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红色记忆④丨他们用生命捍卫革命成果

2月25日,细雨蒙蒙,记者来到位于阜南县曹集镇的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内,革命烈士纪念碑巍峨耸立,塔上“浩气长存”几个大字虽历经岁月洗礼,但依旧熠熠生辉。

“这里长眠了12位烈士。”97岁的抗战老兵邵国敏是这座陵园的义务守护者,从1962年通过招亲来到曹集镇,近60年里,他始终坚持为烈士守陵。“虽然我不认识这些烈士,但我们当初的想法都是一样的——为了后代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跟随老人的步伐,记者看到陵园内12座墓碑依次排列,简要地介绍了烈士们的生平。 他们中有的是阜南本地人,有的是湖南广东江苏等地人,籍贯虽然不同,但奋斗的目标却是相同的。

1948年3月,曹集区人民政府成立,属豫皖苏边区四分区颍阜县,临时驻地在郭圩孜。曹集区政府成立后,一方面组织人力打倒地主恶霸,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宣传动员,支援淮海战役前线,为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生的曹集区政府通过开展活动打击了地主恶霸,也遭到了他们的仇视。地方土匪为搞垮曹集区人民政府,指示亲信混进刚组建的曹集区中队,伺机窃取情报。

1949年1月17日,中共曹集区委书记孙布和区员曹维高、刘成壁接颍阜县政府通知,前往参加支前工作会议。区委干事马旭初和副乡长王殿让,负责督促支前物资运输。彼时,淮海战役尚未结束,支前部队尚未返回。匪首卢祥云与早已潜伏在区中队内的叛徒趁机里应外合,于当日夜23时左右,带领土匪300余人赶到郭圩孜。内奸郭华凤等人偷偷打开寨门,土匪蜂拥而入。

当时,战士们还在熟睡,机枪手谭又成发觉了敌人的行动,当即反抗,被郭华凤一枪击中。其他人员惊醒后奋起搏斗,持枪拼杀。因敌众我寡,最终,除少数战士突围外,其他人有的负伤,有的牺牲,有的被俘。敌人撤走后,经查,当夜共有22人牺牲,5人负伤,区长陈刚、副区长石瑛、委员金亚民等20多人被俘。

郭圩孜惨案发生后的第二天,区委书记孙布奉命带领其他干部返回料理后事,副乡长王殿让负责为牺牲烈士安葬。凡是当地烈士,由亲属运回自行安葬,每人发安葬费300元;9名家在外地和家在当地无安葬能力的烈士,则统一安葬在公墓

为营救被俘人员,孙布亲自给匪首卢祥云送信,警告他们不许杀害被俘同志。同时,颍阜县大队、霍固县大队和于集区队奉命赶到卢大园、郎河湾一带清剿。在我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捷报声中和地方政府的强大攻势下,匪徒们胆战心惊,没敢对陈刚等同志下毒手。

“后来,那些土匪和叛徒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革命先烈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邵国敏说。

为了纪念先烈,1966年,当地政府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1999年,中共曹集区委、区人民政府又重修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建设了革命烈士陵园。“如今,每到清明、冬至等时节,都有很多群众自发前来纪念。”邵国敏说。

“正是有了革命烈士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84岁的曹立海家住烈士陵园旁边,看到邵国敏几十年如一日守护陵园,也会在闲暇时过来帮忙打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更不能忘了先烈们的付出。”

“对于革命烈士最好的纪念,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烈士遗志,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曹集镇镇长唐洪彬说,近年来,该镇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整治了22个庄台,修建了63条道路,建设了25个水利项目,同时通过发展特色种养,开发公益性岗位,实施电商扶贫、雨露计划、危房改造、健康扶贫等项目,实现了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199户、6646人全部脱贫。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今天的曹集镇顺利实现了脱贫目标,百姓生活更加美好,“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历史性转移,正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下一步,曹集镇将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努力在新时代创造新的辉煌。

记者 任秉文 通讯员 梁裕娇 文/摄

Hash:ce641b1af6faa8755fe54176a13271267e1897d6

声明:此文由 阜阳新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