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那些“街头巷尾”的故事传说

中山,古称香山,南宋时设县建城,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城街巷里,历经了悠悠岁月、人事变迁,也流传下来段段故事,耐人寻味。

《香山县志·康熙十二年》里的香山县全图

中山市档案馆藏)

铁城”之名的由来:秤土定县址

许多中山人都知道,历史上香山县城曾被称作“ 铁城”,而这个名称的由来,还流传着一段故事。

被寄生古榕环抱的城墙遗址。

摄于2010年9月29日,拍摄者:彭天亮

(中山市档案馆藏)

话说,香山获诏准设县后,第一件大事就是修建县城。城址选在哪里好呢?当时的两个选择是丰乐乡和仁厚乡。

丰乐乡,即今天的三乡桥头、平岚、乌石一带。那里有开阔的平原,是香山岛南北陆路交通必经之地,也靠近濠潭(今唐家)和濠镜澳(今澳门)港湾,利于出口。桥头村 郑廷举、郑廷辅兄弟(其父为北宋天圣年间任广南东路通判的郑菊叟)是深孚众望的巨绅。

另一选择 仁厚乡的仁厚里(今石岐),也是宽广的平原,县内南北水陆路交通的枢纽,又是通往广州的驿路的出发点。该乡 陈氏三杰陈天伦、陈天觉、陈天叙(其父为北宋嘉佑年间原籍南雄府保昌县的武官陈文龙)的声望与桥头乡郑氏兄弟不相伯仲,且陈天觉时任寨官,正代行新设的香山县县令之职。

拱辰路的仁厚里。

摄于2001年6月14日,拍摄者:高小兵

(中山市档案馆藏)

陈天觉邀集乡人商议,两乡代表各执一词,争持不下。陈天觉是仁厚乡人,倒也不便说得太多。他当过京官,眼光长远,心中明白,县城设在靠山面水,并且实际上已成为与州府联系枢纽的仁厚乡,当然要比缺乏水运之利的丰乐乡有利得多。为了终止争论,他祭起古老却有效的“法宝”——堪舆(风水)之说。他对乡人说:“ 古语有云‘土重为贵’。我们可以取两地的泥土秤一秤,哪里的土重,就选哪里建城!”众人一致表示赞同。

香山开县先贤陈天觉像

(中山市档案馆藏)

传闻,陈天觉在事前暗中派人把铁砂掺在仁厚乡的土样里,之后的“秤土”,当然是掺铁砂的泥土重,于是就商定在仁厚乡的仁厚里建城。这事传开后,新落成的县城也被称为“铁城”。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后人考究,实际的情况可能是仁厚里位于仁山山麓,属含铁颇高的红壤,自然要比三乡平原的冲积土要重。

在这个故事里,陈天觉是名门之后,而在另一个故事中,他“摇身一变”,成了一介农夫。接下来,且看库充方塔街的故事。

方塔街的传说:陈天觉的聚宝盆

传说宋朝,在库充这个地方,住着一个姓陈名天觉的人,为人忠诚老实,不贪不婪,因为家里穷,替本村一家地主放鸭,挣几个工钱度日。

位于中山市东区库充的陈天觉夫妇墓

(中山市档案馆藏)

一天晚上,陈天觉梦见一白发长者,手执拐杖,走至他面前告诫说:“ 这里本是东胜神州,香山之地,岛上盛产檀香,遍地鲜花,群仙常于此地歇脚,明天八仙邀游东海蓬莱仙岛在此经过,需你打救,此是天数,切记切记。”陈梦醒后,觉得奇怪,便谨记在心。

次日,陈照常放鸭,至坎水桥,遇见一乡里叔伯,便寒暄起来,叔伯有些郁闷说:“ 忙碌了一上午,没什么收获,只得八只小蛤(青蛙),真倒运。”陈听罢,暗自思量,莫非梦中八仙之事与此有关?于是,就跟叔伯说:“ 蛙虫小,让给我吧,我正有用处。”叔伯一口答允,便将蛙给了他。

陈对梦中事半信半疑,便将八只青蛙随手放生在了坎水河。谁知蛙竟不离去,蹲在一个瓦盆沿上又漂了回来。陈几次用赶鸭竿将盆推走,盆滴溜溜又转了回来。当他伸手想捉蛙时,蛙却全部跳入水中不见了。

事后,陈每日照常放鸭过日。一天,地主路过鸭寮,见谷子满地,鸭子却不争食,便大骂陈糟蹋食物。陈想起,自从用那盆盛谷以后,谷子好像一直都在,鸭子也总是吃不干净似的。于是,他将盆捧回家,放些铜钱下去。一夜过去,铜钱竟变成满满一盆。陈欢喜若狂,却又不敢声张。此后,陈便渐渐富裕起来。

后来,香山设县建城于石岐。东西北面靠山地,建城容易,但南面临一片开阔平洋,且有湍急的河流经过汇入,石块泥土填入水中即没,乡人无计可施。有人认为,此水必须用宝物方能镇住,于是访遍四方,得知陈家有宝盆。 陈以乡民为重,献出宝盆,将盆盛泥土覆盖于水中,水竟慢慢平静了下来,南门城楼亦由此得以筑成。城楼上方还筑了一方塔,用以嗣宝气,让城廓永安。后来,楼下石板街被称为“ 方塔街”。这便是方塔街之名由来的传说。

民生路的方塔街。

摄于2001年10月31日,拍摄者:刘志信

(中山市档案馆藏)

莲塘街的传说:莲塘开花应中举

很久以前,石岐莲塘街 姓郑的家族很大,相传郑姓家族中,但凡有人中了科举,莲塘中就会开出莲花来,中一个开一支,中两个开两支。有一年,莲塘忽然开出二、三十支莲花,郑姓家族的人见了十分欢喜,一传十,十传百,都说今年郑姓要发了。

现中山市第一幼儿园内的郑氏宗祠旧址。

摄于2012年11月22日

(中山市档案馆藏)

消息传至主考官那里,主考官是外省人,不信谣言,心想:中科举的人皆由我阅卷、选拔,今年我偏不看中山姓郑考生的卷,看你如何能中。考试结束后,主考官吩咐随从把中山姓郑的二十多张试卷全部塞入一个瓦埕,他一眼都不看。

谁知,一天晚上考场突然失火,试卷全部被烧光。主考官无法交差,叫苦连天,急得想服毒自杀。随从提醒他,还有一埕中山老郑的试卷哩!一语惊醒,主考官连忙叫人取出那埕试卷,一一点中。就这样,郑姓考生竟都中了。

喜讯传到莲塘街,郑家人都说,果然莲塘开的花又应验了。

莲塘路郑家巷。

摄于2001年11月3日,拍摄者:刘志信

(中山市档案馆藏)

唐屋巷的传说:唐锦云救牛得银

清朝乾隆年间,铁城东门住着一位小商人 唐锦云,人到中年尚未娶妻,虽不富裕,却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常周济贫苦人家及路上乞丐。

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留着长胡须、穿黑衣的老人迎面走来,步履蹒跚,二话不说,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哭着说:“ 唐公子,请救救我这个垂死的老人。”唐看着这个骨瘦如柴的陌生老人,说道:“ 你我素不相识,要我怎样救你?”老人说:“ 明日早上便知晓。”说完,便转身走了。唐想追上问个明白,扑了个空,从梦中惊醒。

翌晨,唐路过铁城东门,见一农夫牵着一条又老又病的老牛进城屠宰,老牛不肯走,农夫气势汹汹地鞭打着牛。唐仔细一看,发现牛的眼睛竟看着自己,簌簌流泪,似有所求。实在不忍,于是问农夫是否可以将牛卖给他。农夫说:“ 只要你能牵动此牛,我就便宜卖给你,只收三几两银子吧。”唐从怀里拿出几两碎银交给农夫,接过牛鞭,对牛说一声“走”,老牛竟真的乖乖跟着他走了。

唐把牛牵回家,放养在后院,精心照料。过了一段时日,老牛竟然肥壮起来。一天中午,唐归家,老牛挣断绳索,把后院围墙踢倒,拼命用牛角掘围墙下的泥土,竟将埋在地下的一个瓦埕弄破了,里面装的是白花花的银两,唐惊呆了。

后来,唐锦云用这些银子做起了大生意,娶了妻子,又在东门街买下一块大地段,起了大屋,称为 唐屋,而唐屋这条街就叫 唐屋巷。

孙文中路的唐屋巷。

摄于2001年6月4日,拍摄者:高小兵

(中山市档案馆藏)

阳山石的传说:张通执戟“写”礁石

石岐南面有一座小山,名叫“ 迎阳山”,山下近东面原有一巨石,名叫“ 迎阳石”。迎阳之名的由来,与一个传说有关。

明朝的时候,为防止倭寇侵扰,朝廷曾派一名叫 张通的将军到铁城沿海一带巡护海疆。据说,当时迎阳山东南西三面临海,张通统率官兵船只巡航到此,察看过周围的海疆形势后,觉得此处形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是理想的驻兵之地,于是,下令士兵在山上安营札寨,在山下停泊船只。

迎阳山东面是“ 狮子洋”,日出景色极为壮观。一天拂晓,张通手执战戟率领士兵巡视,走到东面山脚的大礁石旁时已十分疲倦,即命士兵坐在石旁稍为休息。他面对东面的狮子洋畅吸晨风,伸舒筋骨。突然,见东方波涛翻滚,其声隐隐,如雷贯耳,一轮红日跃出水面,冉冉上升,霞锦漫天,光彩夺目,映得狮子洋熠熠生辉。张通目睹奇景,倦意全无,心潮激荡,一时兴起,手拿战戟就在身旁的礁石上奋力刻写出颜体“ 迎阳”二字,每字宽约一丈,笔画顿挫激越,有开阔豪宕之气。

后人加工把字刻深,凿成凹字。从此,这块石便有了名字——迎阳石,这座山也被称为了迎阳山。

石岐南下迎阳正街。

摄于2001年10月30日,拍摄者:刘志信

(中山市档案馆藏)

张溪村的由来:张公捞木磊庙

很久以前,现在的石岐区张溪村还是海中的一个小岛,是过往渔船停留的天然船坞。据说最早迁入此地居住的是一个 姓张名凤光的渔民

张溪的小河风光。

摄于1986年,拍摄者:路华

(中山市档案馆藏)

大概是元朝的时候,张凤光携妻子伦氏及儿子从远处移居到张溪定居,靠打鱼取蚬为生,日子过得颇为艰难。一天,张凤光扛着鱼网到海边捕鱼。他把网放到海里后,屡次起网都是空空的,连小虾也没有捞到一只。他沉住气,又把网放回水里,耐心地等了一段很长的时间。起网了,这回网沉甸甸的,好像有一条大鱼在里面跃动。他心怦怦跳,小心地把网提起,里面却是一块长长的木头。他气恼了,把木头抛回海里,继续放网。然而,不知怎的,收网时又捞到这块木头。就这样,他一次次把木头抛回海里,却又一次次捞起。最后,他一气之下,把木头掷在海滩上,砍为三段,磊石为庙,称为 麦府三相公庙。

张溪村尾风光。

摄于2014年11月1日,拍摄者:吴澄苑

(中山市档案馆藏)

数年之后,迁往张溪居住的人逐渐多了,他们称张凤光为张公,张妻伦氏为张婆。后因兵荒马乱,张公与儿子移居张家边,张婆却固执不肯移居他乡,留在了张溪。张婆死后,人们称这里为 张婆坞。后来居住在此地的人认为此名实不符,因这里有南西两坑,河溪水长流不断,环境改变了,遂改名为“ 张溪”,传至今日。

文字整理丨陈琳琳

编辑:陈琳琳

本文 内容来源于:石岐历史文化——《岐海九曲》.中山市人民政府石岐区办事处编辑出版

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山档案方志

Hash:84e72f345ad3364f965e94df80d7695d6b8111b2

声明:此文由 中山档案方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