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红土地 不忘志敏——情弋江镇二小四年级红色研学之旅

来源:弋阳县弋江镇第二小学来稿

转载须注明以上信息

2019年4月19日,为纪念“方志敏诞辰120周年”弘扬“方志敏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历史,弋江镇第二小学在弋阳县弘方艺术文化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带领弋江镇第二小学四年级全体师生及家委会成员,前往方志敏故居“漆工湖塘村”开展为期一天的红色研学活动。

本次研学活以“弘扬方志敏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以湖塘红色文化有关资源及教学内容为基础,通过参观方志敏故居、瞻仰烈士墓、参观漆工暴动纪念馆、三清媚教学、团队建设等体验方式,重温红色历史,培养坚毅品格。

出发前,同学们统一换上红军制服,整齐列队,宛如战士出征,整齐有序,带着对红色文化的热情,踏上今天的旅途

到达目的地后,同学在方志敏故居前的广场前列队合唱“义勇军进行曲”表达了对烈士的敬仰,同时也正式开始了今天的红色研学之旅。

整个年级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分成5个小队,每个小队各自推选出小队队长,和一名护旗手,大家一同商定队伍的队名、标志和口号,体验红色队伍形成的过程,也让团队精神这个概念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种子。

第一站:方志敏故居

早年方志敏的故居,是一栋比较低矮的四榀瓦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漆工镇屡遭国民党军队疯狂“围剿”和烧杀抢掠,整个湖塘村深受其害,片瓦不存。据老辈人说,村子先后被焚烧达17次之多。建国初期的1950年,人民政府原本计划按原貌在原来的地基上恢复方志敏故居,十里八乡的群众闻讯后,纷纷献工献料,自发的赶来,在原址上建起了六榀木质大屋,生动的体现了领袖与人民的深厚情谊。

同学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方志敏故居,不时的向解说员发出提问,方志敏先烈的人物形象,在同学们的心中更加生动起来。

第二站:烈士墓园

在湖塘村,还有一位红色精神的传承者,他就是方志敏的堂弟方志纯,他早年受堂兄方志敏的教育影响,投身革命活动。1922年在弋阳高小参加了弋阳革命青年社,积极从事革命宣传活动。1924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下半年他在家乡参与组织了漆工镇暴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多次重大战役,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为发展全省农垦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于1993年7月31日病逝于南昌,享年88岁,同年12月16日,方志纯骨灰安葬在家乡漆工镇湖塘村。

同学们在烈士墓前列队默哀,表达对烈士的敬仰,并认真阅读碑上的人物志,红色精神正在传承。

第三站:漆工暴动纪念馆

门前有一座“漆工镇暴动遗址”石碑。遗址有两种含意,一是100年前,北洋军阀政府在这里设立了漆工镇警察所。由于警察所欺压百姓,恶行累累,群众称之为阎王殿,这里是警察所(阎王殿)的遗址;二是大革命时期,在这里爆发了大地为之震动的漆工农武装暴动,捣毁了阎王殿,故这里又是漆工镇暴动遗址。纪念馆便是在此基础上建立。

纪念馆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同学认真的观摩着这些文物,体会着在它们身上体现的在那个年代里的故事。

第四站:三清媚读书

三清媚女子文学社为纪念“方志敏诞辰120周年”“弘扬方志敏精神”,在湖塘村设立方志敏精神教育点。

同学们在这里细读方志敏的著作《可爱的中国》,深入了解方志敏先烈的革命精神。

第五站:团队建设

为了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在方志敏读书园前,教官带领同学们进行了团建活动,每个团队都选出一位同学来进行指挥工作,各个小队进行分组对抗。让同学在快乐的氛围里,培养团队默契,锻炼指挥能力,也为今天的红色研学画上圆满的句号。

本次研学旅行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大创新,它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衔接,引导学生知行合一。通过研学旅行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看看学校外面的世界,走进社会中感受生活,同时在活动中开拓眼界,获得知识,集体行动,团结友爱,快乐成长。

虽然活动只有短短的一天,但却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大家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了革命精神,锻炼和提升了学生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方志敏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不能忘却的是过去的烽火岁月,不能辜负的是先烈遗志。让我们一起缅怀先烈、致敬英雄,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Hash:58d6b0db3ed2c060c564b9dd7578cfcb80627f94

声明:此文由 弋阳教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