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与宜春仰山
韩愈字退之,号昌黎,河南河阳人。生于官宦世家,十代祖茂官居尚书令,授安定恒王。九世祖均为征南大将軍,其父仲卿为武昌令又鄱阳令、秘书郎。
韩愈官居兵部侍郎、吏部侍郎,谥曰:文,史称唐宋八大家文学家之首。三岁而孤,由长兄长嫂与乳娘把他抚养,在居无定所而艰辛的环境中成长,仕途坎坷曲折,三次举考不中,几试博学鸿儒不成。
正是这样一个生活环境,让他感受和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也成就了他那坚毅、恳直、宁折不弯腰的倔犟性格,同时也使得他在仕途上几起几落,几度贬官,几度流放。
唐贞元十八年韩愈升任监察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被贬为阳山县令,元和十四年已是五十二岁的韩愈,在宪宗皇帝迎佛骨的狂热中上书《谏迎佛骨表》而触怒宪宗皇帝遭杀头之罪。幸在众大臣的恳请之下才赦免死罪,贬谪到偏远荒蛮的广东潮州任刺史,涉兄长韩会后尘。带着一份伤感和忧愁踏上漫漫路途,跋山涉水赴潮州上任。
唐元和十四年秋冬量移袁州刺史,元和十五年春夏,袁州遭遇大旱,赤土难生。人畜饮水困难,造成栽种收割无望的状况,作为府州的最高官员刺史,忧心忡忡夜不能寝。不时浮现那些干枯的作物,百姓无奈的愁容,想起自己那居无定所的生活,更感觉百姓生活的疾苦。也才有之前他上书《论天旱人饥状》的灾情朝表。冒死直谏《谏迎佛骨表》的气魄,心系黎民智退鳄鱼《训鳄鱼文》的举措。
而今,袁州又遭遇如此大旱,让他感到主政一方的艰难,为民解难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在积极组织抗旱贱灾的同时,又亲率州府官员远赴袁州仰山神庙祈祷求雨。
仰山为武功山的支脉,距袁州城约八十余里。山势高耸,可仰而难登。峰峦叠嶂绵延,云腾雾绕山涧。树木郁葱参天,溪水击山凿石而下。春天杜鹃花开,红漫山岭狭谷。林泉峭岩,寺庙塔林隐立其间。杜鹃啼鸣山獐嚎,更添仰山几分景色。千奇百态山川貌,风景这里独好的环境,引来多少文人墨客,招来无数隐士僧门弟子留连忘返。
自古以来,袁州百姓就有上仰山神庙求神避灾之习俗,据传,有兄弟两人,哥曰萧分,弟曰萧隆。居仰山径潭,得其真传,善风雨雷云。有祈祷立灵,名播山野村庄,香客信徒慕名而来。
韩愈与州府官员一行步入仰山神庙,献上祭品,点燃香纸蜡烛。韩愈手持祈雨祭文步入香案前,叩首行礼诵曰:“维某年月曰,袁州刺史韩愈谨以少牢之祭奠于仰山之神曰:神之所依者惟人,人之所事者惟神。今既大旱,嘉谷将尽,人将无以为命,神亦将无所降依,不敢以不告。若守有罪,宜被疾殃于其身。百姓可哀,宜蒙恩悯,以时畅雨,使获。承祭不怠,神亦永有食。谨告”。
不久,天降甘露,旱灾减缓。万木复苏,庄稼使获。百姓称颂,感恩戴德。在祈雨文中,韩愈向神灵晓之以理,述之以情。因遭天旱,百姓家食无着,拿什么敬奉神灵你。你若不使降雨,神灵同样无食。
祈雨文中他以其真诚和担当的胸怀,如是说,若是刺史本人之过冒犯了神灵,不应降罪于黎民百姓,应降罪于他,而怜悯百姓。同时他又承诺,只要你神灵降雨,将永保祭祀,后来韩愈也重返仰山祭谢神灵降雨。
从这里可以看到韩愈的为官之本,为官之道。心系黎民,心系苍生的情怀。为朝廷分忧,义无反顾的担当。
仰山也因韩愈祈雨扬名,因韩愈祈雨而得福。其后,中唐名相李德裕为它写下了《山凤凰赋》来赞美仰山。名憎慧寂把仰山选为佈道修身之圣地,在此新建太平兴国寺。
江西诗派鼻祖大书法家黃庭坚留下《赠仰山简老太师》的诗句,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文学泰斗朱熹等士子文豪纷至踏来,研墨挥毫,提诗作对,开坛授学。真有游遍青山人末老,一腔激情喷薄出。
今日仰山积雪似银;梯田曾叠布山岗。寺庙塔林巍立,香火环绕木鱼声声,香客游人虔诚。成为一个集旅游、休闲、法事的旅游圣地。
江西愈公裔孙淑兴撰稿
公元2019年6月5日 ——来源:江西韩淑兴供稿
Hash:02dd93cb535074c7211e07c8acd968d72a776fb5
声明:此文由 韩氏文化交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