽圣宗开始,黄龙府成为东北四大重镇之一,地位仅次于东京(今辽宁辽阳)。
捺钵是辽朝特有的政治制度。高福顺、梁维经统计得出结论,春捺钵在四季捺钵中地位特殊,占比高达67%。通过梳理辽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的地理位置,发现春捺钵多在四楼之间进行。而辽圣宗除在四楼之间春捺钵,还新开辟了辽南京之东的新区域。自辽圣宗开始,春捺钵地向东北迁移,改在长春州境内的鸭子河等水泊附近。辽圣宗太平二年(1022)开始“驻跸鱼儿泺”“如纳水钩鱼”。根据辽圣宗二年正月至三月的春捺钵路线可以推测,纳水与鱼儿泺、长春州地理位置相近。据李建才考证,纳水、那水(那河),就是今日的嫩江;那水包括今嫩江和第一松花江。《辽史》中多见于辽圣宗及后世的春捺钵地名,如鱼儿泺、鸭子河、混同江等均位于东北,并且出现频次高,证明了自辽圣宗开始,春捺钵地向东北迁移的走势。
黄龙府是重要的政治中心。捺钵作为重要的政治制度,捺钵地也成为辽帝处理军政大事的场所。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政权中心随皇室而动。每年一月至三月春捺钵之时,辽帝除在春捺钵地进行契丹族传统的渔猎之事,还要处理汉族居住地的人事调动、律法制定等国家政事,同时还要接见周边外藩使者,处理外事事宜。
为了保障辽帝在捺钵地的安全,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司设各级指挥史等长官,如“黄龙府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黄龙府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等保障皇室安全。辽帝在东北进行春捺钵时,皇室的安全不仅在随行中有保障,而且在春捺钵地附近的军事重镇——黄龙府也设置了外围保护和应急机制。辽开泰九年,黄龙府迁址,这为两年后辽圣宗首次到东北进行春捺钵做了前期探查与准备工作。
春捺钵的众多活动中,最具有仪式感的钩鱼和捕鹅是契丹族渔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春捺钵地也有较高环境要求。春捺钵前的勘察活动,一方面可以寻找适合开展钩鱼和捕鹅的场所,另一方面也为政治中心的到来做扎营的准备工作,以及为保障安全进行实地考察。距离春捺钵地最近的军事政治重镇——黄龙府便担负了以上重任。黄龙府先迁址于东北,春捺钵地再移至东北,这是辽朝政治中心移动精心策划、有序安排的体现。
辽朝统治时期,高丽奉辽为正朔,是辽的藩属国,但其间或战或和。辽与高丽建国年份相近,《辽史》中记载,“自太祖皇帝神册间,高丽遣使进宝剑”开启了辽丽交往。942年,高丽以辽灭渤海国是“无道之甚”为由,单方面封闭了与辽的往来。“澶渊之盟”后,宋不再与高丽夹击辽,高丽再次向辽示好。统和十年(992)十二月,辽圣宗“以东京留守萧恒德等伐高丽”,从此掀开了辽国祚存续期间多次对高丽的征伐。随后,辽分别于统和十八年、开泰二年、开泰五年发兵征讨高丽。辽圣宗太平元年,辽与高丽和解,高丽开始称臣纳贡。太平二年,“三月甲戌,如长春州”。辽圣宗期,高丽多在二三月,即春捺钵期遣使赴辽。可见辽圣宗期,辽与高丽交往稳定而持续。
鉴于辽之前与高丽的几次战争,“生还者仅数千人,契丹之败未有如此之甚”的前车之鉴,以及高丽与宋早期交好排辽的过往,辽认为需要对高丽采取防御兼震慑的措施。黄龙府地处东北各民族混居之地,东部的高丽、东北部的女真及室韦各部对辽呈环绕之势。因此,黄龙府对维护东北地区的稳定和安定、团结各民族起到了重要的战略作用,其中对高丽尤甚。黄龙府作为政治军事重镇,在和平时期可对周边起到震慑作用,在战争时期可作为强劲的有生力量呈辐射状对周边进行战略支援。对于高丽这样有交战史又曾叛辽的朝贡国,辽圣宗期迁址黄龙府是其居安思危的一种战略布局。
黄龙府是连接中原地区与东北地区的枢纽,其政治地位和军事意义不可小觑。辽圣宗期迁址黄龙府为春捺钵政治中心进入东北做了准备工作,同时也对高丽形成震慑和防御之势,起到了守护辽边疆安全的作用。
Hash:f947baf9a9659b5e1504cabe7000ec8ffec9456e
声明:此文由 社会科学集散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