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博物馆:感受洪赵古韵,追寻文明根脉

山西文物

山西省博物馆协会

洪洞县博物馆

博山西

如果想全面了解洪洞,就一定要到洪洞县博物馆看看。本次“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就带你走进洪洞县博物馆,感受洪洞深厚的文化底蕴。

数千件文物,串起洪赵历史脉络

洪洞,古属冀州,因城南“洪崖”、城北“古洞”得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华人老家”之称。

六大展区,讲述洪洞千年沧桑

走进洪洞县博物馆,如同打开一幅洪洞的文明画卷。

第一单元“文明先声”,是洪洞县博物馆陈展内容最为久远的一个展区。人类从远古走来,在黄土高原、在洪洞大地留下了诸多足迹。古文化遗址密集分布于汾河两岸和河谷阶地,文化谱系清晰,文化序列一脉相承。在这个展区,观众可以看到很多古代先民使用过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有石铲、石锛、石犁、石斧、石刀等,充分体现了原始先民与大自然抗争的智慧和顽强的生存能力。

第二单元“杨国觅踪”,是该馆最有特色的一个展区,主要展示商周时期的文物。历史上,洪洞县曾是西周杨侯国的封域。西周初年姞姓受封,建立杨国,晚期被姬姓尚父所取代并称为杨侯。位于洪洞县中部的坊堆南秦永凝堡遗址群,出土了大量西周时期的器物,有学者认为此地或许就是两周杨侯国的中心统治区。该展区展品以青铜器为主,其中有一件永凝堡遗址出土的西周瓦棱纹双兽耳三足铜盖簋是该馆镇馆之宝之一。

春秋早期,杨国被晋国所灭,晋伯侨被封于杨,亦称羊舍氏,地处范村、安乐村、张村和敬村之间的范村古城或为羊舍食邑中心区域。据《春秋大事表》载:“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十八里有杨城。晋灭之,以为羊舌氏封邑”。清光绪《山西通志》载,“古杨侯国城,在今范村。”展厅内以展板形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范村古城遗址的基本情况。

第五单元为“宋金宝藏”。该展区主要展示了部分馆藏宋金瓷器。宋金元时期,发达的社会文化除了千古流传的诗词之外,精美的瓷器同样是其重要的载体和见证,我国的制瓷业达到辉煌。展厅内的部分诗文瓷枕,将诗词与瓷器进行了完美结合,“青山无限好,游道不如归”“松柏齐年,龟鹤齐寿”等都寄予了美好的寓意。在这个展区还有一件文物不得不看,那就是《赵城金藏》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八卷(复制本)。《赵城金藏》在当今世界上已成孤本,极为珍贵,因而被视为稀世瑰宝。

除此之外,这个单元还集中展示了一些明清时期的精致瓷器,有瓷盘、瓷瓶、瓷罐等。

馆长推荐

洪洞博物馆内的藏品琳琅满目,无一不展现着洪洞深厚的历史文化。接下来,由馆长张小星为您推荐该馆的镇馆之宝。

镇馆之宝《赵城金藏》刻本

该经卷的年代为金代,每卷卷首刊赵城县广胜寺及《释迦说法图》。它共有7000余卷,今存4000余卷,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并称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这部规模浩瀚的佛教典籍,字体刚劲,雕刻工整,纸质优良,印刷清晰,在当今世界上已成孤本,是研究我国刻经史和版本史的珍贵资料。从中可以看出历代佛教书籍制作演变过程,可以看出佛藏与当时平水金本的水平,特别是与平水版画之间的关系。

西周瓦棱纹双兽耳三足铜盖簋

这件青铜器为一级文物,时代为西周,出土于山西洪洞县永凝堡遗址。

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版《洪洞县志》载“周杨侯国,文王庶子伯侨所封,或曰宣王子尚父所封,后灭于晋。”在西周中后期,周宣王被历史学家称为西周的“中兴之王”。这样看来,铜簋铭文中的“严尚父”,很有可能就是宣王所封的子“尚父”,从而有力地印证了史书记载的可靠性。

山西晚报记者吕国俊南丽江孙轶琼通讯员杨敬

【来源:山西晚报】

Hash:02179ec31f530f9e3c7d054dfab92d323b449318

声明:此文由 小会会娱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