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 ‖ 一辫千里铸国魂 青山处处埋忠骨——汶川县三江乡奇特的“辫子坟”

迎关注“方志四川”!

一辫千里铸国魂 青山处处埋忠骨

——汶川县三江乡奇特的“辫子坟”

陈 燕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以南的三江乡,有一座奇特的“辫子坟”,坟墓中没有一具尸骸,唯有2000多条由头发编织的辫子静静地躺在泥土里,向人们述说着藏族儿女赴甬抗英的满腔爱国热情。

这2000多名藏族人,是在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赴甬抗英的汶川藏族远征军,他们在保卫宁波的抗英战争中全部殉国,遗骸埋葬在浙江慈溪城西门外1.5公里处“高节祠”(又称朱贵将军庙)后的“鸦片战争阵亡将士之墓”中,他们的辫子被剪下送回了故乡——汶川县三江乡。人们在那里修建了一座“辫子坟”,让他们的灵魂在故乡亲人的祝祷下超脱六道轮回,升入极乐世界。

可歌可泣的历史往事

赴战场,踏上保卫国家征程

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战争开始没多久,英军就一路北上,先后攻陷舟山、宁波、定海等地,接着又占据吴淞,直逼南京城,使得清朝南北的交通命脉京杭大运河面临着被切断的危险。情急之下的清廷只好从全国各地征调兵马,仓促应战。同年底,清廷的调兵令传到四川嘉绒(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三江乡土司索衍的手中。

面对着国家危难,索衍当即决定,派瓦寺土守备哈克里,会同大金土司阿木穰等人,率军开赴东南沿海,协助清军保家卫国。1841年11月,四川懋功的大、小金川屯兵和维州左营瓦寺土兵及五屯屯兵共2000名来自邛崃山脚下的藏族子弟集结完毕,他们跨坐在高头战马上,头戴虎皮帽,身着藏袍,显得精神抖擞。随着一声令下,藏族战士从阿坝出发,横跨半个中国,5000里奔袭宁波,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

血战宁波,冷兵器的英勇

阿木穰、哈克里等所率的藏族远征军千里迢迢赶到浙江后,被奕经安排去打头阵。当时投入作战的清军有文蔚所率领的4000兵勇,一半驻扎在慈溪10公里以外的长溪岭,一半由朱贵率领驻扎在宁波西门外的大宝山。段永福率领的4000兵勇驻扎在大隐山,策应宁波,谢天贵另外率领1000兵勇驻扎在骆驼桥,扼守镇海、宁波之间的交通要道。阿木穰的藏族士兵被编入段永福部,索文茂和哈克里率领的藏族士兵分别属于朱贵和刘天保统辖。按照奕经的部署,第一路清军自大隐山反攻宁波,由阿木穰和黄泰率军,分别攻打西门和南门;第二路从大宝山进攻镇海,由刘天保和哈克里分别攻打镇海和招宝山威远城;第三路召募水勇从岱山潜渡进击定海。

反攻宁波是这次战役的主攻方向,战斗也最激烈。按照计划,总兵段永福率师以阿木穰所率领的400名藏族士兵为先锋,负责攻打宁波城的西门。据《浙江鸦片战争史料》记载:“金川八角碉屯土司阿木穰,在宁波西门拒敌,其部下最为骁勇,善用鸟枪,击人于百步之外,无不中者。乃自军中有不许轻易用炮之令,并鸟枪亦不携带,只以短兵器接战。”进攻宁波前,阿木穰曾与屯兵誓言“不战胜即战死”。战斗打响后,在城里内应的配合下,藏兵擒杀了城门口的英军哨兵,打开城门。阿木穰“骄捷奋勇,战辄争先”“冠虎形奕径,古有虎头之兆,今赴前敌”“因县城边火起,又闻枪炮喊杀之声,屯兵即争先爬城,攻门而入”。

攻入宁波城后,清军大队人马直奔英军指挥部。然而攻入城内的藏族士兵左执盾、右握刀,直抵鼓楼,却未遇到英军的拦截。据史料记载,由于战前保密不严,英军侦知了清军进攻的确切时间,遂在城内预作埋伏。待到士兵们攻进宁波城,个个肩插竹竿灯,似猛虎下山直扑鼓楼时,却被英军引入埋伏大宝山战役阵亡将士墓圈。英军指挥部的所在地“门坚墙高”,进攻士兵无法攀登。英军用优势火力射击,将装备上处于绝对劣势的清军击退到宁波城狭窄的街道里。随即,英军又爬上临街的屋顶,对准拥挤在街心的清军进行射击。在密集的炮火中,阿木穰率军左冲右突,但由于街道狭窄,进不能攻,退不能守,完全暴露在英军炮火之下,英勇的屯兵首领阿木穰及其部属数百人壮烈殉国。

在阿木穰率军攻打宁波城时,另一支藏族屯兵由瓦寺土守备哈克里率领,正在攻夺镇海城东侧的英军据点——招宝山威远城要塞。

指挥镇海作战的参将刘天保侦察到英军在城中街道设有埋伏,于是命令部将300人回去运炮,又亲自率200名士兵撞开城门。藏族屯兵在哈克里的率领下利用敌人炮火俯射的死角,发挥屯兵登山矫捷的优势,冒着英军炮火机智勇敢地“揉升而上”,敏若猿猴,强入威远城。就在英军抵挡不住、准备四散逃命时,停泊在江中的英国军舰从背后向藏军开炮,使哈克里率领的藏族士兵腹背受敌,遭受重大伤亡,只能且战且退,途中遇到运来的大炮,于是开炮还击,在杀死英军20余人后撤出了威远城。

撤退途中的哈克里与前来策应的清军会合,又重新布阵投入了战斗。经10多个小时激烈战斗,清军已弹尽粮绝。眼见英军冲上了阵地,哈克里从腰间抽出战刀,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在乱战中,哈克里寡不敌众,身中数枪,倒在了阵地上,与部下数百人战死于大宝山。哈克里和藏族士兵的英勇抵抗,重创了侵略者。据《宁波市志》记载:“次日,英军装尸5船退往宁波、运尸定海。”英人自己也承认“自入中国来,此创最深”,使他们在一个月后做出撤出宁波的决定。藏族勇士用原始的武器抵抗着炮利船坚的英国侵略者,用鲜血和勇气书写了冷兵器最后的英勇。

宁镇之战失利后,另一支由瓦寺土舍索文茂率领下的藏族士兵在陕甘军著名抗英将领朱贵麾下,继续在大宝山抗击英军的疯狂进攻。

大宝山位于慈溪城西门之外,是守卫慈溪的战略要冲。3月15日,英军从宁波出动近2000人,前后夹击驻守在大宝山的清军。朱贵率包括藏军在内的清兵英勇抵抗,“我士兵无不以一当百,自辰至申,饥不得食,誓死格斗。”战斗中,朱贵手舞战旗,指挥部队作战,不幸被英军的炮弹炸断了右臂,他忍着剧痛改用左手指挥战斗,最后被英军子弹击中,壮烈殉国。他的儿子朱昭南“以身障父,格死数夷,被创无完肤”,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瓦寺土舍索文茂率领的藏族屯兵,在朱贵的指挥下利用有利地形,以杠炮(火铳)猛烈轰击敌人,打退敌人数次进攻。在同英军的一次遭遇战中,索文茂率领藏族士兵将英军引入湖沼之地,英军虽有先进的枪炮,但因施展不开,被藏族屯兵斩获百余人。然而,整个战役的副总指挥文蔚在大宝山战役最关键的时刻犹疑不决,坐视不救,致使朱贵父子、索文茂以及部下数百名士兵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英雄阵亡,“辫”回故里

收复浙东三城,对扭转当时整个战局至关重要。所以,当初道光帝对奕经曾寄以“一鼓作气,扬我国威”厚望,再三叮嘱“朕惟卿等是望,亦惟卿等是赖也。”而奕经反攻三城之役失败,“遂致全局损失,军威大挫,亡国之由,基于此役。”时人愤慨讥讽奕经:“生长深宫,不知世事,膏粱纨绔,何足与谋大朱贵祠事哉?”但是奕经、文蔚之流的颟顸误国,并不能掩盖各族抗英将士的英雄光辉。

战后,对浙东前线英勇捐躯的阿木穰、哈克里等爱国将士,清朝政府给予了赐恤。阿木穰加副将衔,获“巴图鲁”称号,瓦寺土舍索文茂被授以花翎顶戴功加一级。当地士绅民众追思藏族将士保卫慈溪免遭涂炭的功勋,获朝廷奏准,将阿木穰、哈克里等英雄供奉于“高节祠”内,岁岁祭祀,以表达对他们的哀思和敬意。

2000多名藏羌屯兵在保卫宁波的抗英战争中几乎全部殉国,路途遥远,无法运回大量尸骸又不忍舍其而去的同伴,最终将这些将士的遗骸埋葬在浙江“鸦片战争阵亡将士之墓”中,而将殉国同胞们的辫子剪下,连同腰牌送回故乡阿坝,祈望英勇献身的藏羌勇士们魂归故里。

家国情怀,代代相传

201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阿坝州民族歌舞团经过近5年时间的艰苦打磨,将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成功搬上艺术舞台——大型原创民族史诗音乐剧《辫子魂》。该剧以一辫千里铸国魂之气势,再现跨越两百年山河岁月的阿坝藏羌屯兵远征的史诗传奇。

大型原创民族史诗音乐剧《辫子魂》剧照

《辫子魂》在尊重事实和逻辑的基础上,为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注入血肉、涂抹色彩,以史为剧,以辫寄魂,再现了横贯两百年山河岁月的阿坝藏羌土屯兵远征的史诗传奇。该剧在四川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艺术节舞台艺术精品大赛上荣获专业组一等奖。

大型原创民族史诗音乐剧《辫子魂》剧照

一根辫子,千里长。祖先们对国家赤胆忠诚,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鞠躬尽瘁,为民族大团结作出了杰出贡献。家国主义、爱国情怀深深地刻进了祖辈们的骨子中,用行动与血液,传承了下来!那埋于家碑下面的辫子,将永远铭记着祖先们英雄事迹与爱国精神!

大型原创民族史诗音乐剧《辫子魂》剧照

大型原创民族史诗音乐剧《辫子魂》剧照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陈 燕(阿坝州地方志办公室)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温馨提示

如喜欢本文,请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自“方志四川” (ID:scsdfz)。

投稿邮箱:

2.《巴蜀史志》杂志:bsszbjb@163.com

Hash:a2f31439431f5a49e425509ba391d17a93644e1a

声明:此文由 方志四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