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石庄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古村落
在探访下石庄后,近期我再次走近上石庄。上石庄原与下石庄同名叫石钟村。据上石庄村史料记载,因水口东畔一山,满山多石形似铜钟而得名,后又演变为方言石庄,并被分为上下两村,上石庄因地处石庄上段故名。
上石庄是明、清时期的古村落。域境自隋至清分属青田县柔远乡八内都和永嘉县、安固县、瑞安县嘉屿乡、嘉义乡五十一都、五十二都。民国37年(1948),划归文成县管辖。自古以来,上石庄便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地方,村内出了不少名士。被称为石钟十景的塔下尖、羁马桩、石马槽、铜棋子、师姑院、太师岗名胜也都在此村。村内现存清、民国等时期建筑众多,共有20余处,民居内雕花牌匾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现村中还有清代林公书院、林氏宗祠、由林氏后人管理祭祀,祠内古石雕、古戏台等保存完好。
村中多宗祠
自古以来,石庄就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村庄虽一分为二,走近发现,两村仅一路之隔,无论格局、建筑、人文,仍有着整体的协调感。两村均处于高山平地,村落背山面田临水,民居沿山麓稀疏散落而建,错落有致,田园风味十分浓郁。村庄最大的特色古建筑保存完整,并与山、水融为一体,充满着古香古色的韵味。
上石庄与下石庄不同之处是,一个以林姓为主,一个以赵姓为主,林姓出文人,赵姓出武士。共同之处,两村多宗祠。沿着上石庄村中的一条石径走,走不多远,便到了林氏宗祠。
林氏宗祠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由头门、戏台、廊轩、正厅构成,属合院式木构古建筑,周砌围墙。头门通面阔五开间加两套间;明间影壁后置戏台,两侧轩楼对称五间,脊端串接头门套间和正厅耳房;中为天井。主题建筑正厅与头门对视,单檐歇山造,明间金柱抬梁,后壁设神龛,阑额雀替浮雕双狮戏珠,两边头刻朝对舞凤,雀替和檐桁俱雕饰缠枝花草;戏台飞檐翘角,台额花板镂雕,牛腿比翼倒凤。全祠雕工精湛,建筑严谨。宗祠四周又有古松遮荫,绿竹点缀,环境十分幽雅。
站在院中,透过天井能看到祠堂外高耸的古松。据林加德老人介绍,古松与祠堂年龄相仿,约有200来年的树龄。仰看古松,大树在蓝天的映衬下愈显肃穆,它与祠常中的匾额、楹联,与门前的一排旗杆石,均见证着宗族曾经的荣耀。该宗祠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钟东行一里许有象山焉,崇高横亘雄擅一方中有峰,特起形势旁崛名后楼,环山中有田数亩,山光水色风景幽然,某堪舆家曾借水立向断以甲卦,并以万山拱揖隐寓豹变龙飞之象,遂为鸣鹤公建祠于此。”此为林氏祖谱内的《鸣鹤公后楼祠堂记》,鸣鹤公祠即林公书院。
书院距林氏宗祠一里左右,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建筑坐东北朝西南,由台门、门厅、两侧看楼、正厅组成合院式。建筑为贴壁式台门。屋面为双落翼式,由木板枋承托屋面,叠瓦脊,阴阳合瓦。门厅三间,左右带有耳房,明间二柱四架抬梁,驼峰刻仰莲纹,扇形蝴蝶木。前檐枋素白无饰,后檐枋雕刻双凤、戏曲人物图案。两侧看楼二层各三间。该宗祠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公书院原为林氏宗祠,又叫鸣鹤公祠,是由林氏八世孙鉴三、文承等五房子孙为其祖父所建。清科举时代一直办私塾读四书,民国后办学校初小,1948年办完全小学,解放后扩大石庄乡中、小学。”林加德老人说,“办学时,左边二楼住的是男老师,右边二楼住的是女老师,现村里申报开辟林杰(鸣鹤为林杰曾祖父)纪念馆。”
庙后林氏宗祠,又叫兆祥公祠,位于上石庄村庙后,民国三年(1914)建立,坐北朝南,由门厅、两侧厢房、正厅组成合院式。门厅与正厅结构大体相同,悬山式面屋、面阔三开间带两披,明间进深五柱九檩,五架梁上立短柱承托檩条,带前后双步廊。门厅前后各用双挑檐檩,明间设棋盘式大门,前廊用木板壁隔断,前檐圆柱下设鼓形青石础。次间穿斗式,梢间与两侧对称三开间的廊轩衔接。四周台基及中间甬道均为条形花岗岩石压边铺设。天井由花岗岩石铺设。
庙后林氏宗祠规模较大,柱头梁木雕刻花鸟、人物,极为精致。今设有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哲学家林多樑展览馆。梁上悬有林多樑所写楹联。该宗祠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中多名士
上石庄虽是一个小村庄,村里曾出了不少名士。从乾隆年间开始,村里先后出过两名修职郎,一名贡生,四名例贡生,七名国学生,一名国民政府官员,一名农学士,一名物理学家、两名经济学学士等。弹丸之地,能出如此多的名士,不禁让人感到惊讶!
据了解,修职郎为文阶官名,是正八品文官的散阶,散阶是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像今天的军衔。对于一个小山村的人,当年能获此头衔已是不小的荣誉。上石庄获此荣誉的分别为林潘福、林鸣鹤(林杰曾祖父)。
贡生为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称为贡生。贡生有正途与纳捐两种,通过科考的为贡生,分为拔贡,恩贡,副贡,岁贡,优贡,通过纳捐的为例贡。生于咸丰乙卯年的林寿祺,便是参加科举考试,考先拔贡第一名,获得进京朝考的资格。
例贡虽不算正途,也是清代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上石庄四位例贡生分别为林寿春、林鹏飞、林桂春、林桂芬。
国学生又称国子生,是指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一般为官员子弟。上石庄七位国学生分别为林鹗扬、林培桂、林樟、林寿芝、林涛、林献琛、林兆祥。
上石庄众多名人中,最为著名的要数林杰与林多樑。
林杰,原名柔,字育三、毓山,出生于清末,光绪丙申年考取邑庠生,丙午年由安徽武备学堂毕业,历任黑龙江省将弁兼陆军小学堂教官、金矿局提调巡防帮统、浙江内河水上警察厅第十二队队长督察长等职。曾为赴俄罗斯矿务谈判代表,后因积劳成疾,英年而逝,受大总统孙中山抚恤。据林氏祖谱记载,“林杰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年十二能文章,幼时有神童之目,光绪丙申入邑庠人皆以公文章有奇气,掇巍科如拾芥惟公,夙负大志……自直鲁晋奉各省日事苦工未受教育,其时俄势正盛,视华民如奴隶,若不振兴教育将无对抗之能力,于是上收当道敷陈利弊,提学赴俄罗斯调查依尔库矿务事竣……”等有关林杰的事迹。
林杰去世后,友人曾为其撰文,写道:“括山苍秀钟毓聪明经文纬武,为国干城出关七载与学治兵,冰天雪地久著,令名乡邦服务深得民情,畏威怀德盗匪肃清,事亲称孝,交友以诚,赍志而没悼惜同声。”
林多梁,字松涛,出生于1929年。1961年获美国哲学博士学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后每年应国家教委、中科院邀请回国讲学,受聘为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15所高校顾问(客座)教授。主攻原子核物理,出版物理学专著180余篇,在各种国际会议发表论文48篇。入英国剑桥国际人物传记三书;21世纪世界2000位突出知识分子;今日世界2000位杰出科学家;2003年国际年度科学家。
除上述两人外,上石庄还出过一位农学家林本。林本出生于光绪乙丑年,毕业于浙江省立森林学校,民国十八年入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十九年转入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二十二年毕业获农学士学位旋入东京日本帝国林野局研究专攻农产制造及木炭车瓦斯研究,二十三年回国入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农业研究所任技士技正(旧时,中国技术人员的官职)等职。抗战期间历任浙江省各林场主任,解放后任农林部常山林场技正等职。
探访古建筑
名人众多的古村落也为上石庄留下了许多遗迹。由庙后林氏宗祠出来,沿着曲折的石径走,沿途便看到许多保存完整且古朴的建筑。第一个看到的是林寿琪拔贡大宅院,也是林杰的故居。此宅掩映在一片绿色丛中,门前是荷塘,四周草木丛生,十分安静,俨然一处读书胜地。遗憾的是,宅院已拆,如今仅剩下一处门台,上挂有“林寿琪拔贡大宅院,林杰故居”等字样。村人介绍,林氏后裔至今仍保存着林杰当年存于家中的两面“五色旗”,在福建等地展出时,曾引起专家关注并轰动一时。
出贡生宅院,沿着荷塘边的小径往前走,绕过一堵石墙,便来到一排古朴的建筑前,建筑多为石木结构,其中一间便是林多樑旧居。村人介绍,该建筑旧为大宅院,因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内部结构已毁,如今仅剩下部分围墙及一个偏房,难现原貌了。
林多樑旧居往前走,是一座较为古朴的大宅,大宅围墙高耸,须绕一圈方能到得跟前。村人说,这便是新屋林宅。该建筑为林本,武汉大学法学学士林成槐旧居。
新屋林宅因位于上石庄新屋故名。房屋坐东南朝西南,建于光绪年间。由两门台正屋和西北侧厢房组成四合院式两层木构建筑。外门台设于正屋西北侧围墙外,单间,设拱形门,由规整花岗岩砌筑。内台门与正屋明间相对,单间硬山顶,铺小青瓦。花岗岩石砌筑,中置木门,两边连接高约3.7米的围墙。天井中间甬道通正屋,由条形花岗岩石铺设。正屋两层悬山,面九开间,明间为敞厅,三合土地面,前设通廊。檐檩、门窗、月梁等雕饰众多。建筑保存完整。
村内保存完整的还有林桂芬宅院。林桂芬,名守榆,为例贡生。该宅院于上石庄村56省道边,俗称“第四份”,由门台、前屋、正屋及两厢房构成两层木构四合院式清中期建筑。门台落翼式,中置木门,两边与围墙相连,两侧花岗岩质门框楷书阴刻“桐荫清闷云林阁,鸿雨苍红海岳庵”。前屋面阔五开间带两耳房,双落翼式屋面,明间额枋上方悬挂匾额“贡元”,为大清咸丰已末年(1859)林桂芬所立。明间额枋上方置大清咸丰辛酉年(1861)匾额,书写“花萼流辉”四字。厢房左右对称各五开间。天井中间铺设块石甬道,两侧为水池。是一个十分古朴的宅院。
走完上石庄,并未将小村的全貌看尽,但山乡小村的百年沧桑与丰富的人文景观已让人感慨万千!
来源:文成新闻网
记者:张嘉丽
Hash:6386fd3fbcccffe736b66ef1558e8d66d08e8a7f
声明:此文由 文成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