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仅此一件!古墓出土的鸭形玻璃注

辽宁省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叫鸭形玻璃注,因状如鸭嘴而得名。

该器形长颈鼓腹,长尾细细,张扁嘴如鸭,只见它鸭嘴大张,颈部饰一周锯齿纹带,象征鸭颈的花羽,背上则装饰以玻璃液引长的细条粘出的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又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以拟双足,腹部贴一饼状圆玻璃。质薄透明,颜色淡绿,玻璃质、体横长。这件形如鸭状的国宝,看似并非传统的中国风。那么它到底有哪些故事呢?

冯素弗夫妇合葬墓考古现场

1965年,考古人员在位于北票市西北方向的西官营镇的西官营子村将军山东麓,发掘了两座东西墓向、南北紧邻的长方形石椁墓,这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宰相冯素弗夫妇的同冢异穴合葬墓,一号墓是冯素弗本人,二号墓是他的妻属的墓葬。两墓,都是长方形石椁墓,椁内绘人物、星象等壁画。木棺上也有羽人、建筑等彩画,这表明北燕沿用汉制,皇室勋臣使用画棺。但冯妻墓中殉犬,又属于鲜卑葬俗。两墓中出土的文物对了解北方民族与中原文化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而“鸭型玻璃注”就是在冯素弗的一号墓出土的。

那么,这么一件长相奇特,历史悠久的玻璃器皿究竟是何用途?它是不是咱们老祖先制作的工艺品呢?

此器重心靠前,装满了水后则自然前倾,使水溢出,空腹时头略抬起,只有腹部充水置半时,由于后身加重,才能放稳,这就说明它并不是普通的水注。既然不是普通的水注,它的用途就令我们充满想象。

有人说,它有可能是古代史书中提到的欹器。在我国古代,欹器通常会被放在座位的右边,它的用途和现在的座右铭类似,是古代人提醒自己不要自满的一种容器。

在《荀子•宥坐》中载: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孔子就经常在座位旁放置一个欹器,用来警示自己。

曾经,清朝的皇帝就曾让人在紫禁城里摆设欹器,旨在借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点,阐释“满招损,谦受益,戒盈持满”的道理。目前全球仅此一件,其珍稀程度非同一般。后来,用欹器警示的方法逐渐演变成人们在金属上刻字来警示自己,到如今,就发展成了座右铭。

除了鸭形玻璃注,冯素弗墓还共出土了其他4件玻璃器,分别是碗、杯、钵和残器座,堪称珍贵的古代工艺品。

冯素弗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钵

那么,古代中国,是否有生产此类玻璃器皿的工艺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已具备了加工玻璃的工艺,但却无法制作工艺如此复杂的玻璃制品。第一,玻璃吹制工艺最早产生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的地中海东岸古罗马帝国,大约到了公元5世纪才由中亚的工匠辗转传进中国。当时中国的玻璃制造尚处于向西方学习的阶段,所制的玻璃器质量不精,达不到冯素弗墓出土的这批玻璃器的制作水平。

经化学分析,当时中国尚不能生产钠钙玻璃,因此学者推测这批玻璃器可能是经由“丝绸之路”进口的。

十六国时期,东西方交往日益频繁,由于关中与中原战乱频仍,商人们在传统的“丝绸之路”干道外又开辟出许多条新路。其中,通过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道路被称为“草原道”,而河套地区则是这条道路的枢纽地带,它将东北亚各政权与西域及欧洲连接起来。北燕政权所在的营州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边缘,与东罗马之间关山万重,其商业往来经由“草原道”的可能极大。许多西域商人将西方商品及文化带至营州,改变了这一地区的文化面貌。

冯素弗夫妇合葬墓出土的玻璃碗

200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鸭形玻璃注以其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成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2006年05月25日,冯素弗墓作为十六国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Hash:980b98e3617d9892cb6e7719b4c0ceb0cccb9c7d

声明:此文由 古玩文化分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