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偶然挖出西晋古墓,结果发现一把骨尺,专家凭此找到千年古城

提到考古,很多朋友或许都会不屑一顾,觉得那些专家都不过是在“盗墓”。事实上,考古并不等于发掘古墓,也不等于清理文物,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乍一看平淡无奇的文物,若是仔细观察考证,往往就能带来想象不到的收获,甚至有可能是打破僵局、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关键证据。比如我国就有一座古代都城,之所以能在消失千年后重新被人们发现,都要归功于古墓之中发现的一把骨尺。

上世纪考古发掘旧照

1965年的七月,北京市文物工作队接到群众电话,说在八宝山西郊挖到了一座古墓。根据在现场的村民们叙述,他们原本是准备开垦来用作农田,却没想到挖出了一些青砖。挖开青砖后,下面是一个黑漆漆的大窟窿。有人怀疑这是古墓,于是就通知村里打电话反映给有关部门。

宝山外景

考古专家李国恩、郭仁受派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勘察,初步确定这是一座晋代古墓。在对古墓的清理中,出土了大量金器、银器、玉器和陶器等,这里暂且不表。通过辨认墓志,专家发现墓主乃是西晋时期贵妇华芳,其夫为晋武帝时期大将王浚。在这座古墓中,专家们找到了一把骨尺,上面的刻度清晰可读,即使是放在现在有实用价值,只不过和现代尺子的单位有所不同罢了,而这恰恰就是其意义所在。

西晋时期墓葬内景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以后,历代王朝对于度量衡都有着自己的规定,因此每个时代对于标准单位的定义是不一致的,甚至也是不确定的,这就导致古代文献中留下的位置很难被现代人所精准确定,因此许多古代遗迹也就很被发现。将这个骨尺的刻度与公制单位比较,专家们得知西晋一尺约等于24.2厘米,这与现在公认的一市尺约等于33.3厘米显然相差甚远。

墓中出土骨尺

墓志铭上,还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原文是:“今岁民荒民饥,未得南还,辄权假葬于燕国蓟(jì)城西廿里。”翻译成白话,意思说华芳去世时正好赶上饥荒,王浚还没来得及回到南方去,不得已之下只好采取权宜之计,把她埋葬在燕国蓟城西边二十里地的地方。这句话透露了很多信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座墓地以东二十里的地方,就是燕国古都蓟城的地址。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燕国地处于中国北部,是七雄中最靠近北边的国家,燕国的首都一直被认为靠近北京,但是具体位置却没人知道。历经风霜洗礼,蓟城的繁华早已变成过眼云烟,只留下史书中的寥寥数语。

滨河公园蓟城纪念柱

通过骨尺的长度,就可以对华芳墓中墓志铭的信息进行代换,西晋时期一步等于六尺,而一里又等于三百步。这也就是说,一里大约是435.6米,这与现在我们通常认为的500米之间就有了六十多米的差距。二十里粗略算来就是8700米左右,从华芳墓向东8700米,大约在今天海淀区会城门一带。要是用现代数据进行计算的话,误差显然就会变得非常大。不得不说,古都蓟城因为一把尺子而重现人间,实为一大幸事,毕竟还有那么多古城最终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参考文献:

《王浚妻华芳墓志》《北京西郊西晋王浚妻华芳墓清理简报》

Hash:4c91168e354d08b24988905396bbb54ed5a95be0

声明:此文由 科学小常识说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