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广海的佛门圣地“灵湖古寺”竟有近千年历史,文内有故事!

石花山”一文发布后,

有读者留言,

原来真的有故事,

于是,

小编这次又整理了关于灵湖古寺的故事,

传言是“先有灵湖,后有鼎湖

小编今天给大家讲讲它的“野史”、趣事!

台山广海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大量的文化遗迹,这些文化遗迹昭显着广海深厚的文化底蕴,灵湖古寺就是其中一个节点。

灵湖古寺

又称灵湖寺,位于广海城东门外500米的象山。是台山最古老的一座寺宇。据清《新宁县志》记载:“灵湖寺立在广海城朝阳门外(东门),是台山最早的古寺。”山前一带,水积如湖,时称圣堂。因那里有龙祠,后人便根据刘禹锡的名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将圣堂改成灵湖(沧海桑田,明朝时湖已干涸,今已淤浅成田),寺也因此而得名。

∆2015年航拍灵湖古寺

寺的前身叫永庵,始建于宋朝乾道初年(1165年)。广海奇石人彭城,自幼出家,僧号应玑,作有《灵湖山水记》记道:“予之师永公,乾道之初,始辟路于龙祠之侧,树以松筠,筑庵居之。”;据清康熙《新宁县志》载:“南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有印僧智药三藏在广海登陆,在乌洞手植菩提树(请关注台山发布,下一期将为您详细讲述)一株,其地后建灵湖寺”,由此可见灵湖古寺佛缘极深。

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至同治二年(1863年)由于不断的土客纷争,致使寺宇被焚毁,仅剩下一堆焦土。光绪十年(1884年)据说广海奇石村人彭凤桐发起重建,竣工后定名为“灵湖古寺”,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寺建筑形式就当年重建的,门额上横书“灵湖古寺”的金字匾,两旁有彭凤桐撰写的对联,曰“灵异访前朝说彼岸见渡江芦苇;湖山留胜迹问几人悟无树菩提。”

2007年灵湖古寺在镇政府支持下修复重新开放使用,吸引众多民众前往游览。

除了以上的史料,悠悠千年里,它还有一些流传的故事引人入胜。

故事一

相传过去有几个和尚在海边散步,一天他们忽然见到海上浮来一个木箱,几位僧人将木箱捞起打开一看,里面竟然全部是金银珠宝。僧人认为是天赐宝物,佛光普照,他们救济附近民众,随后在岸边建了一座寺庙,就是后来的灵湖寺。

∆2006年4月邱真全摄

故事二

“广海莲花洋,大象驮小象,代代出和尚。”这句广海地区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古语,传颂着一个关于灵湖古寺由来的神奇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江西有一风水先生,春日出门游历,行至吉安地带,见眼前崇山峻岭绵延起伏,恍若游龙腾飞,蜿蜒南下。于是急急归家,辞别家眷,带上罗盘,与儿子一起,夜伏昼行,跋山涉水,随“龙脉”追踪龙归何处。

∆2006年4月邱真全摄

一天,他们来到南海之滨的田头冲湖,乘船夜看天象,见“大王角”咀莲花一朵,霞光万道,映红了半边天,连忙吩咐艄公迅即扬帆,星夜直扑“莲花山”。可惜清晨登岸,只闻莲香扑鼻,峰上莲花八瓣竞放,但遍寻花芯却无踪。

他俩惆怅之余,站在“莲花山”上向西眺望,目睹不远处一山风景更胜一筹,精神为之亢奋,于是双双亲临其境。观峰上锦鸡和鸣,林中寿鹿仙狐出没,树栖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林间云雾飘渺,似真似幻,五光十色;左山势如龙蟠,右山形若虎踞,拱抱“圣塘”。水面碧波荡漾,清潋幽静。朝曦东升,银光闪烁,涟漪轻起,水鸟徜徉。夕阳西下,红日彩霞,映射峰端,瞬息万变。前方碧海连天,大小二排断中状像朱雀案山。上、下川岛浮于海面,点点白帆往来穿梭。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其子看罢,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自言自语:“……大马赶小马,朝朝出驸马。”做父亲的再三审度端详,语曰:“这里海天浑然一体,山石林木,琼香萦绕,瑞霭缤纷,钟声涛音,充满佛国神秘色彩,置身其中,仿佛所有尘世俗念烦忧顿消足下,出世之感油然而生。此山形酷似大象,象首朝南,鼻微卷,左右四土堆是足,大小二排为小象。照理应是佛门圣地,当享万世之香火。”

他俩流连其间,乐不思返。为进一步探究考证,决定晚上栖身荒岭,席地而坐以待天明。到了三更时分,夜阑人静。突然佛音传来,木鱼响起,声音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反反复复飘飘拂拂。小象嬉水、大象呼唤之声也彼起此伏。是时,父子二人兴奋得一跃而起,异口同声说道:“广海莲花洋,大象驮小象,代代出和尚。”

编后语:

我市目前正在推进全域旅游各项工作,越来越多的精彩故事将为您挖掘呈现,也欢迎您投稿到台山发布邮箱:ts686@126.com,向大家讲述您所知道的台山故事。

【文中资料来源:台山历史文化集及网络,内容有部分修改整理】

(台山发布编辑部:晨光)

部分图:邱真全

责编:新

编辑:雯

Hash:5c5c167551ee0fb54f62a200812fff847b49f82c

声明:此文由 台山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