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女为五名烈士守墓半个世纪,究竟是为了什么
在一座烈士的墓地,一位曾经的花季少女,因为敬仰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竟然放弃了到南京军区参军和去 复旦大学学习的机会,甘心为这些无名烈士守灵了半个世纪。
75年前的初春,侵华日军对江苏北部的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扫荡"。
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和当地群众安全转移,在 淮阴地区的刘老庄乡,与日寇敌人展开殊死肉搏,四连在打退日伪军的5次进攻,毙伤日伪军二百余人,弹尽粮绝之后,自连长白思才、政治指导员李云鹏、副连长石学富,排长尉庆忠、蒋元连、刘登甫、文化教员孙尊明以下的八十二位勇士,全部壮烈殉国。
四连的指战员多为江苏沛县人,连指导员、副连长、和四位排长、机枪班长、文化教员等人皆为江苏沛县人。
白思才:四连连长,江西人,十六岁参加红军,参加过万里长征,打过平型关战役。
李云鹏:四连政治指导员,江苏沛县栖山镇李集。
石学富:四连副连长,江苏沛县。
尉庆忠:排长,江苏沛县。
蒋员连:排长,江苏沛县。
刘登甫:排长,江苏沛县。李道合:排长,江苏沛县栖山镇李集。
孙尊明:文化教员,江苏沛县张寨镇孙洼。
袁培臣:江苏沛县栖山镇邱庄。
然而在四连壮烈殉国的八十二位勇士之中,留下姓名的只有十七位烈士,其余六十五人都成了无名英雄。
“烈士岂能再无名,时不待我执著行。艰苦探寻终无悔,魂兮归来祭英灵。”他们生前在部队点名的时候,都会被响亮的叫出名字,但在壮烈殉国之后,我们又怎能忍心让他们还这样默默无闻?在2011年的刘老庄连八十二勇士殉国六十八周年纪念日,淮安发起了“只为烈士不再无名——寻找刘老庄连无名烈士”行动,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最终又确定了九位烈士的姓名,这其中也引出了更为感人故事。
李爱云,女,1948年6月出生,淮阴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退休员工,然而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之中,四连指导员李云鹏的妹妹。
李云鹏家中兄妹六人,李爱云排行最小,当李云鹏烈士在刘老庄壮烈牺牲时,李爱云还没有出生。1939年,八路军的苏鲁豫支队路过沛县时,热血青年李云鹏自告奋勇的参加八路军。李云鹏自从参军之后,离家四年之久而杳无音讯,直到在 刘老庄战斗之前,他才给家里寄过两封信,而也这成为了家里亲人对他的唯一回忆。
“大哥是1939年正月十九正式参军,那天父亲跑了好远去送他,可谁会想到那是他与大哥的最后一面!”
李爱云回忆道。李云鹏牺牲之后,他的家人一直不知道他具体被埋在了哪里,就连想去他的坟前看望一眼都成了奢望,而这个巨大的悲痛,他们全家一痛就是20年。1963年,李爱云的家人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收听到了纪念刘老庄战斗20周年的文章,李爱云才知道大哥李云鹏牺牲的准确时间和地点。
“听到这个消息后,父亲很激动,急切地出发了,第一次来到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墓前”。
这是李云鹏烈士自1939年离家参军,时隔二十五年之后,他们父子的第一次“重逢”,同时也是阴阳两隔的“重逢”。1969年,正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李爱云是老三届,因为她从小就非常敬仰这位未能谋面的大哥,也早就萌生了为八十二勇士守灵的想法,所以,年仅21岁的李爱云,只身从老家 徐州来到刘老庄插队落户。
在此后的近半个世纪中,李爱云一直扎根在淮阴大地,默默地为刘老庄八十二位烈士守灵四十多年。
在这期间,因为她是烈属的原因,组织上曾推荐她到南京军区参军和去复旦大学生物系学习,但她都婉拒了。后来,李爱云又多次婉拒了组织为其推荐的相关工作,并嫁给了一位当地的普通农民,为的就是能够常伴八十二位烈士,虽然有人说她“傻”,但李爱云每次都是淡淡一笑而初心不改。
“刘老庄战斗,是哥哥和81名战友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悲壮战歌。我会一直在这片土地上,永远为大哥和他的战友守灵,陪着他们一辈子!”
望着被苍松翠柏环绕的烈士陵园,年近70岁的李爱云一边清理着四周的杂草,嘴里轻声的念道:“哥哥们,我又来看你们了。”
Hash:03ddeeb26bcfa6d761bba8979e8671bcca02493f
声明:此文由 刀墓手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