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民间收藏家捐给故宫2000件瓷器,有多贵?震惊收藏界!
1956年,孙瀛洲先生陆续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了3000余件文物,对故宫的收藏起到很好的丰富和补阙作用。
其中,所捐赠的2000多件陶瓷,从晋、唐、宋、元时期各名窑到明、清时期各朝景德镇御窑瓷器,自成体系,几乎无所不包,一些传世稀少的文物,更显弥足珍贵。
究竟哪一件最贵呢?
斗彩三秋杯 明成化
高3.9cm,口径6.9cm,足径2.6cm
就是这个小杯子,一共有两只,成对的。它们是孙瀛洲老先生所有捐赠陶瓷中,排名首位。
据说,当年孙瀛洲买下它们的时候,花费了几十根金条,当时的天价了。
成化斗彩杯有多种式样,此杯属于其中的一种。撇口,深腹,瘦底,圈足。杯内光素无纹饰。外壁绘两组斗彩山石花卉纹,间以飞舞的蝴蝶。青花发色淡雅,所施釉上彩有红、黄、姹紫等。
蝶翅上所施紫彩即著名的姹紫彩,其特点是色浓无光,为成化斗彩所仅有,也是后世仿品望尘莫及的。
此杯造型轻灵娟秀,胎体薄如蝉翼,施彩淡雅,画意清新。特别是飞舞于花草间的彩蝶,欲落还飞,须足毕具,栩栩如生,体现出画工高超的画技和艺术修养。
成化斗彩的轻薄是出了名的,薄到什么程度?据说拿过瓷器后,指纹都能从背面看清楚。
最为特别的是,其中蝴蝶翅膀上所施的紫色,色如赤铁,虽艳丽但表面干涩无光,这恰恰是成化斗彩独一无二的特征,后世数朝仿成化斗彩只紫彩一处无法仿效,行内把这种紫彩叫“姹紫”,实际也就是“差紫”。
孙瀛洲对姹紫的描述是“烧造时差异的色疵”,说白了就是工艺不到,估计当时的工匠对紫色的配料与烧造没完全掌握才烧成这样,后来的工艺水平提高了,反而摸不清当年的“差紫”,是怎么“差”出来的!
后世无法仿出成化斗彩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胎土。
当年斗彩是用景德镇的麻仓土烧制而成,胎体形成一种特有的牙黄色,这种原料到成化以后的弘治初年就已用绝了,人们只能望瓷兴叹了!
三秋杯的底款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字体肥,笔道粗,柔中含刚,遒劲有力,给人一种宁拙勿巧、以拙取胜之感。
成化瓷的底款和明清各朝的大异其趣,一反规整、严谨的风气,显得十分随性、稚拙,乍看起来,犹如孩童所写,故又被称作“婴儿体”。
有人认为它是成化帝亲笔书写,根据就是这个款识风格,在所有成化器上都如出一辙。
孙瀛洲先生曾编成六句歌诀来辨识此款:
大字尖圆头非高,
成字撇硬直倒腰。
化字人匕平微头,
制字衣横少越刀。
明日窄平年应悟,
成字三点头肩腰。
可见书写者之洒脱不羁、信手拈来。
杯上以或淡雅或浓艳的色彩,描绘了秋天的乡居野景,纹饰绘画线条简练,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充满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
因为历时三个月的秋季,又有“三秋”的说法,故此杯被赋予“三秋杯”的雅称。
孙瀛洲老先生还捐了哪些瓷器给故宫呢?咱们接下来慢慢看——
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 唐
高4.7cm,口径15.6cm,足径6.7cm
汝窑天青釉洗 宋
哥窑青釉弦纹瓶 宋
高20.1cm,口径6.4cm,足径9.7cm
官窑葵瓣洗 宋
高4.8cm,口径18.7cm,足径11.2cm
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明洪武
高14cm,口径14.6cm,足径4.8cm
青花折枝花卉纹折沿盘 明洪武
青花缠枝花纹碗 明永乐
甜白釉暗花龙纹碗 明永乐
青花夔龙纹盘(一对) 明成化
青花十二月令花卉纹杯(一对) 清康熙
釉里红三果纹碗 清康熙
釉里红云龙纹洗 清康熙
釉里红加彩折枝花纹水丞 清康熙
五彩灯笼纹卧足碗(一对) 清康熙
白釉矾红彩“洪福齐天”铭盘 清康熙
釉里红折枝三果纹碗 清雍正
五彩龙凤穿花纹碗 清雍正
淡黄釉盘 清雍正
斗彩河图洛书图盘 清雍正
粉彩婴戏纹碗(一对) 清乾隆
绿地粉彩勾莲纹茶壶 清乾隆
胭脂水地粉彩婴戏纹花瓣式茶托(一对) 清乾隆
冬青釉鼓式罐 清乾隆
绿地粉彩折枝莲托八宝吉祥纹炉 清嘉庆.
1956年,孙瀛洲先生陆续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了3000余件文物,对故宫的收藏起到很好的丰富和补阙作用。
其中,所捐赠的2000多件陶瓷,从晋、唐、宋、元时期各名窑到明、清时期各朝景德镇御窑瓷器,自成体系,几乎无所不包,一些传世稀少的文物,更显弥足珍贵。
究竟哪一件最贵呢?
斗彩三秋杯 明成化
高3.9cm,口径6.9cm,足径2.6cm
就是这个小杯子,一共有两只,成对的。它们是孙瀛洲老先生所有捐赠陶瓷中,排名首位。
据说,当年孙瀛洲买下它们的时候,花费了几十根金条,当时的天价了。
成化斗彩杯有多种式样,此杯属于其中的一种。撇口,深腹,瘦底,圈足。杯内光素无纹饰。外壁绘两组斗彩山石花卉纹,间以飞舞的蝴蝶。青花发色淡雅,所施釉上彩有红、黄、姹紫等。
蝶翅上所施紫彩即著名的姹紫彩,其特点是色浓无光,为成化斗彩所仅有,也是后世仿品望尘莫及的。
此杯造型轻灵娟秀,胎体薄如蝉翼,施彩淡雅,画意清新。特别是飞舞于花草间的彩蝶,欲落还飞,须足毕具,栩栩如生,体现出画工高超的画技和艺术修养。
成化斗彩的轻薄是出了名的,薄到什么程度?据说拿过瓷器后,指纹都能从背面看清楚。
杯上绘有山石、兰花和小草,几只蝴蝶在蹁跹起舞,栩栩如生。
最为特别的是,其中蝴蝶翅膀上所施的紫色,色如赤铁,虽艳丽但表面干涩无光,这恰恰是成化斗彩独一无二的特征,后世数朝仿成化斗彩只紫彩一处无法仿效,行内把这种紫彩叫“姹紫”,实际也就是“差紫”。
孙瀛洲对姹紫的描述是“烧造时差异的色疵”,说白了就是工艺不到,估计当时的工匠对紫色的配料与烧造没完全掌握才烧成这样,后来的工艺水平提高了,反而摸不清当年的“差紫”,是怎么“差”出来的!
后世无法仿出成化斗彩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胎土。
当年斗彩是用景德镇的麻仓土烧制而成,胎体形成一种特有的牙黄色,这种原料到成化以后的弘治初年就已用绝了,人们只能望瓷兴叹了!
三秋杯的底款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字体肥,笔道粗,柔中含刚,遒劲有力,给人一种宁拙勿巧、以拙取胜之感。
成化瓷的底款和明清各朝的大异其趣,一反规整、严谨的风气,显得十分随性、稚拙,乍看起来,犹如孩童所写,故又被称作“婴儿体”。
有人认为它是成化帝亲笔书写,根据就是这个款识风格,在所有成化器上都如出一辙。
孙瀛洲先生曾编成六句歌诀来辨识此款:
大字尖圆头非高,
成字撇硬直倒腰。
化字人匕平微头,
制字衣横少越刀。
明日窄平年应悟,
成字三点头肩腰。
可见书写者之洒脱不羁、信手拈来。
杯上以或淡雅或浓艳的色彩,描绘了秋天的乡居野景,纹饰绘画线条简练,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充满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
因为历时三个月的秋季,又有“三秋”的说法,故此杯被赋予“三秋杯”的雅称。
孙瀛洲老先生还捐了哪些瓷器给故宫呢?咱们接下来慢慢看——
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 唐
高4.7cm,口径15.6cm,足径6.7cm
汝窑天青釉洗 宋
哥窑青釉弦纹瓶 宋
高20.1cm,口径6.4cm,足径9.7cm
官窑葵瓣洗 宋
高4.8cm,口径18.7cm,足径11.2cm
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明洪武
高14cm,口径14.6cm,足径4.8cm
青花折枝花卉纹折沿盘 明洪武
青花缠枝花纹碗 明永乐
甜白釉暗花龙纹碗 明永乐
青花夔龙纹盘(一对) 明成化
青花鱼藻纹盘(一对) 明嘉靖
青花十二月令花卉纹杯(一对) 清康熙
釉里红三果纹碗 清康熙
釉里红云龙纹洗 清康熙
釉里红加彩折枝花纹水丞 清康熙
五彩灯笼纹卧足碗(一对) 清康熙
斗彩雉鸡牡丹纹碗(一对) 清康熙
白釉矾红彩“洪福齐天”铭盘 清康熙
釉里红折枝三果纹碗 清雍正
五彩龙凤穿花纹碗 清雍正
淡黄釉盘 清雍正
斗彩河图洛书图盘 清雍正
粉彩婴戏纹碗(一对) 清乾隆
绿地粉彩勾莲纹茶壶 清乾隆
胭脂水地粉彩婴戏纹花瓣式茶托(一对) 清乾隆
冬青釉鼓式罐 清乾隆
绿地粉彩折枝莲托八宝吉祥纹炉 清嘉庆.
Hash:9fcd6fedbf7c84603e5c1df480663c111e0e8876
声明:此文由 华夏收藏交易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