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蠡河靠蜀山 宜兴古南街文艺又清净 后山名蜀还是苏东坡命名
在宜兴丁蜀镇有条蜀山古南街(蜀山因苏东坡的“此山似蜀”而得名)。
繁华时期,山上窑火连天,山下商贾云集,烧成的紫砂器从蠡河各家的小码头启程,进入太湖后被运往全国各地,如今小码头的痕迹已经看不到了,但这里却依旧是被紫砂文化包裹着的小街巷,吸一口气都能闻见陶土的清香。
明王叔承《荆溪杂曲》曰:“蜀山山下火开窑,青竹生烟翠石销。笑问山娃烧酒杓,砂坏可得似椰瓢。”清邑令唐仲冕云:“此日蜀岗千万穴,别传薪火祀 眉山 。”清末民国初蜀山古南街的陶器生产、销售已具相当的规模,当时专烧紫砂陶的龙窑就有7座,壮观的烧窑景象成为当时蜀山古南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窑火的旺盛,带来的是古南街经济的繁荣。前店后坊,交易快捷而又方便。仅经营紫砂陶器的商号就有豫丰陶器行、福康陶器行、毛顺兴陶器行、立新陶器行、祥丰陶器行等,吴 永春 、潘根大、周顺生等人所开的紫砂陶器店。那样的时代,在不足四百米的短短距离内,能拥有如此众多的紫砂陶器商号,实属鼎盛繁荣。
蜀山原有的大多数居民,几代人生活在蜀山,以做坯制陶为业。天时地利人和,小小南街可谓是卧虎藏龙,汇聚了众多的艺人和陶工。这里先后走出了几代数十位工艺大师。这些近代紫砂界的盛名造就者,都源自这条蜀山古南街,也正是他们使得现代紫砂文化得以兴盛。漫步南街,这些大师的故居相挨紧凑:“顾景舟故居”、“吴云根故居”、“顾绍培旧居”、“季益顺旧居”等。
如今的古南街虽历经了五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却依旧原汁原味地保留到了今天,就连烧窑用的那个红砖大烟囱,现在都是古南街上的古街打卡点之一。
顾景舟故居顾景舟,1915年10月出生在 宜兴丁蜀上袁村。1933年出道做壶,后来凭着精湛的手艺,跻身壶艺名家行列。可以说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
如今,在蜀山古南街上行走,还能听见人们对顾景舟手艺的赞叹,即便已至他的故居,这房间里所留下的,仍然是他和壶的故事。
这是一座外墙贴着彩砖的二层小楼。小院阳光充足,开门见南山,东依水来北靠路,西门是后门,方便客来客往。上至二楼,推窗向外望去,蜀山古南街的风貌出现在眼前,从这个角度看下去,更能感受到浓浓的江浙古城小调。
二楼是他的书房和休息的地方,曾经他就在这里点着煤油灯做壶。现在床边依然挂着的那个蚊帐,据说是当年顾老所用,隐约能看见被煤油灯熏黑了的痕迹。
据说,他的一把壶当年可以交换齐白石的一方印章,而现在,他留存在世间的壶,更是屡屡拍出天价。
Hash:f9a2b7b05cd9c5ee7e4f4660899dc0a713cff497
声明:此文由 常跑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