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红石峡,160多幅珍贵摩崖石刻件件堪称精品,看一次远远不够

如果说云冈石窟洛阳石窟是一曲磅礴大气的交响曲,以建造时间久、石刻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山体石质硬等优长而独执石窟崖刻之牛耳,那么陕西榆林红石峡摩崖石刻则是一曲精致、细腻的江南小调,只要听上一次、看过一回就再也难以忘怀,仿佛一道回味无穷的美味,每每想起都会口有余香。

红石峡摩崖石刻群位于陕西古城榆林北3公里处,又名雄石峡。这里东西两岸红岩相对,峡谷当中绿柳成荫,榆溪河于沟谷之中奔流不息,长城穿峡而过,有万里长城第一胜景的美誉。来到红山,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俊美秀气的山门楼了!门前的两只石狮子雕工细腻、惟妙惟肖;门楼之上黑底匾额镌有三个金色大字"红石峡"。这是我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王森然先生的遗墨。王森然先生早年曾在榆林中学执教,传播新文化知识。最为有名的是,王森然先生曾是刘志丹将军的导师。

可以说,红石峡的每一方石刻都系出名门,从古至今,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他们也分别题写了不同内容的石刻作品。比如这幅"力挽狂澜",就算是离现在比较近的一块崖刻了。说起刻字的时间和作者,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这是在大革命时期,由刘志丹、杜斌丞等榆林中学师生题刻而成的。

如果再将时间推向更早的时期,就不得不提一位对红石峡重建起过重大的作用的清代官吏——榆林总兵刘厚基。早在1872年的时候,榆林总兵刘厚基出边征伐途经此地,见周遭破败不堪,行走困难,为使胜境重现昔日光辉,便开始捐资修葺,拓宽道路,筑堤植柳,刻书以志留念。

同年的秋天,这里的堤防又被洪水所淹,植树无存。面对此情,刘厚基又派人削岩固堤,并请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题写了“榆溪胜境”四字,嵌刻于牌额。如此以来,经刘厚基的三次修筑,红石峡这一名冠塞上的风景名胜才得以保存和延续。

红石峡东崖岸崖高12米,长250米;西岸崖高18米,长248米。两壁双峰对峙,依壁凿石成窟。陡立高耸的崖壁、软硬适中的石质,引得古代驻守榆林众多的文人墨客、武将义士来此题刻,以抒发边塞豪情壮志。从中不难看出,红石峡既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又是名副其实的古榆林"九边重镇"。

红石峡的石刻可分为题诗、记功、纪游、喻景、抒怀等几大类,书法真、草、隶、篆俱全,更难能可贵的是还兼有蒙文,笔法各异,镌刻有别。据统计,红石峡题刻、石匾和各类碑记共有200种之多。更有蒙文题刻,堪属一绝。

其中东崖现存巨幅题记54幅、西崖30幅;自明成化年以来大小摩崖石刻字幅185块,其中东崖126块,刻字大的有4米见方,小者仅有0.03米见方,字幅长宽有1.8—44.8平方米不等。这些作品虽久经风雨剥蚀,但其雄姿英貌经久未衰,被人们誉为塞上小碑林,陕北书法艺术的一座宝库。

红石峡的摩崖石刻既有形容军事地位之险要的,如"大漠金汤"、"长天铁垛"、"天边锁钥"、'雄镇三秦"、"榆关雄山"、"威震九边"等;也有赞颂红石峡境地优美的,如"禹迹摩崖"、"中华天柱"、"天外奇峰"、“蓬莱仙岛"、"开元图画"、"天成雄秀"等;更有抒发保家卫国慷慨情怀的,如抗日民族英雄马占山将军驻榆时亲笔写的"还我河山"等,表达了爱国志士誓保国土、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

红石峡的摩崖石刻整体相对集中,岩石质地稍软,适宜雕刻。因此这个区域内的摩崖石刻表现了与其他地区摩崖石刻迥然不同的特点——崖石凿刻规矩、刻工细致、阴刻阳刻兼有,石字镌刻尺寸较深,可谓“入石三分”,立体感极强,观赏效果极佳,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书法绘画集大成之地。

同时,这里的自然环境也特别优美——绿树垂柳、清水河流、软岸沙滩……看到这里,小伙伴们是不是有些心动了?疫情过后,春暖花开,这里不失为一处人文与自然俱佳的景点,30元的门票完全可以撬动你的心扉了!看一次是远远不够的!

Hash:ddc0913785c6e5fec5459425915d3edda09b6fdf

声明:此文由 高兴旅游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