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一大”指航程

闽西“一大”指航程

中共闽西一大会址文昌阁位于上杭蛟洋镇蛟洋村。辛亥革命后,文昌阁改办为学校——广智小学,邓子恢等人曾在此任教和开展革命活动。1929年7月20日至29日,由毛泽东亲自指导下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

大会原定7月11日开幕,7月10日前后,代表们陆续来到文昌阁。毛泽东在与代表们的交谈中,发现他们对本地区革命形势以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还不是很清楚。为了开好这次大会,毛泽东提议会议推迟开幕,指示代表们分赴各地就闽西根据地的土地、政治、党务、武装、群众、物价等阶级状况、经济情况、群众生活等作一个星期的详细调查,以保证大会胜利召开。

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中国共产党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文昌阁二楼正式开幕,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有60多人。

会议首先由各地代表汇报暴动及以后的工作情况。接着,中共闽西临时特委书记邓子恢在会上作工作报告。他总结了闽西两年多来的革命斗争经验与教训。中共福建省委委员、中共闽西临时特委组织部部长张鼎丞也作了重要发言。会上,毛泽东作了鼓舞人心的国内外形势报告。他的报告精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特点,深刻地分析了蒋桂战争的形势,还热情洋溢地赞扬了闽西人民的革命斗争。针对敌人的“会剿”,毛泽东详细地分析了敌人内部的重重矛盾,指出敌人的“会剿”必将是“剿而不会,会而不剿”。当谈到闽西党的今后的任务是巩固和发展闽西革命根据地时,写下了6个有利条件:一、有80万已经发动起来的群众;二、闽西各县有了共产党,并与群众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三、有人民的武装——红军、游击队、赤卫队;四、有足够的粮食,可以维持军需民用;五、地势有利,适合开展游击战;六、敌人内部有矛盾,有利于各个击破。接着,他又扳起指头,形象地讲述了巩固根据地的3个基本方针:一、深入进行土地革命;二、彻底消灭民团土匪,发动工农武装,有阵地波浪式地向外发展;三、发展党、建立政权、肃清反革命。此外,毛泽东还就婚姻、土地、债务、职工、政权、斗争策略和分化瓦解敌人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阐述,极大地鼓舞了代表们的信心。

会议期间,文昌阁里灯火通明。毛泽东等人通宵达旦翻阅文件、分析形势、起草修改决议案。

经过代表们认真热烈的讨论,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政治决议案》《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之土地问题决议案》和《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之苏维埃政权决议案》等决议案,确定了“坚决领导群众,为实现闽西工农政权的割据而奋斗”的总方针,以及扩大工农武装、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等各项任务,并选举了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蔡协民、郭滴人等15人为中共闽西特委委员,邓子恢为书记。这次会议还总结了溪南的土地革命分田经验,提出了“抽多补少”的分配原则,使闽西各地的土地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80多万闽西人民分得土地。

中共闽西“一大”的召开,不但总结了闽西党组织几年来领导工农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丰富经验,而且闪烁着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它不仅为闽西的党组织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总路线,而且为实现这条路线制定出了各项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针、政策和实施办法。此次代表大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引导闽西革命向前胜利发展。(选自《闽西红色纵览》)

感言

上杭县蛟洋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挂职)郑晓卉:

蛟洋文昌阁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突出的建筑和美学价值而别具一格。200多年来,文昌阁见证了古蛟地区文风的昌盛和传统儒学的兴衰;更参与过土地革命时期的风云变幻——1929年7月20日至29日,由毛泽东亲自指导下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在会议期间,毛泽东和与会代表们共同梳理要完成时代任务必须紧紧依托的6个有利条件,为闽西革命根据地建设指明方向。

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蛟洋党委政府传承红色基因,接续历史使命,紧紧依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乡村振兴、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依托蛟洋独特区位和产业优势、树牢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等有利条件投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模范区热潮,书写好有温度的幸福蛟洋答卷。

(记者 赖菲 整理)

Hash:31ac9fc8887364b302dc010db469bee9c08e3822

声明:此文由 闽西日报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