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深山坳里孤零零的老门楼 挥不去的乡愁

日前,记者走进莫干山镇佛堂村和睦桥自然村,在群山环抱的山坳里,农家楼房鳞次栉比,透过楼房间的空当,记者发现了一个老门楼,近前观察,那里不仅有门楼,还有不少断垣残壁。前后左右转了一圈,推想这里曾是一个大宅院。叩问与之相邻的农家,原来这里是夏家的祖屋。

▲孤零零的夏家老门楼。

英溪源头之一的合溪,发源于安吉县,流入德清境内时突然拐了一个急弯,这里就是和睦桥自然村。据说和睦桥村名源于一个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户夏姓人家,兄弟两分家时和和气气,还共同捐资为村里造了一座桥,取名和睦桥,后来村以桥名。村中一直以来以夏姓居多,至今夏姓人家约占全村的八成。

记者寻访到一位84岁叫夏炳荣的老人,来到老门楼前,老人告诉记者:夏家先祖是从安吉县递铺夏家廊(读音)迁入此地的,夏家的祖屋就在这门楼内,是他太爷爷这一辈建造的。祖屋原有5进,除天井、厅堂外,楼上楼下共有50多个房间。整座宅院粉墙黛瓦,雕梁画栋。解放以前,曾做过专员公署。新中国成立后,县里的水文站安置在里面。这里居住了夏家的12户人家,约有六七十人,人丁兴旺,和睦相处。文革时,宅院门楼上的字及建筑房梁上的雕花被人挖掉,但房屋没动。房子虽已破旧,夏家人一直居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活条件好起来了,宅院内的人家有的搬出去建新房,有的原地拆建,宅院很快不成样子了。但是院墙、门楼及公用部分基本未动。十几年前,夏家人盖新房时,因为建筑材料运不进去,拆除了院墙等建筑,只留下了这个孤零零的门楼和断垣残壁。

夏炳荣老人边讲述边看老门楼,对老屋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

▲尚存的断垣残壁。

记者不由得仔细打量这饱经沧桑的老门楼。门楼台阶是紫色的条石,已磨得很光滑。楼壁由青砖砌成,做工精细,其中一块砖上刻有“夏”字,这应该是夏家人留下的印记。门楼的上方有隐约可见“兰玉流芬”四字,也许和睦桥的夏家曾是书香门第……一个曾经气派兴旺的夏家大宅院,如今只剩下了一个孤零零的门楼。和睦桥自然村地处深山坳,同样躲不过时代的变迁,这种变化还将继续。但是对于已住进西洋楼的夏家人及其他村民来说,这里仍然是他们的念想。这让人留恋的老门楼还能存在多久,不得而知。

留住乡愁与记忆

如果仅是看到这个断垣残壁中的老门楼,你或以为这是个人去屋空的破败村落,其实在它的周围几米、十几米外,是一幢幢新建不久的小洋房,古村落已然蜕变成现代新农村。在一派现代气息的建筑群中,老门楼的古朴,显得格外醒目。

断垣残壁与漂亮农舍之间的“反差”,是一种落后的存在,还是乡愁的留存?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个话题。

如果没有这种“反差”的提醒,我们真不可能在和睦桥自然村这个小村落还能触摸到数十年、上百年前的历史

在乡村,乡愁的载体可能是一种乡音,也可能是一款土菜,更可能是一座老桥或一幢老房子。如今,当洋家乐、农家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乡村记忆,寻找能够从更深层次读得到的乡土文化

按当地村民的估算,村里八成左右的村民出自同一个夏家,那幢老门楼正是早年大夏家的总门楼。

▲门楼上刻有“夏”字。

了解夏家,基本就能估摸着这个村落的历史。夏家来自哪里?几位夏姓村民竟然无从作答。

是的,连老屋都快消失了,村民还能从哪里找回乡愁。当我们问及当地人的原籍地处何方时,几位花甲老人竟然回答:不太弄得灵清了。

无奈的村民推荐笔者寻找该村的“村史权威人士”——84岁的夏炳荣。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似乎只有站在老门楼下,老人才能触景生情,断断续续回忆起一些历史片断:抗战时期,尚为童年的夏炳荣站在这幢老屋楼上的一扇窗前,发现从武康方向来的日军,抱起一罐花生逃命。有一次,不远处的李家潭自然村,因有两个小孩把日军电话线剪断当成玩具,李家潭的老房子被日军点了一把火烧光。当时,夏炳荣是多么担心自家的这幢老屋也被化为灰烬啊。

幸运的是,日军将李家潭烧成灰烬后,匆匆往孝丰方向走了。夏家老屋逃过一劫。

夏家后代说,夏家老屋的真正消失,是在十多年前,是在发展过程中消失的。一边是年久失修的老屋,一边是幸福的搬迁。

就居住功能而言,夏家老屋早已容纳不下夏家后代,因为五六十年前这里挤进了六七十名夏家后代,尽管夏家祖屋具有五进深,但每人均分一下,一人只有一小块。为了分配公平,对二楼的房间,十多户夏家后代进行了均分,而对一楼的门厅等,作为夏家后代的公用部分。十多年前,夏家后代都已离开夏家老屋,纷纷营造自己这一代人的新屋。夏家老屋因年久失修,渐渐破落,无法居住。

有些记忆的消失是迫于残酷的战争,有些记忆的消失恰恰是幸福之中的无意忘却。

夏家当初是怎么在和睦桥自然村繁衍生息的?夏家后代已经无从得知。只是84岁夏炳荣的一句话,似乎尚能佐证和睦桥村一段历史脉搏:夏炳荣在幼童时代,爷爷带着他去安吉递铺附近上过老祖坟。你从哪里来,又向哪里去,一代又一代人,总会不断地重复祖辈们早已问及过的问题。多少年来,正是人们对这些乡村留存的认识不足,才导致现今乡村古建筑越来越少,甚至于不知不觉中消失于自己的眼皮底下。当我们难于找到乡愁,失去曾经为之生息、为之奋斗的记忆载体,我们就可能像随波逐流的浮萍,找不到原点,找不到已经走过的路,也就找不准前行的方向。

清新闻网 记者 宣宏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湖州发布新闻客户端

下载地址请戳→http://hzfb.hz66.com/

Hash:81e26cf69f23f3d1149b878723c9cd1ea0e6468a

声明:此文由 湖州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