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少年为何化身成了“恶龙”:青年萨达姆的“革命之路”

上一篇文章,说了伊拉克“前萨达姆时代”,“泛阿拉伯主义”军官团掀起“革命”残忍灭门伊拉克王室费萨尔家族的经历。

结尾处写到,1959年,在美国中情局的策划协助下,一个暗杀小组要干掉政变上台的卡塞姆将军,其中的领队是一名22岁的“激进大学生”,叫做萨达姆·侯赛因....

结果就有人说,你这文章,好像没写完,然后呢?怎么萨达姆刚出现,就结束了?

“鲜肉”时代的萨达姆

好吧,现在就接着往下说。

1958年7月14日,当23岁的伊拉克末代国王费萨尔二世和全家一起“团灭”于枪口之下的时候,小国王3岁的萨达姆·侯赛因,正在巴格达的一所学校读大专。

伊拉克末代国王费萨尔二世

此时的萨达姆,虽然很年轻但已经属于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骨干成员了,在1958年的那场反君主专制的“革命”中,他还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员们一起,跟着政变军队,积极参与了“清理”费萨尔政权残余势力的“革命运动”。

这个浓眉大眼的青年为人热情、果断坚毅,对复兴阿拉伯民族的“伟大荣光”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激情。

老实说,青年萨达姆三观的形成、偏执的性格和他那终身激进的民族主义理念,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自己原生家庭和身边的大舅、姥爷的影响。

1937年4月28日,萨达姆出生于巴格达北部萨拉赫省提克里特县的奥贾村。

1990年代初,回老家的萨达姆——最终出卖他的,竟然也是老家的熟人

他的父母是包办婚姻,在萨达姆还没出生时,就互相看着很不顺眼了,属于天生冤家,话不投机半句多的那种,既没有爱情,也培育不出来亲情。

萨达姆的老妈苏布哈·塔里发哈·穆斯来特怀他6个月的时候,他老爸侯赛因·阿卜杜勒-迈马吉德就失踪了。

一气之下,刚烈的苏布哈曾想打掉腹中的胎儿,但出于宗教信仰以及胎儿月份太大,流产有风险的考虑,最终作罢。

待产期间,挺着大肚子的苏布哈一直愤恨地诅咒和叫骂着这个“卑劣的男人”。

最终,在抑郁和愤怒中,她足月产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取名为萨达姆,意思是“起来抗争的人”。

现在想起来,萨达姆后来明显偏执的人格,是不是跟他在娘胎的时候,受了老妈悲愤情绪影响有关呢?

萨达姆3岁时,老妈再婚,继父对萨达姆很差。

萨达姆老妈和继父又生了个儿子,巴尔赞·提克里提。

这里,有必要多介绍一点。

虽然萨达姆同继父关系紧张,但他和这个同母异父的弟弟感情特别深。

后来,巴尔赞担任过萨达姆的情报局局长,是少数几个至死都不愿出卖萨达姆,半个字都不曾妥协的伊拉克前核心高级官员之一。

萨达姆倒台后,伊拉克特别法庭上的巴尔赞

2003年4月,被萨达姆委以重任的表兄弟,巴格达总戍卫、曾经誓言“将在巷战中埋葬美军”的共和国特别卫队司令马希尔·提克里蒂,在拿了中情局的2500万美金后,带着同事阿卜杜勒·拉希德和情报部门负责人塔希尔·哈巴什一起“组团”投降了美军。

一时之间,丧失了共和国卫队防守的巴格达,在美军的信息化军团下,几乎就等于在“裸奔”。

巴格达即将破城之际,危急关头,巴尔赞为了给萨达姆争取逃跑的时间,果断选择了留下来,指挥残余部队死守巴格达,尽量拖住美军。

战后,在审判萨达姆团队的伊拉克特别法庭上,美军向被捕的巴尔赞开出了各种各样优厚的条件,试图让他在法庭上指证萨达姆。但无论美军开出怎样的条件,都被巴尔赞给果断拒绝了——我不会用出卖大哥来换取苟活的机会!

不仅如此,经常咆哮公堂,激情高呼——萨达姆是最伟大的总统!

法庭上,愤怒的哥俩

2006年12月30日,萨达姆被施以极具侮辱性的绞刑(西方和中东地区都崇尚死于刀剑或者枪口下,绞刑是处罚下等人的手段)。

一个月后,巴尔赞作为他最忠诚的部下和兄弟,也被处以绞刑。

在操作过程中,不知是要刻意报复,还是出于意外,巴尔赞的脖子被绞索给拉断了,从而导致他身首异处,死相非常不堪...

后来,巴尔赞的遗体也被运回了提克里特的奥贾村,埋在了萨达姆的墓地旁,周边还有同美军血战致死的萨达姆的两个儿子和14岁的大孙子穆斯塔夫的坟墓。

那些年,这个萨达姆家族的墓地群,非常热闹。除了一些寻仇的总是想找机会掘墓鞭尸外,大量的崇拜者、祭奠者更是络绎不绝,甚至还有学校、单位组团前往,将其当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些诗人也喜欢来墓前吟唱诗歌,来表达怀念和崇敬。

再后来,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开始折腾,战火逐渐波及到了奥贾村。

在2015年3月的一次伊拉克政府军与伊斯兰国极端武装在提克里特的激战中,萨达姆的墓室灵堂几乎被夷为平地,只剩下残垣断壁,屋顶已被掀翻,只有一圈柱子竖立在废墟周围(下图)。

好了,咱们再回到少年萨达姆。

虽然跟同母异父的老弟手足情深,但萨达姆还是因为不堪忍受继父虐待,在十多岁的时候,投奔了大舅海拉拉·图尔法。

萨达姆的大舅有点产业,家庭条件还不错,直接把他当作了亲儿子一般抚养,给少年萨达姆吃好穿好,供他上学。

中学毕业后,萨达姆娶了大舅的女儿,自己的亲表妹萨吉达(这样的亲上加亲属于阿拉伯人的传统习俗)

萨达姆的结婚照——相传萨达姆有四位妻子,但历来以“第一夫人”身份公开露面的,只有发妻兼表妹萨吉达

萨达姆的姥爷和大舅都是激进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曾先后参加过反抗奥斯曼帝国和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家里来往的朋友,很多都是阿拉伯复兴党社会党的成员。

中学时代,萨达姆就加入了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并参与了1958年,推翻伊拉克费萨尔王朝的“革命”。

这场“革命”,也被看作是现代伊拉克的开端,但它也是一个混乱时代的开始,萨达姆将在这一过程中崛起。

伊拉克建立共和国后,新生的卡塞姆政权,也未能真正落实民主制,反而建立起了高压的军政府。美其名曰——“我国现在犹如一艘行驶在波涛翻滚的大海中的航船,军人不为它掌舵,它就无法安全到达彼岸”。

在外交方面,卡塞姆改变了半个世纪以来,伊拉克一边倒的亲英、亲美路线,公开倒向苏联

演讲中的卡塞姆

当年,伊拉克就单方面退出了美国组织成立的《巴格达条约组织》,并订购了大量苏制军备,聘请苏联军事顾问、技术指导。

同时,卡塞姆还发表了著名的《石油声明》,发誓要将伊拉克境内的石油资源从英美手中夺回。

突如其来的政变和新政府公开亲苏、反美的举措,让整个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人极为不安,感受到了“打脸”般的羞辱。

很快,卡塞姆就上了美国的黑名单。

同时,在国内,卡塞姆还得罪了一帮人,这就是崇尚泛阿拉伯主义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虽然后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了美国的死敌,但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前,他们跟美国方面还是有一定合作的。

这个党的创始人米歇尔·阿弗拉克,本身就是个叙利亚基督徒,在伊拉克、埃及等地也坐拥众多粉丝

此党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阿拉伯世界的世俗化的统一(注意,伊斯兰教徒和阿拉伯人属于两个不同概念)。

阿拉伯国家的分布——注意,信仰伊斯兰教的并非就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也并非就一定是穆斯林

典型的,像1958年2月1日,埃及与叙利亚曾经宣布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当然,没多久,埃、叙双方还是不欢而散了。

所以,虽然卡塞姆在推翻君主统治的“革命”中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并肩而战,但“打下江山”后,针对利益分配、国家发展模式和理念方面的认知,双方的分歧,却愈发明显。

政变刚结束时,卡塞姆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总书记米歇尔·阿弗拉克等人举行会晤

卡塞姆指责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串通外国势力;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则指控卡塞姆政府专制独裁,践踏民主。

显然,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很快,美国中情局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开始暗中搞起了合作。

这就回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1959年10月7日,由阿拉伯复兴社会党骨干成员,大学生萨达姆·侯赛因带队的暗杀小组,在巴格达街头,伏击了卡塞姆总理的车队。

然而,暗杀行动在一阵混乱的枪战中宣告失败,萨达姆腿部中弹。

传奇的是,萨达姆凭着自己过硬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竟然拖着受伤的左腿逃回了家乡提克里特。

随后,他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游过底格里斯河,穿越沙漠,通过美国中情局的帮助,辗转到达了阿拉伯复兴党的发源地~叙利亚大马士革和埃及,继续着反卡塞姆政权的各种活动。

流亡埃及的时候,萨达姆还“顺便”在开罗大学读了个法学本科学位。

躲过一劫的卡塞姆,开始大肆报复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而正是这些疯狂的报复和猜忌,令卡塞姆在政治上失去了分寸,最终要了他的命。

1963年2月8日,伊拉克军人再度发动政变,逮捕了卡塞姆,将其乱枪打死。

卡塞姆的死相比之前的费萨尔二世国王,还要不堪。

卡塞姆死后,他曾经的助手,伊拉克军政界的二号人物阿卜杜拉·萨拉姆·阿里夫就任国家元首。

阿卜杜拉·萨拉姆·阿里夫

阿里夫台后,为了拉拢人心,马上搞了个“天下大赦”,其中就包括了萨达姆。

1963年,萨达姆终于回到了阔别4年的祖国。

此时,因为刺杀卡塞姆的“壮举”和在国外积累起的人气,二十多岁的萨达姆竟然一跃成为了阿拉伯复兴党社会党的高层。

不过,这位阿里夫总统,对复兴党也是又打又拉,复兴党内部还很腐败,各派系矛盾重重。

1964年底,以整顿党务为由,萨达姆被抓进了监狱。

在狱中,仍享有着极高声望的萨达姆,竟然能隔空被选为复兴党副总书记,成了党内的二把手。

1967年,萨达姆成功越狱,并于次年参与策划组织了复兴党政变,把阿里夫总统赶下了台。

这时的萨达姆,眼神已经有了明显变化

更以往“斩草除根”式的政变不同,这次的手法显然是非常温和的——1968年7月16日,即位两年零三个月整的阿里夫被军方一通电话吵醒。

电话里称——先生,你已经不再是总统,伊拉克也不再欢迎你,请尽快离开这个国家。

亲眼见识过费萨尔二世和卡塞姆这两名“前任”之死的阿里夫,并没有过多解释或者反抗,当天就带着妻儿,流亡到了土耳其

复兴党政变后,推举出来的新总统,叫做哈桑·穆罕默德·贝克尔。

哈桑·穆罕默德·贝克尔(1914-1982)

此人身份特别讨巧——一方面,他是铁杆复兴党人;另一方面,他又是个职业军人。

他的上台,有利于复兴党-军队保持一种脆弱的平衡。

而此时,复兴党大佬,31岁的萨达姆,则成为了伊拉克的革命指挥部副书记、宣传部长、安全部长,国家的二号人物。

这段时间,伊拉克权力机构的内讧消停了不少,再加上国际方面美苏两大阵营的争先拉拢,以及伊拉克本身不错的自然条件——不仅石油资源丰富,在极度缺乏水源的中东地区,还拥有两条贯穿全境的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整个六七十年代,伊拉克靠着石油资源和相关工业产业,发展得很不错,特别是巴格达、巴士拉、摩苏尔等大城市,已经颇有发达国家的味道了。

老百姓的福利也相当可以,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一片欣欣向荣,幸福地享受着世俗生活...

1970年代的巴格达底格里斯河大

1970年代的伊拉克大学生

1975年,巴格达音乐和芭蕾舞学校的女生举行联谊会

伊拉克普通的城市家庭,一对夫妇养育着四个子女,由衷的幸福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然而,一片祥和之下,其实正暗流涌动。

虽然,在这段岁月中,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宗教影响看似都比较淡化,但有意无意之中,某些宗教相关的利益团体,却让伊拉克面临着走向撕裂的风险。

总的来看,伊拉克由什叶派,逊尼派,库尔德人三股势拼图而成,什叶派人口最多,但掌权的却多为逊尼派(从费萨尔时期到复兴党人,都属于逊尼派),库尔德最弱。

而复兴党人,则大多来自逊尼派。

1970年代末,贝克尔政府内部已经危机四伏了。

1979年,贝克尔突然发表全国讲话,说自己心脏病特别严重,要主动辞去总统一职,并宣布,其继任者是萨达姆·候塞因。

贝克尔和萨达姆·候塞因。贝克尔是萨达姆的远房叔父,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他还是萨达姆的导师、伯乐

萨达姆上台之初,面对各种“不服”,为强化与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也为了防止此前接二连三的“革命”事件发生,他眼都没眨一下地就杀掉了很多高官。

特别是,在萨达姆就任总统后第一次召开会议期间,就曾直接令卫兵直接把革命委员会秘书长拉到台上,说他是叛徒,然后现场枪毙,把在场的200多名高官惊得目瞪口呆。

此外,根据萨达姆掌握的情报显示,政府中还有66名高官或多或少存有反对意见。

很快,这66名高官都被相继处死。

一番立威后,整个伊拉克无人再敢于公开反对萨达姆,或对其持有不同意见。

就这样,萨达姆开启了长达24年的统治生涯,过着比历届伊拉克国王更像“国王”的生活...

早期,他利用石油资源,大搞国家建设,老百姓确实也拿到了不少红利;同时,他抓住埃及暂时游离于阿拉伯政治之外的机遇(跟以色列建交),让伊拉克当上了阿拉伯世界的“带头大哥”。

1980年的巴格达街头

然而,随着八十年代两伊战争的开始,萨达姆一错再错的误判形势,终于铸成了难以挽回的战略性 、历史性大错,将整个国家送进了鬼门关

萨达姆的个人性格,能对伊拉克国家的命运起了如此之大的影响,这在当代国际政治研究中,都算是相当经典性的案例。

对于萨达姆最后的结局,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很大程度上,他老人家就是挑战石油-美元体系的牺牲品。

毕竟,在他这样一个性格的人看来,自己国家的资源没有定价权还要换成敌人印的“破纸”,这属于一件很屈辱的事情。

而伊拉克半个多世纪以来,那么多次血雨腥风的政变和内部“大清洗”,其实也离不开当年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国家、民族状态。

在中世纪到近代的漫长岁月中,整个阿拉伯世界几乎都是由各自为政的零散部落组成,还伴随着无处不在的教派冲突。

目前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几乎都是近100年来,自英法殖民体系退出后逐渐形成。最初的时候,老百姓大多并没有很强烈的国家认同感。所以,在国家建立之初,要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体制,难度确实相当大的。

这样的情形下,要整合一个国家,不管是国王还是总统,最终胜出的,往往都会是个冷酷铁腕的独裁者、政治强人。

Hash:d793da3bf98c554f91d549f672c194d1a7fc919b

声明:此文由 黄娜老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