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特殊的“官”,虽无官位却权势极大,如今已不复存在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在封建时期,中央政府为提升各州县的行政效率,推行长官责任制,这种制度的核心就是地区长官全权负责一切事务,任何问题都由其负责,不许推卸责任。从某种程度而言,这种制度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官不作为,甚至一些官员离任后,还要为曾经的主政经历承担一定责任。不过地方上的事务确实繁多冗杂,任何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幕僚机构应运而生,大量人员作为长官的私人智囊和助手,帮助其处理事务,“师爷”就是其中之一。

▲清代官员及师爷蜡像

随着时间推移,幕僚制度同封建制度一样日臻完善,各个幕僚的分工也越来越明显,俨然形成一个严密的小集体。俗话说“无幕不成衙”,可见幕僚团体已成为古代行政机构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人员由地方长官单独聘请,俸禄也由长官自掏腰包,“师爷”就是幕府中的常见人员。清朝时期,全国上下共有数千个衙门,从县令、知府、道台、巡抚再到总督,每个人身边都有三到五个陪同人员,这样算下来全国的“师爷”数量就有数万人之多。

▲清代两江总督府衙内景

事实上,随着中央王朝政府部门的分工越来越细,“幕府”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到清朝时达到鼎盛,而师爷的职权也越来越大。在师爷的权力增强的同时,其活动范围也从幕后走到台前,虽然没有“官身”,却可以单独外出代表长官处理事务。在众多幕僚中,主管刑罚的师爷最吃香,他们除了要处理各种刑事案件之外,还要负责治安问题,受到老百姓的普遍关注和尊敬。

▲战国时代国君及公卿剧照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幕僚”,各国君主和公卿身边聚集一大批能人异士为之服务。战国时代,各国力行变法,国君将大部分权力下移,丞相或大将军能够开府治事,可以自由任命属官,负责国家部门运转,无论是行大政还是兴大兵,都要开府升帐,以保证军国大事顺利进行。为培养选拔优秀的幕僚,贵族和封君还会大量养士,平时由他们自行供养,等到用人之际就会从中遴选。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士的称呼不断发生变化,到清朝就成为“师爷”,类似于今天的秘书,同时兼具智囊的任务。

▲清代县衙旧址

众所周知,清朝时期的地方衙门虽然有一定分工,但是所有民政事务还是由地区长官一人负责,不仅需要收缴地方税收,还用审理民事诉讼案件,地方民生水利等事务也要兼顾。因此地方长官一般只抓人事权,具体政务则全部交给师爷,因此师爷要比行政长官更加费心。另一方面,古代官员也讲究廉政,面对吏部和都察院的审查,师爷往往“冲在第一线”,有时候甚至还不得不为长官承担罪责。正是因为幕僚如此重要,因此为了不出岔子,上任的新官大多都会请教前辈,学习如何选拔幕僚,这将直接关系到官员执政是否顺利。

▲清代官员旧照

选好幕僚之后,就进入聘请阶段,这里面的程序也十分讲究,需要先写一封“关书”,上面详细写着受聘者的姓名及职位,每个月的薪俸有多少,然后依据幕僚的重要性选择送书的方式,无论是形式还是意义都要让幕僚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这样他们工作起来才会卖力。不过任何一种制度都存在不完美的地方,幕僚选拔制度让许多没有考上功名又渴望行使权力的人看到了希望,甚至一些人在考取功名之后就专门做师爷,以进入别人的幕府为目标,著名的“绍兴师爷”就是如此。此外,一些新官到任之后,面对上一任留下的烂摊子,大多无可奈何,加上财政紧张,连衙门的正常运转都无法维持。

▲清代科举场景复原

一些有钱的师爷看到机会就会上门送钱,以此获得想要的权位,甚至有时幕僚还会成为长官的债主。这些人可能本事和能力都不够,只是靠着钱财来购买权力,难免会严重影响民生。比如在审理案件时,师爷需要负责提审、诉讼、判决、复议各种环节,这里面需要的知识储备非常之多,还需要师爷到处走访寻找证据。由于技术限制,提取证物十分困难,那就需要师爷更强的工作能力,而那些花钱上位的师爷必然不懂其中门道,冤假错案就会频频发生。

▲清末上海县衙审案旧照

晚清时期,老学究式幕僚渐渐不适应社会的需求,各级衙门尤其是高级衙门更需要精通西方先进知识的人才。加上“洋务运动”兴起后,清廷开始改革幕僚体制和裁撤师爷,转而成立专门负责刑罚的文案,一经提出,各个州县纷纷效仿。其后,由于清政府派遣人员出海学习西方知识,大量洋务人才回国之后被衙门招收,成为新式幕僚,这对原有的幕僚群体造成了进一步冲击。至于科举制的废止,更是直接摧毁师爷集团的根基,师爷这个特殊群体也就在历史中渐渐消亡。

参考资料:

中国的师爷(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Hash:381145a3ba094fe8e7f2b2d316dafb33d60d16c9

声明:此文由 趣观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