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的地方

上次“无锡之行” 拜访钱钟书故居后,文先生又来到了早年“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的地方——无锡县学旧址(现如今的“无锡碑刻陈列馆”游览)。

无锡县学,亦称儒学、庙学,是古代无锡唯一的官立学校。据了解,它创建于北宋嘉佑三年(1058),现存戟门、明伦堂、讲堂三所建筑,均为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目前明伦堂和讲堂辟建为无锡碑刻陈列馆。

眼前所见的就是这“戟门”,也孔庙的正门,俗称“大成门”。据了解,这“戟门”原有“五间四架”。

从“戟门”进入,眼前所见是“无锡碑刻陈列馆”的碑。门楣上方,是漫灭的四个文字,其中只有一个“明”字尚可看清。据了解,这四个字叫“正谊明道”,出自于汉儒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后来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归纳为“正其谊,则利自在;明其道,则功自在。专去计较利害,定未必有利,未必有功。”就形成了“正谊明道”。

县学学堂,门口摆放明代下马石一对,是从民间征集的青石下马石,一为祥云瑞兽,一为梅花山鹿。

门口左、右方为碑林。现存县学古碑刻共70余块,大部分石碑刻都被镶嵌在墙壁中,其内容分为圣旨、学规、教授题名、进士题名、乡贤祠、学宫修建、学田记等七类。石碑刻大都是以起到一定的记录意义存在的,从中能了解很多当时的风土人情。每一块石碑刻都是一部石质的历史书,参观了一圈着实长见识。

“明伦堂”,即县学礼堂。明伦堂前有许多无锡县学记碑,其中就有“锡学重修五先生祠记”碑,是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年),尤栋撰文并书,叙述虞荐发重修先贤祠,因旧祀陆九渊、杨简、二袁等人并非程朱理学正统,遂改祀杨时等五人。此碑背面是原《九先生祠堂记》,被砌没墙中,反映了宋元理学不同学派之间的纷争。

明伦堂前后檐柱大都为明代青石方柱,屏门上方悬挂“明伦堂”匾额一方,落款“新安朱熹”。这可是我国古代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手迹,确实是国内罕见的。

讲堂,即教室。在静悄悄空无一人的教室里,敬奉着“大成先师孔子的画像”,画像上的牌匾“圣绩在兹”,让人们体会到这位古代圣人一生功绩的“感染力”;教室内桌子和椅子的摆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当年 “讲堂”的情景,让来此参观的游客感受一些当年的“教学氛围”。

墙壁上挂着当年无锡县学的发展及科举的盛况简介,以及当今无锡书画爱好者的作品,让人颇有一种“承上启下”之感。此时此刻,文先生忽然觉得仿佛当年那圣贤们的郎朗读书声及交谈声就响彻在耳边,内心深处却感到无比的宁静,而窗外车水马龙的喧嚣仿佛已与自己无关……

文先生缓缓地走出“讲堂”大门,朝着出口方向走去,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遥想当年,这里可是极为“庄重”地方,极为“神圣”地方,不由得“肃然起敬”;其次想到在这现代化的都市繁华区域内竟隐藏着这一“静谧的县学圣迹”,并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往事以及亘古不变的清修和治学理想,这确实极为“珍贵”,不由得“大为赞叹”,由此感到此次的“无锡古城游”真是不虚此行也。

Hash:279e52573c7c0a372dce9bf3e9ad4294256b6f5b

声明:此文由 中国常州网-常州第一门户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