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就是战以止战,兵以弭兵

今天,9月3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每个中国人都该铭记的日子

那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揭开了中国全民抗战的历史篇章。

1935年的金陵兵工厂,后面是南京城墙

起源于1862年的上海洋炮局,彼时已几易其址,改名为金陵兵工厂,成为当时主要的兵工企业。

敌机空袭南京,每次都会在厂房上空低飞盘旋,投弹炸死、炸伤工厂职工,炸塌、炸毁厂房设备。

11月,上海失守,南京告急。战事越来越紧张,金陵兵工厂已无法再在雨花台下生存下去。在厂长李承干的带领下,沿江而上,西迁重庆

船只路过浅滩,职工们主动跳到水里推船、拉纤。寒冬腊月,光着膀子、打着赤脚,将重载的船只一寸一寸拖过浅滩。

在饮食不继、伤寒流行的困境中,人人都是一身泥水,两脚水泡,很多人永远倒在了西迁的征途上,最终全厂职工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1938年2月底,西迁后全厂百余台机器设备安装完毕,3月1日复产。

金陵兵工厂迁往重庆后,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复工,并更名为第二十一兵工厂,是当时复工最快的兵工企业。

抗战时期的第二十一兵工厂炮弹厂工房,主要生产迫击炮。

1940年至1941年,日军飞机多次对第二十一兵工厂进行轰炸骚扰,炸死炸伤职工及家属,在此危急关头,广大职工仍然支持前线,奋不顾身,坚持生产,为抗战前线提供了60%的武器弹药。

1938年,抗战爆发初期,第二十一兵工厂贡献爱国号枪炮,用于抗击侵略者。

1944年初,第二十一兵工厂重炮厂近100名职工参加研制120mm迫击炮,此炮最大射程约3000米,炮的重量较法国的轻一半,提高了运动性能,操作简单,弹着点准确。

抗战时期,第二十一兵工厂的职工人人都会唱一首歌,由郭沫若作词、贺绿汀作曲,原名《金陵兵工厂厂歌》,西迁重庆后更名为《第二十一兵工厂厂歌》。

浓厚雄伟、高亢激昂的厂歌,激励着全厂职工同仇敌忾、奋发猛进。他们面对敌机的轰炸,置生死于度外,不分昼夜地战斗在机床旁,为奋战在烽火前线的抗日将士,源源不断地提供精良的正义之剑,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14年浴血奋战,

3500多万同胞伤亡,

终于迎来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73年前的9月2日,日本正式在这份投降书上签字。

而这个时代的兵工记忆,这个历经战火和岁月洗礼的兵工企业,与重庆的历史交织熔铸,在其旧址之上,打造了新的见证:洋炮局1862文创园。

洋炮局1862,位于大石坝二村,嘉陵江畔,是原抗战期间第十兵工厂和原江陵厂所在地。

1862年,李鸿章授命英国人马格里和中国官员刘佐禹,在上海松江城外一所庙宇中,创办了上海洋炮局,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先河。

1937年,迁至重庆嘉陵江边,更名为第二十一兵工厂,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兵工企业。

1935年,湖南株洲董家墩设立炮技处。1938年4月炮技处迁川,由长江西运。9月,迁移完毕。1940年底在重庆嘉陵江边忠恕沱正式投产,1941年初命名为第10兵工厂。

1951年,原第二十一兵工厂更名为456厂,原第10兵工厂更名为152厂。

1956年,兵器工业军品制式化任务基本完成。由于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业已换装完毕,各兵工企业的生产任务逐渐减少。中央由此确定了国防工业要学会既生产军品又要生产民品两套本领的方针。

因民品发展需求,1957年3月,设第152厂第二厂名为国营江陵机器厂,4月第456厂第二厂名为国营长安机器制造厂。

1994年,经兵器工业总公司批准,原长安、江陵两厂合并。

今天,我们铭记历史。

铭记历史,就是战以止战,兵以弭兵。

就是迎头赶上,尽我智能。

用熔炉般的热烈,钢铁般的坚韧,

在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的征途上,

致力打造智能出行科技公司,

为实现人类美好出行梦,创造高品质生活而不懈奋斗!

长于行,安于心,美好可期

你好,长安

Hash:efba81eaf0ecadcb46d2d1ab8786f36bdd70abdc

声明:此文由 你好长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