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壶手工艺前行足迹

“一部紫砂陶史,绝不只是若干紫砂壶的罗列,而是要写紫砂陶人及其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宋伯胤《紫砂陶文化的人文透视》

留住手艺,就是留住文明的记忆。——央视《留住手艺》

我国未来的文化战略要求“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非遗法》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要遵循“真实性、整体性、传承性”的原则。

“非遗紫砂文脉”的传承、保护、弘扬,应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遵循《非遗法》“三原则”。依据这三原则,我们梳理范家壶手工艺的前行的足迹。以纵向发展与横向参照相结合的角度来审视,范家壶技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大阶段。

(一)历史悠久的半农半工制陶期(春秋末年,约公元前500年——1654年)

其时从范蠡、西施制陶,到宜兴陶都闻名天下,直至紫砂陶“拍打镶接”的中华绝技完善。时大彬把紫砂陶制作手工技艺完成的标志是1654年周容写作的《宜兴甆壶记》。

春秋末年,范蠡功成身退,挽西施带家人,驾扁舟于太湖之滨-----后又到定陶经商,得司马迁 “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之誉。范蠡、西施曾隐居于“西望圩村”,开创了“范家人”农忙务农、农闲制陶的历史,直至今天。从这个意义上说,范家壶制陶技艺史,可以说同“宜兴陶都史”同步,比紫砂陶文化史还要长。

宜兴传统制陶技艺实物为证的有二个方面,一是羊角山古窑出土残片的复原紫砂壶,二是出现在“供春壶式”之前的吴经壶。其基本技艺为考古界、紫砂界比较统一的看法是:“造型以方圆两式为主,技艺基本是‘宜兴制缸技艺’,参以‘拍片技法’,业界称为‘盘筑法’”。

“柳条缸”是宜兴人对制缸技艺的形象记载。作为民间文学“柳条缸”的传说载于1992年出版的《丁蜀镇志》。直至今天,人们制作缸时,还要用“棒柱——制缸用的一种拍泥工具”,拍打出一愣一愣的纹路,残存着柳条筐的印记。羊角山出土的“圆形壶”,很明显的有“柳条缸”的制作色彩,而“部分小件紫砂陶器残器,已开始打泥片,尤其是壶盖,做工由粗到细,由无装饰到有装饰,泥料也由粗到细,有些制作工艺已具明中后期的特点。”这些是考古专家、紫砂名家比较统一的评说。跟随顾景舟大师学习时间最长的名家葛陶中先生说:“南京扬州等出土的紫砂陶器,是由粗陶细作演变而来的。”由大缸到小壶,从粗陶到细作、精作而来,“演变”一词,深刻揭示了紫砂技艺产生的“宜兴本土性”和源远流长的历史。

传承本土盘筑法“制缸技艺”,由大缸到小壶,从粗陶向细作演变,是宜兴紫砂陶壶“原创技艺”,也是范家壶的制陶技艺。时大彬秉承本土技艺向前作以探索,约从1597年开始,历经半个多世纪,终于到1654年由周容记载了“紫砂陶手工艺”的一套工艺、技艺,并传承至今。

《丁蜀镇志》记载的紫砂技艺的简况

据《丁蜀镇志》记载,宜兴日用陶的成型“旧时一般经过捶泥、打泥片、做底、接身筒、打棒槌、磨沿、施釉、出晾等工序,惟有钧陶中的高档缸盆类使用贴花工艺。1956年公私合营后,日用陶的半成品生产逐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对于紫砂成型,《丁蜀镇志》说:“明、清时,紫砂工艺已出现‘衔制和捏制2种成型法。此后又发展到“打身筒”与“镶身筒”成型法。到清乾隆年间,又出现一种釉彩装饰手法。清末,紫砂工艺才形成主要的装饰手法,即陶刻。1958年起,紫砂工艺开始采用模型成型、注浆成型和旋坯成型等方法。”(见《丁蜀镇志》259——261页)

从《丁蜀镇志》的记载,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紫砂壶的技艺是从大缸到小壶,由粗陶到细作演变而来。只是《丁蜀镇志》还没有具体写出“打身筒、镶身筒”,即“拍打镶接”技艺形成的时间。周容的《宜兴甆壶记》清晰地告诉我们1654年,也就是顺治十一年的春天,周容便记载了时大彬完善后紫砂成型的基本工具和成型制作技艺。

(二)专业艺人与半农半工并行发展期(1655年——1909年)

时大彬把宜兴紫砂陶手工艺完善,经周容记载,以及吴梅鼎、许龙文等人的传播,对紫砂壶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地推动作用。其突出特点是乾隆中期(约1754年)之后,范章恩创办“前店后坊”,挂牌经营,专业从事壶艺生产。这在紫砂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家“老字号”——《范家农庄》。

顺治十一年甲午(1654年)春天,《供春壶式》的设计者吴仕的后人,辞赋大家吴梅鼎邀请许龙文来家坐艺,为《朱萼堂》制作一批壶艺作品,并请有“徐文长第二”之誉的周容参观、考察。

这三位历史名人,经过二十天的现场制作,创作出了三项历史成果,一是许龙文制作了十把壶。二是吴梅鼎创作了《阳羡甆壶赋》。三是周容写作了《阳羡甆壶记》和《许龙文传》。赋,对许龙文制的壶作了描写;记,对时大彬及其徒弟完善的紫砂陶制作技艺,作了细致的记录。历史证明,时大彬完成的手工艺传承至今,周容《宜兴甆壶记》记载的许龙文制作技艺同今天的技艺相仿佛。因之,《宜兴甆壶记》标志着紫砂陶传统手工艺的完成,1654年也由此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紫砂陶传统技艺”完成的象征年。

周容写《宜兴甆壶记》之后的百余年间,前店后坊的出现标志着西望圩村半农半工的制陶人走出了“专业”的紫砂壶艺人,以“范家壶”的声誉、品牌,闻名于世。从此范家壶走向了“半农半工制陶与专业艺人经营并存发展”的新时期,相继出现了范章恩、范述曾、范鼎甫、范芝亭等专业从艺的四大紫砂名家。

1909年范大生与俞国良、江岸卿为清末最后一个定制壶的高官、金石家端方制作的9把壶,其中仅有“大生”落款,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端方定制壶“故宫博物院”收藏五枚,近年来拍卖公司拍卖四枚。

端方定制壶中的“大生壶”,从手工艺而言,是范家壶承前启后的标志。

(三)技艺集大成和手工艺弘扬高峰期(1910年——1949年)

《中国紫砂收藏鉴赏全集》热情推说“六方井”壶

《中国紫砂收藏鉴赏全集》是目前为止最具权威的鉴赏巨著。

三位作者之一是南京博物院原副院长宋伯胤先生,著名的中国陶瓷史专家,对紫砂史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与贡献。作者之一是台湾紫砂理论家和出版家冯健亮先生,还是紫砂界一位有影响的活动家。作者之一是大学教师吴光荣先生。

2006年宜兴紫砂陶传统技艺列入国家第一批“非遗名录”,2009年出版《中国紫砂收藏鉴赏全集》,三位学者、专家在600年浩如烟海的“文人壶”之中,选用民国时期范大生制作的“六方井”,作为《全集》扉页的“文人壶形象”予以展示,并在书中进一步评价说:“范大生制,此壶是铁画轩产品中的精品,带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从非遗文化“真实性、整体性、传承性”三原则的高度,可以看出三位专家选用“范大生六方井”作为“文人壶”形象,对传承和弘扬非遗文脉“宜兴紫砂陶传统手工艺”的良苦用心(见《全集》166页),也客观上对民国时期“范家壶” 的技艺和成就给予充分肯定。

《全集》在评说民国时期的紫砂艺人时,共鉴赏了17位紫砂名家作品,他们是:程寿珍、李宝珍、汪宝根、陈光明、俞国良、范大生、江祖臣、储铭、陈少亭、范静安(范庄农家)、胡耀庭、戴国宝、吴汉文、冯桂林、蒋燕亭、邵全章、范锦甫;评介作品的还有叶得喜、范淦甫。

其中涉及范家壶的有:范家壶涉及六人:范静安、范大生、范淦甫、范锦甫、叶得喜、冯桂林,占紫砂名家的十九分之六。其中有范大生弟兄,范大生、范淦甫、范锦甫;范大生的学生、门人叶得喜、冯桂林、储铭。

范家壶高峰期的三大特色

范家壶、范大生一举闻名天下,来自于中国第一次世博会——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在“南洋劝业会”上范大生的“大柿子壶”,俞国良的“传炉壶”、江岸卿的“狮球壶”和邵云如的陶刻,荣获了最高奖——皇帝奏奖,夺取了四块奖牌。

从此,范家壶走上了发展的高峰期。其特色有三:

其一,范家壶形成了庞大的创作团队,创出了“花货筋纹器”并茂的作品群。

南洋劝业会之后,范家壶人才群出,形成了范大生、冯桂林两位大师为领军,以范静安、范福奎、范锦甫、范顺甫、范淦甫、范润甫、叶得喜、范祖德、范正银、范林源等十大名家为骨干的创作团队。

二位大师、十位名家的传世作品,今天收藏到的茗壶超过一百余款,基本以“花器、筋纹器”为主,其中仅范大生就有30余款,为紫砂史留下一笔熠熠闪光的财富。

其二,六次世博会场场到,次次为国争金夺银。

紫砂界在清末民初遇到六次世博会,以范大生为代表的范家壶参加了六次,也得奖了六次,为中华紫砂争了光。其中,范大生的作品参加了六次、范福奎的产品参加了三次,在民国紫砂界可谓“独占鳌头”。世博会的获奖是对范家壶“紫砂陶技艺集大成”的肯定,也是范家壶对“弘扬中华紫砂手工绝技”的贡献。

·范大生参加世博会的作品小计:

1910年南洋劝业会,“大柿子壶”得“奏奖”

1915年美国巴拿马万国赛会,“大柿子壶”、“四方隐角竹鼎壶”得头等奖。

1926年美国费城国博览会,“东坡提梁壶”获奖。

1930年比利时国际博览会,作品暂不祥(证书收藏于紫砂一厂)。

1932年芝加哥博览会,“合菱壶”、“鱼化龙壶”获奖。

1935年英国伦敦艺术展览会,“雄鹰展翅”得金奖。

·范福奎参加世博会的作品小计:

1926年费城万国博览会,“大梅桩壶”获奖。

1930年比利时国际博览会,“梅桩壶”获奖。

1932年芝加哥博览会,“大梅桩壶”获优秀奖。

其三,传播紫砂技艺,职业教育先驱。

非遗文化贵在传承,更贵在自觉的传播。传承的基点是谋生,传播的自觉在奉献。文人壶从时大彬为文人书斋服务起步,到闪亮于陈曼生,至瞿子冶完成其品格,其后需要社会的肯定、传播,才能发扬光大。

此时,瞿子冶举起传播的旗帜,办学课徒,金士恒即是其门人的代表,也是向外传播“文人壶”的第一人。文人壶的普及是民国时期的一个时代特征,出现一批“国内”传播者,作为个人范大生是一位代表。“范大生制壶出名,他参与紫砂技艺的传播、教育更使他名声远播。”这是一位历史老人对范大生的评说。范家壶传播紫砂文化最为可贵在于开放性、真诚心。范大生与冯桂林师徒之间,互敬互爱,毫无保留传授技艺给紫砂史留下了佳话。

1916年(民国5年)范大生受江苏省立第五中学校长童斐,字伯章,晚清举人,著名教育家之聘,任陶业教师7年。这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开办“陶业课程”的先声。

1921年“上海利永陶器公司”创办“利永陶工传习所”。这是中国企业第一家兴办的“职业教育”。范大生、俞国良、程寿珍、邵云如、江案卿、范福奎等六位应聘为教师。对应解放初期的“七辅导”,他们应誉之为“民国六老师”,诚为紫砂文脉教育的先驱。

范大生,作为范家壶高峰期的领军人物,1932年,“宜兴陶器参加芝加哥博览会筹备委员会”向中外推荐了“三大名技”,把范大生列为“名技”之手。1990年,宜兴政府出版的《宜兴县志》对“民国时期有贡献的制壶艺人”,仅为范大生一人立传。

(四)范家壶庄紫砂陶手工艺发扬光大期(1949——改革开放——)

解放之后,宜兴丁山先有合作社、公私合营,后紫砂一厂成立,于是有了公办企业的一统天下。

范家壶及其紫砂技艺的一直以多种形式传承着,主要形式有三,一是部分人参与了紫砂一厂的创办,若民国时期名家范祖德、范正银等,于1954年就参加了合作社。二是以对民国初期紫砂茶杯有开拓之功的范林源(1912——1992)为主的一群老艺人,在西望圩村坚持制作各种茶壶,直至改革开放。三是一部分人沿着先人的足迹依然是半农半工,其主要工作是为紫砂一厂加工各种器皿。

改革开放后西望圩村的紫砂制作更是如火如荼。

2000年范大生的嫡孙范伟群举起“范家壶庄”的旗帜。其时间虽短,但却以自觉前行的精神,以“求真传、传真艺”为己任,创造性地推动“宜兴紫砂陶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传承、保护与弘扬。

范家壶庄为“真传传真”主要做了五件事

一是,有计划的梳理、总结范家壶的历史及其技艺的传承。其成果是《中国非遗档案——范家壶庄紫砂陶传统手工艺”一书的编撰,并成为宜兴紫砂界第一家“百年老字号”。

二是,有目的的收藏、制作范家壶的传统代表作。非遗紫砂的传承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来自师徒口授身传,掌握程式、细节,以至于绝活。二来自对经典原作的把玩、品读、临摹。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说:“规仿名壶曰临,比于书画家入门时”(见《紫砂古籍今译》之7页),顾景舟临邵大亨原作使其技艺得以飞跃。范家壶新掌门人范伟群的技艺来源正是如此。一是来自师父吴同芬、徐汉棠亲传,二是来自对范大生等名作的把玩、品读、临摹,并制作一批代表性作品。

三是,树立范家壶庄“传统手工艺形象大使”,抓住一切机会展示“宜兴紫砂陶传统手工艺”。面向各地博览会作现场表演“传统手工艺”,范家壶庄是最早的展示者之一,也是到国外展示的最早的单位之一。(2012年3到4月,宜兴紫砂界组团到美国,范伟群作传统手工艺表演。)

四是,传统手工技艺是“非遗紫砂”的根本,作品是旗帜,也是技艺的载体。范家壶庄一直重视“非遗”作品的创作。从2007年起每年都有新作问世,扩大了范家壶庄的影响。

2007年创作了“十一件的国礼紫砂”,并在紫砂界创造了“国礼紫砂”的概念;

2008年为奥运会创作“国礼紫砂”——杨帆壶;

2009年为建国60周年,创作了《中华魂》系列紫砂壶艺;

2010年为世博会创作了“和平颂”-----

2012年央视的《走遍中国》,曾以范伟群用传统手工制作紫砂壶“中国情”作为主体事件,报道宜兴紫砂陶的“非遗技艺”,昭示了“范家壶”传统技艺传承的“真实性、整体性”。

五是,坚守手工传统,鼓励技艺创新。变而守本,恒中有变,才能不朽。紫砂技艺亦是如此。范家壶庄在坚守“紫砂陶纯正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鼓励“范家壶人”沿着手工艺的方向创新。例如,周鹏飞制作“传炉壶”,把传统的“四片镶接法”,改进为“一片拍打成型法”,得到业界和爱好者的高度评价。陈家稳、周鹏飞把非遗项目“凤阳花鼓”和紫砂壶结合起来,在全国传为佳话。

实践证明,非遗文脉必需坚守“真实性、整体性、传承性”,但也必需有创新的理念,实践证明技艺创新也是可能的。

掌门人范伟群的扎实脚步

范家壶在民国时期的拼搏,拥有了大师范大生、冯桂林。今天,范家壶庄在发扬光大之中,也在努力中涌现了新的掌门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

改革开放以来,高擎起“范家壶”大旗的是范伟群。

范伟群,1970年生于西望圩村,是紫砂一代大师范大生三儿范俊盘的小儿子。范伟群姊妹6人,其四哥五岁夭折,其余5位姐姐皆为紫砂艺人,以其成就最高。

范伟群,范大生技艺传人,现为范家壶庄总工艺师,国家级高级工艺师,全国轻工业劳动模范,中国关心下一代素质教育大使,宜兴市学科带头人、十佳青年企业家,中韩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获得者,韩国在国际上第一个成立了以宜兴陶艺家命名的协会——“伟群壶友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青年联合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他于1984年进宜兴紫砂二厂,其后到紫砂五厂、蜀古厂工作,于2000年创办范家壶庄,先后任技术员、辅导员、总工艺师、艺术总监。从艺24年来,在紫砂艺术和经营管理中取得了四个比较突出的成就。

其一,秉承在继承传统中创新,于传统中展现时代精神的创作思想,其紫砂艺术的主创作品,在业界公认的国内外艺术展览、大赛中,获得10个金奖、4个银奖、2个铜奖。

其二,紫砂文化学术探讨、研究成果丰富,被社会各界称为“艺人文人化”的“学者型的艺术人才”。主要成果是:出版专著二部《宜兴紫砂史》、《民国紫砂史话》,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篇,国外陶艺刊物发表论文2篇,创办个人作品专辑一本。相继辅导200余名技艺人员,其中有工艺师6人,助理工艺师16人,技术员50多名。

其三,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把传承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和创造紫砂品牌结合起来,创建新式团队,探索“合资”企业文化,取得了两个文明同步发展的显著成效,范家壶庄也由此在全国产生了较强的“著名品牌”效应,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品牌”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美誉度。

其四,以紫砂文化为媒,先后6次到韩国、日本、东南亚地区进行文化经济交流,对紫砂文化的传播,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范伟群以紫砂文化为本,传播文化、促进经济同步发展的主张和实践,得到了领导和社会的肯定。

这些成就的取得,来自于范伟群坚持边工边学,理论与实践、深入传统与开拓创新、艺术创作与关注社会并重的基本理念,走上了“艺人文人化”的成才之路。从艺,他师从著名陶艺家吴同芬、徐汉棠,系统学习传统手工技艺,并心追手摹范大生等“范家壶”的经典作品,汲取丰富营养。师学多门,刻苦钻研,从而使他有了广博深邃的紫砂传统技艺的积淀,为厚积薄发夯实基础。深造,师从多门,深入传统的同时,范伟群还注重自学理论和到大学深造,以利观念的提升,视野的开阔,为走出传统、开拓创新创造条件。他先后于2002年、2008年到两所工艺美术专业学院求学深造,2011年还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求学。

2000年范伟群创办“范家壶庄”,举起“范家壶”的旗帜,把民间口碑相传的传统品牌,以现代品牌形象和语言,把“范家壶”推到全国壶友、藏家面前,把“范家壶庄”作为“独立的品牌”推向了韩国、日本、东南亚-------日本为范曾设立中国画艺术馆,韩国创办了“范伟群壶友协会”,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举世有双”的佳话。

立志弘扬紫砂,立言光前裕后,范伟群以更大更坚实的步伐向前。

文/杨世明

图/范家壶庄

投稿或了解最新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珍壶轩怪谈”或“zhxgt365”

Hash:a47ec97836fbc1fae32d0b689b67e0103a247d68

声明:此文由 文旅风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