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 | 历史悠久的雷阳书院

书院起源于唐代,最早是唐玄宗创立的“丽正修书院”,主要是用来藏书,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今人常将“图书馆”三个字缩写成一个方框,里面填个“书”字,可能也是沿用此意。到了宋代,书院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古代实施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是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承载着传承文化知识的教育责任。

雷州半岛的官办教育也是起步于唐代,发展于宋朝,在近几百年时间里,相继建起大大小小的书院,点燃文化的圣火,在雷州半岛传播正统的儒家教育,也将处于边缘之地的雷州大地纳入正统王朝的管理秩序。当然,雷州人文荟萃的氛围,也与贬谪至雷或途经雷州的官员传播中原文化有关。

篆书方印“书院精神高山仰止”

雷州半岛的书院,成就最大的莫过于雷阳书院。1636年(明代崇祯九年),雷阳书院由雷州知府朱敬衡创建于海康县城西门寺怀苏亭北(今天宁寺北),怀苏亭是雷州人纪念苏东坡而建。雷阳之名始于元代。雷阳,做为向往光明的象征,传说太白星在东方,时在黎明为阳,适合出类拔萃有抱负的学子成长,这是雷州知府在《重修雷阳书院记》中对雷阳的解释。

篆刻于清朝嘉庆二十四年(1819)的雷阳书院重修碑文《府书院记》,真品现存放于雷州市博物馆

雷阳书院创建于明末,但时局动荡,在其创立的8年后明朝灭亡,书院的命运深受影响。可谓生不逢时,清初统治者鉴于明末书院“群聚党徒”,“摇撼朝廷”的教训,担心书院成为宣扬反清思想的地方,所以对书院采取抑制的政策。清康熙元年(1662年),书院毁于兵火。直至康熙中期后,随着台湾收复,加上清朝统治者汉化程度加深,书院才统治者重新为统治者所重视。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过: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雷阳书院在清代就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涌现出陈瑸、陈昌齐、陈乔森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当时书院的大师,或执掌或主讲,为书院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他们的精神代表着书院的精神,“立功、立德、立言”,值得我们每一代雷阳人继承弘扬。

岭南师范学院内的”古榕广场“

陈瑸为康熙时期三大清官之一,官至闽浙总督,他是康熙中期雷阳书院重办后,涌现的代表人物,也曾主讲雷阳书院多年,对雷阳书院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到了嘉庆十六年(1811),雷州进士、翰林院编修、著名学者陈昌齐受聘在雷阳书院任山长。他论文课士,讲求实学,亦重时艺,谆谆诲人的是以立品笃行为先,此为期间雷阳书院办学思想。

陈乔森于咸丰十一年(1861)中举人,任户部主事,官至中宪大夫。以诗、画、字皆精闻名遐迩,有“岭南才子”之称。陈乔森做官后,眼见官场文恬武嬉、贪贿盛行,不愿同流合污,毅然回乡教书育人,掌教雷阳书院30年。他是主持雷阳书院时间最长的山长,因此桃李盈门,成就不俗。陈乔森有许多朋友,包括曾国藩、左宗棠等,其中包括广东总督张之洞,为此还特拨海安糖厘作书院经费支持陈乔森办学。在陈乔森的苦心经营下,到光绪十二年(1886年),雷阳书院更是被列为广东六大书院之一。

岭南师范学院(古时雷阳书院)的东大门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雷州知府陈武纯下令改雷阳书院为雷州中学堂,1935年改为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到1939年日寇轰炸雷州城时,雷阳书院被炸毁。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迁至湛江赤坎寸金岭,1991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为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

走在今日的岭南师范学院榕树下,可以看到雷阳书院的牌坊和石刻浮雕塑像。于深秋时分伫立于石刻浮雕塑像,透过浮雕回味历代人文昌明的景象,追忆那段比榕树还久远的历史。无论是清代才子兼名臣的“三陈”(陈瑸、陈昌齐、陈乔森),还是上世纪的民主革命家谭平山校长,都是书院的大师,也是雷阳精神的榜样。更重要是,今日遍布粤西中小学里数以万计的老师,他们大多数曾受过雷阳书院的熏陶。或许你未曾踏进雷阳书院(今岭南师范学院),但是你的老师或许曾踏进过。

当时书院教室门口的对联:守道重醇儒,经师人师,文运宏开钦北斗;立名遵先哲,言教身教,士风不变式南邦

此时,想起陈乔森曾为雷阳书院题的一则门联:士气云蒸,伫听雷声从地起;文澜海涌,行看湖水一时平。他化用苏东坡西湖平,状元生”之意,代表着对雷阳学子殷切的期望。雷阳书院的文化精神也会一直在薪火相传,不断延伸。

编辑 | 雷青

Hash:894ac9a491c0710a22f1274734b799f5774390b3

声明:此文由 雷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