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邓姓的繁衍迁徙史:族望昌显,播迁天下

邓姓源出古邓国,现今的河南南阳一带,是世界邓姓发源地,邓姓得姓以来,经过数千年的迁徙分播,如今邓氏后人已遍布世界各地,本文就客家邓氏的繁衍播迁作一探讨,请方家指正。

中华邓氏的太始祖,是皇帝轩辕氏的二十七世孙曼公德阳。曼公德阳、曼系十九世吾离侯,是邓氏的早期先祖。春秋时代,传到二十二世明渊公,即邓祁侯,于公元前678年,邓国为楚所灭,痛失侯爵,没了封地,辗转迁徙,历经邓州新野固始河东、湖湘……西走汉中四川,东奔湖北湖南,南下江西福建,远播广东香港台湾,不少族人跨出国门,腾飞世界,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螽斯繁衍,瓜瓞绵延。经过3200多年的发展,邓氏族人遍天下,总数已达900多万人,在全国100个大姓中列居27位。

客家人来自中原历史上五次南迁

第一次大迁徙是在西晋末年,政治腐败,八王混战,流民起义和反晋王朝的斗争,大大地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北方的匈奴、鲜卑、氐、羌、羯等少数民族乘虚而入,史称“五胡乱华”。无情的战乱、屠戮、饥荒和种族歧视,生灵涂炭,迫使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形成了以衣冠士族、官宦大户为主的南迁潮。

邓氏族人也卷入了这股南迁巨流

五十七世邓攸,讳伯道,河东平阳襄陵县人,官至尚书、右仆射,并增光禄大夫,授予金印章和紫色绶带。其兄邓任早年逝世,遗孤绥景由他抚养。当时攸任河东太守,为人刚正温和,清心寡欲,禀性谦恭,喜欢同人结交,不分贵贱,一视同仁;为官严明,清廉公正,颇得民心。

怀帝永嘉末年(312年)羯人首领石勒(后赵高祖,319-333年在位)反晋,邓攸为避战乱携一子一侄南迁,全家被俘。后来侥幸脱逃,途中九死一生,数次遭遇劫难,经过泗水,又被冲散,牛马被夺,无法奔走,看来子侄势难两全,邓攸毅然将亲子纯景系于桑园,留下书信,吁请仁人志士收养,自己却背着侄儿绥景逃至江南,避居于福建石壁都,即今三明宁化县禾口镇石壁村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中华姓氏史话丛书》之一《邓姓史话》12页中写道:“……邓攸用肩膀担其儿及侄子绥景以逃,估计不能两全,以其兄早亡,特保全侄子,弃子而去……”这就是邓攸在战乱逃难中弃儿保侄,“桑园寄子”的千秋佳话,一直流传至今,感人至深。攸公的高风高亮节,义薄云天,光照后人,史册飘香。

北宋后期,传至八十六世邓绾,登进士,相朝纲,协助王安石推行新法,官至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因在神宗面前进谏,被顼帝责以“有失中丞直谏”,贬于虢州(今河南卢氏县)。赵顼崩,赵煦即位为哲宗,降诏邓绾出任邓州。

邓绾秉性刚烈,厌倦公牍,假托病故,取道浙江,直下福建,寄迹泉州仁辅试剑乡,后裔迁回石壁禾口村居,客家邓氏,续衍为“闽汀世系”,图系为:绾—调元—洵武—肃—大猷,公认邓绾为客家入闽始祖。 大猷又称源祖公,妣陈、刘二夫人,生三子:长简(小二郎)、次笃(小三郎)、三筠(小六郎)。长子简公又称建祖,先妣宋高宗公主为驸马,后妣赖、秦二夫人,生三子:俊(十一郎)、佐(十二郎)、俦(十三郎)。

广东潮州邓氏南阳楼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俊公嗣裔10多万人,广布海内外;俦公一支现住上杭湖洋通桥,一部分移居武平十方乐畲,已经蕃衍20余代600多人。

佐公讳廷辅,号华宁,世居福建宁化石壁,登进士,官居指挥佥事,妣马、骆二夫人,生儿子:一祠二显,祠子失详,传显(一说文显、三五郎)一脉。“显公字日章,号耀堂,又称望七郎,廪贡生员,敦尚诗书,诰赠忠义大夫,从宁化石壁经上杭砂甫”(《中华邓族史粤港卷》37页)播迁广东嘉应州,即今梅州市,卒葬梅县畲坑入去15公里许小桑坑尾头,“竹叶扫地形”,显公妣朱(登、封)生三子:志圣、志贤、志斋。长子志圣,讳文斋,号天乙,生三子:孟、仲、季,后裔在潮州丰顺县大椹村立业,有些播迁广东省南海西焦。次子志贤,讳文辅,号夫乙,生四子,后裔原在长乐(即今五华)县,后迁东莞云南等地。福建南平松溪县溪东村也有一部分志贤一脉裔孙。 三子志斋讳文渊,号太乙,登进士第,官任广东提举司,政绩卓著,钦召升授按察、布政司使。

太乙公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乙未岁,从福建宁化石壁都禾口村移居广东潮州府程乡(今梅县)松口开基立业,是为入粤始祖。卒于嘉定十三年(1220年),庚辰岁,享年99岁,葬于梅县松口洋坑里(杨陂径),昂天海螺形,是穴遐迩知名古墓,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闽、粤、赣,周边省市县和海外宗亲,云集于此,隆重祭奠,车流如鲫,人流如潮,场面十分壮观,盛况相当惊人。

太乙公妣唐、丰、封、凌、萧、巫六夫人,共生九子:文、行、恭、敬、仁、义、礼、智、信,现已蕃衍几十万人,播迁广东梅县、蕉岭兴宁、五华、龙川惠来普宁大埔丰顺平远紫金三河、潮州、长乐、惠阳揭阳乐昌英德、东莞、饶平惠州陆丰海丰海南广西、四川、福建永安厦门等县市,港、澳、台以及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福建武平县大禾乡邓坑村有文公子孙近2000人,后续衍湍下峰、小坪坑、万安贤溪,迄今蕃衍25代。

另一部分播迁松溪县溪东乡举上村竹林下和西洋村田坪等地。长汀南门也有一部分文公子孙,长汀莲湖羊牯岭圭田罗坊还有一部风恭公子孙,其中一部分移居濯田街上村、大丰、黄伯田、大同镇红湖村等地。

入粤始祖志斋(太乙)公第九房信公子之孙子清(卜善)公,是饶平永善的开基祖。他的十五世孙振海、振河昆仲,早年迁台,定居高雄。振海六世孙昆耀,现在是台湾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务基金会董事长、世界客属总会高雄市分会理事长、世界客属总会副理事长。

近十年来,先后几次回归大陆,寻根谒祖,宗谊情深。 俊公次子六十五郎公,是上杭中都仙村的开基始祖。他的长子小一郎嗣裔播迁福州、江西、广东等地,其中第三子希政,生子荣敏,荣敏生六子:东福、东禄、东全、东珂、东兆、东洲

明朝正统四年前后(1436-1440年),长子东福携二弟东禄偕妻徙居广东省翁源县鸭嬷陂数年,更迁乳源梅花,即今韶关乐昌市梅花镇,已经500余载,蕃衍25代,11000多人,后裔播迁乐邑、桂阳、兴宁、江西崇义、四川广安等地。

俊公五世显宗,又名念一郎,妣赖氏生四子,长子梁智,徙居广东省蕉岭南礤富足村,现有100余人;四子福智嗣裔播迁广东省高州市新垌镇。《中华邓氏族史粤港卷》第394页载:“始祖开泰原籍福建省上杭县,世居苏姑坑。于明朝成化年间奉调入粤,定居高州新垌,至今520余年,所繁衍裔孙散居五县,乐业耕读… …据不完全统计,现有24000多人,以农为主,从事工、商、学、兵的也不乏其人”。

另一支念一郎之子万一郎,先从福建省上杭县播迁广东翁源县龙仙乡赤朱石开基,其四世孙邓富移居英德县竹径都下太乡,现有一支派衍于清远太和镇黼脊村,子孙蕃衍,兴旺发达。

(作者系福建上杭邓氏宗亲会原会长)

Hash:fe888c919f0a91d1f9b75c5d1caa07ae903c9b60

声明:此文由 匹夫闯天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