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这个景点,碰撞出中西方不同的文物保护理念

对于古迹建筑文物保护,中西双方有着截然相反的理念。

西方的文物保护学家认为,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从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所以对于古迹建筑的保护要尽量减少人为的干预。

我们去希腊土耳其埃及等古遗址参观时,会发现东倒西歪地躺着一些石柱、石块、石构件等等,这就是当初发现它们时候的样子。

由于西方的考古工作发展较早,所以上世纪这种观点直接影响了全球的文物保护工作,1964年在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签订了《威尼斯宪章》,将这种理念变成国际公认的原则。

但是在东方的文物保护学家看来,对文物的修旧如旧并不是一种破坏,只有还原出古迹建筑的原样,才是对历史的真实性做以保护与传承。

1994年的《奈良真实性文件》、1999年的《北京宪章》向世界发出东方国家对于文物保护理念的声音。

以上这些都是内容的铺垫是想告诉大家,我在泉州同一个地点,看到了这两种不同保护理念的碰撞,这就是泉州的天后宫德济门遗址

天后宫和德济门都属于宋元时期的建筑,但经过800多年的风雨飘摇,天后宫还是一如往年的辉煌,不仅保留了宋元时期的建筑风格,而且数百年来一直香火不断。

反观天后宫门前的德济门遗址,却只剩下残垣断壁,若不是有考古学家的深入挖掘和科学验证,德济门遗址恐怕会永远深埋于黄土之下,成为破败的碎石和泥澡。

天后宫最近的一次保护性修缮是2011年,根据“修旧如旧”原则保存了当初的原貌。

而德济门遗址自2001年6月福建省考古队开始进行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之后,就一直是那样了。

我不想争论哪一种保护方式更好,但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中国游客往往会直奔天后宫,而忽略掉门口的德济门遗址,毕竟我们对于保存完好的古迹建筑更有亲切感。

熟不知德济门遗址成为泉州22个申遗点是因为其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德济门遗址始建于公元1230年,最初被称为镇南门,公元1352年改名为德济门。

德济门遗址是泉州古城中唯一保留下来并经过科学考古清理的古城门遗址,为宋元时期泉州城的象征。

目前残存的德济门建筑平面呈现多边形,遗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城门城墙、门道墩台、内外壕沟、拱桥以及瓮城、城门等组成。

遗存有13-14世纪的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石刻和明清时期的铁炮等。这些数量庞大的外来宗教石刻,印证了泉州宋元时期兴盛的海外贸易和广泛的中外文化交流,是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有力见证。

若大家再到泉州天后宫游览,不妨留一些时间给门口的德济门遗址,通过残存城垣和出土文物感受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泉州德济门遗址游览攻略

地址:泉州市南门天后路1号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交通:公交31路天后宫站

Hash:cb6b2cfc4326ebaffaa7e45fa4f30e4fe48af402

声明:此文由 攸声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