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西晋墓”
敦煌,沙漠绿洲,城内及城周围,绿叶成荫,出城不多远,便是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
敦煌西晋墓,离敦煌城大约15公里路程,在茫茫戈壁间。门票30元。是夫妻合葬甲字墓,1983年被盗者发现并盗文物,继而才得以开掘。
整个墓葬穴高度是17.5米,映入眼帘的是宽约一米二,渐递次窄长坡梯形通道约十多米长,通道的石基,是后来人用水泥糊过的。墙壁上的岩层,象莫高窟洞穴外的那些岩层一样,细小的卵石与粗粒的卵石,还有沙层,不同层次的重重叠叠,是自然条件下河床冲洗出来的岩层。而这些外面的岩层上面喷用现代高科技下的产物,PVC。因为年代的久远,空气的风化,如果不采用现代技术,时间久了,会自然剥落,脱落。伸手触摸,千百年前工匠的杰作,不禁心生感概
顺着阶梯一直往下走,看到的是主墓门。主墓门的门高并不高,约1米五这般。主墓门从地底接触到地面是17.5米。墓门的最上方,用烟灰色的石块凿成的与现代我们修房用的红砖头般大小的砖头,十二个砖头码六个八字立于门顶。接下来是一层横砖,然后是层层横码竖码的砖头,组成了好看图案框,这中间还横有一种小小的圆柱子。这小小的圆柱子看直径也就三厘米这样子。同样是石块凿磨成的。再往下就是砖头砌成如房屋屋檐般的样式。
正中间有伸出的砖头,做成原来老式房屋那样的滴水檐,一排有四个绘彩的彩面砖,上面分面刻画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接着往下仍刻有彩面砖,上面有飞将军李广骑射,女娲,神农氏,伏羲,西王母图。画砖有观粮,撮粮,悠闲纳凉,双鸡,牛车图,下面的屋檐处,伸出一排小圆柱子,虽说是这微缩的门庭,但是不难想象出墓主人想要的房屋样子,心中构想的美好家园。再下来,仍是层层叠叠的圆柱砖与平面砖。一直这样子交替下来便有一排斜摆放的方砖。再三排平放砖下来便是拱形主墓门,拱形门也是上面有三层砖做成的拱门,再进入主墓。而另人惊叹的是,这样的高度与宽度,古代工匠就是一砖一砖的砌成,完全采用力学的原理。不象现代科技用钢筋水泥浇灌。但我要去手摸那些砖头时,讲解员说:“别动,这里面的砖头是没有喷PVC的,完完全全是西晋的时代的产物”仰面望去,上面有几块砖头斜斜掉着,于是心里惊过一丝担心与庆幸,担心是会不会有一天,这些全没了,庆幸的是没有掉太多前来看到了这一切。
躬身走进主墓室,其实面积并不大,估计只有五六个平方,主室的正前房,有一副壁画,是墓主人夫妇,男的是汉族人,叫什么名字讲解员说过,我忘记了。是当时调到这里为官的,敦煌是古丝绸之路,是那个时代经济贸易中心,当时的繁华相当于而今的深圳,全国有钱的人多半在这里。后来海上丝绸之路开辟,这条陆路就渐渐走向没落。他调到这里为官后娶了位胡人女人为妻,画像至今都能十人清晰的看清这对夫妇。壁画的两边各有仆人,而奇怪的是两个仆人是没有嘴巴的,这也是说明那个封建时代里,生活在最底层的人的悲惨命运,为仆者,只管做你的事,不许多嘴多舌,也没有你说话的权利。主人夫妇的棺椁并排分放于两边。讲解员一再的说,不要碰不要碰,你们仔细看,有些颜色的改变,变成了褐黑色,全是风化的结果。她说,墓穴发掘时这副壁画前面还有一条黄色丝质维幔,相当的完好,当然加之里面的烛台,琴台,指天灯,等等一些文物全部存放于甘肃省及敦煌博物馆。有脚跺跺了地板,再俯下身细看,古代匠人,其实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吃不饱穿不暖,不象现代施工者牛得很。一个工程下来,钱包鼓鼓的。惊叹那些出身寒苦没有读过什么诗书,也不是什么专业工程系,能做出如此惊人的工程,心里由衷的叹服
墓的外形是典型的甲字墓,墓的主室是典型的方体型,覆斗顶,顶上有渠井莲花。何谓覆斗顶,斗是古代人们用来称米的工具,梯形四方体,小时候乡村老家有。斗口四四方方,比斗底要大,斗底也是四四方方,而覆斗顶就是把个斗倒装过来。墓的顶也是层层灰砖斜壁四角砌成,渐层次的到上面变小,小小的四方顶。所有这一切全部采用力学原理。主墓的左手边是主人的厨房,右手边是主人的偏室,极小,讲解员说,厨房当时放了很多那个时代用的灶具,碗等。好奇的我钻到两个小小侧室里看了看,除了耳边一直响着讲解员甜美温柔的话语外,只有眼前的空壁,与心头不断涌现出来的联想。
这个西晋墓是夫妻合葬墓,最初发现这个墓的并不是国家的专职人员,而是1983年被盗墓者发现的,从而得已挖掘,当工作人员辛苦打开墓门进来的时候里面能拿走的东西全拿走了,讲解员说,盗墓者十分的专业,大件的,拿不走的不拿,能拿走的值钱的几乎可以用洗劫来形容。墓室正中心的指天灯没有动,因为以盗墓者的工具与活动技术如果他当时强行拿走这个指天灯,这个覆斗顶的墓就会蹋掉,他就会死在这墓里。
手电筒照见了墓室左手边,边角线上的那个仅可以容一个人爬行的洞穴,光光生生。很惊叹盗者的专业,他不仅能从风水学周易中得出在这个荒漠里,这个微微隆起的大土堆下有着墓葬,还有测出墓主人安葬安身的头脚方位,但能准确无误的找出覆斗顶墓室的对角线。那个盗墓者,精工的把对角线上的砖,有顺序,有错落的,一层层的掀开,腾身而下,我试着那个高度,自己一跃,还真没有爬上去。
墓的温度,很舒适,墓中的湿度,很匀衡,所以不难想象出千百年前那条维幔可以鲜好的保存至今,墙上那副夫妻壁画,至今清晰如昨。
走到墓穴,烈日当空,环顾四周,似在回想那段久远的历史。遥想当年的墓主人,那尘烟中的世事迷离。惊叹盗墓者无国家,无国宝意识,还有他别有的才华。看着来来往往的游人,无端感叹终会心一笑,昔日的富裕之地,而今在党的好政治下再度腾飞。
Hash:4517c01b531df412ef4f1276062d68f4ec78a9e2
声明:此文由 西部易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