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红迹(十五)老帽山六壮士纪念碑亭

小时候,我们在课本上读过“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在幼小的心灵里,我们无法体会战士们打尽弹药,前有敌兵、后退无路的悲壮,但是,战士们的勇敢和对祖国的忠诚却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在抗日战争中,和“狼牙山五壮士”一样跳下悬崖视死如归的战士还有很多。河北有个狼牙山,北京有个老帽山。抗战期间,6名八路军战士在老帽山纵身跳下,他们和“狼牙山五壮士”一样英勇,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本期,京社科带领读者一起寻访老帽山六壮士纪念碑亭。

老帽山六壮士纪念碑亭

老帽山位于北京市房山十渡镇。卢沟桥炮声后,抗日烈火,熊熊燃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派出得力干将到平西,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这里是晋察冀根据地的最前沿,是插入日本帝国主义华北统治地区的利刃。“老帽山六壮士”壮烈牺牲的这场战斗就发生在平西抗日根据地。

平西根据地临近华北军统治区的中心——北平,所以日本侵略者将其视为眼中钉,不惜重兵一次次扫荡。

1943年4月中旬的一天,房山南窖据点的300多名日伪军携带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经过霞云岭等地向十渡地区进犯。当时 中共房(山)涞(水)涿(县)联合县委、县政府及八路军冀中十分区指挥机关驻在十渡地区,十分区二十七团团部在西庄村,冀中印刷所、银行在西河村,兵工厂在后石门村。

为了粉碎日伪军的“扫荡”,二十七团派20名战士在老帽山下一座可以俯视十渡河滩的小山头阻击,房涞涿联合县县长郝绍尧立即组织县政府人员和老百姓撤到西边的山沟里。战士们刚隐蔽好,日伪军高挑着旗子,出现在河谷的通道上。当日伪军进入射程之内后,战士们一齐开火。突然的枪声出乎日伪军的预料,他们丢下几具尸体慌忙后撤。很快,日伪军发现阻击的八路军人数并不多,于是分成几股,再次向山口扑来。

八路军阻击阵地在16米高的山崖上,战士们凭借有利地形,顽强地阻击来犯之敌。日伪军冲不上去,只能用机枪向山崖疯狂扫射,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山崖下倒下一片日伪军,而阻击的八路军战士也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阻击达到了预期效果,战士们根据作战计划开始撤离阻击阵地。突然,背后响起了枪声,几位战士应声倒下。原来,日伪军在汉奸的带领下从背后包抄上来。腹背受敌的战士们奋勇突围,怎奈敌众我寡,突围失败。14名战士牺牲了,最后只剩下6名八路军战士,在敌人包围圈的压迫之下,他们且战且退,逐渐退至老帽山的山顶。

子弹耗尽,战士们就用石头向下砸。终于,战士们退无可退,面前是敌人,背后是悬崖。6位幸存的战士互相看了看,誓死不愿当俘虏,一起纵身跳下了悬崖。战士们的英勇奋战为村民转移赢得了时间,日伪军在十渡村扑了个空,在烧了村里400多间房子后撤走。民兵在山下找到了6位烈士遗体,将他们就近安葬在老帽山下。

41年后,1984年2月26日,共青团房山县委和十渡乡党委、政府,在老帽山建立了“老帽山六壮士纪念碑亭”,以表达人们对6位无名烈士的怀念之情。中共房山县委原书记李永芳题词:“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六壮士永垂不朽!”碑文写道:“1943年春,我八路军六壮士在老帽山阻击战中,与日寇英勇搏斗,弹尽后宁死不屈,跳崖就义。特建此碑,以志纪念。”

现在,在十渡大街与涞宝路交叉的地方,京原线铁路桥下有一个柏油路与水泥路的交叉口,顺着水泥路向北前行,方能看到一座石碑,上书“六壮士纪念园”。山顶有三个大字“壮士峰”,而六壮士纪念碑和纪念亭就在半山腰上。纪念园肃穆简洁,内有六壮士铜制塑像,表现出了他们就义时的决绝与伟岸。

THE END

资料来源于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网、《北京晚报》 。

Hash:78aeb34206b5d394a6f84c53c7a25e8cbad13353

声明:此文由 京社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