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历史 /晋宫抉(57)无字的墓碑

也许我们不能从历史中找到答案,但一定能从中找到灵感。欢迎关注“指尖上的历史”,谢谢您给原创作者的鼓励!

功勋卓著必定会带来负面影响,位显遭妒必定有人离间君臣。深谙历史的谢安十分清楚,急流勇退是最好的办法。他便上奏朝廷,说趁苻坚新败,自己挂帅北征。当然这只是个借口。皇帝也深怕他功高震主,本朝的教训也是够深刻,王敦、庾亮、桓温,臣大欺主,便顺水推舟,当即准奏。

谢安离别京师来到谢玄的军府驻地广陵。广陵城东北六十里有一处高地,名叫“步丘”,地处南北水道之邗沟旁,是个军事要冲,能攻能守。谢安就在这儿修筑了“新城”,一方面准备抵御前秦,另一方面远离朝政中枢。这就是史上著名的新城避祸。

垒筑成以后,谢安出垒视察,眼见得西边湖面广阔,烟波浩渺,顿觉心旷神怡。再看东面,阡陌纵横,良田无垠,这幅美景使谢安激动起来,便派人去建康把全家老小、家仆统统迁来广陵,打算在此长久安居颐养天年。

就这样,在王权争夺中谢安退出了权利中枢,没多久谢玄也放弃了对北府兵的领导权,因此这支曾经十分勇猛的军队也就慢慢退化,战斗力一落千丈,直至淹没于历史尘埃之中。

谢安居住新城期间,并没有闲着,关心百姓农桑生计,经常到四境视察,他觉得步丘周围地势是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西北为湖,湖西高亢,湖水一经跌落,环湖粮田每因缺水灌溉而干旱失收,湖东地势低,一旦湖水陡涨难以渲泄时,便汹涌东注,又造成东部涝灾,以至旱涝频繁,灾情不已。谢安为治理此患,便下令在步丘以北二十里处,取南北向筑一拦水大堤,调节上下水位,堤坝筑成以后,既治理了水患,又可引水灌溉,使得高处无旱,低处无涝,上下两利,万民称颂。

对这段故事,他的重孙谢灵运在撰写《西征赋》时,无比激动歌颂了这位老祖宗建城筑埭的业绩,赋中写道:“造步丘而长想,钦太傅之遗武。思嘉遁之余风,绍素履之落绪。民志应而愿税,国屯难而思抚。”

虽说步丘风景宜人,但谢安还是怀念旧日隐居的东山,在写下诗句“伊昔先子,有怀春游。契兹言执,寄傲林丘。森森连岭,茫茫原畴。逈霄垂雾,凝泉散流”时,他心情更为迫切。于是命家人赶制泛海之装,计划重返会稽。

不料天不作美,此时却生起病来,病情日笃。孝武帝虽然对他疏远日久,因念及他的功劳,闻讯后特遣使将他接回建康,但医治无效,谢安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谥号文靖。朝廷追赠太傅,故后世称其为“谢太傅”。

谢安的墓葬位于建康的梅岗,墓前立有一块巨大的白碑。所谓白碑即有石而无其辞,人也呼为“无字碑”。原因是以谢安之功德,伟绩丰功不胜记,难为称述,故立白碑。

巧合的是,七百年后这附近又有一座墓葬,也立无字碑。无字碑的主人是臭名昭著的南宋宰相、江宁人秦桧,也是六十六岁去世。后人作了非常有趣的点评:“谢太傅墓文无敢作者,秦桧碑文无肯作者。”

谢安无疑是陈郡谢氏这显赫世家绚亮无上的一笔。他的人生历程,标志着一个家族终于不可阻挡地攀上极顶,散发出流盖当世的辉煌,这力量与东晋王朝的命运相契合,反映着一个王朝半世纪的续延,托起一个安然的,平稳的世道,为后人所记挂。不过,三百年风流云散,到了盛唐,这个家族就已被赋予了一番华贵的忧伤,为人们追忆并叹惋。乌衣巷也已然是夕阳野草,目不暇接地化作了前朝往事。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越是无赖至极,往往就越能生存。尤其是在极易摒弃道德因素的政治领域内,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王国宝在遭到谢安的不待见后,转身投靠了皇帝的亲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

司马道子曾经与众宾客饮于私园,信步之间,他指着山庄中人工修建的竹篱草舍道:“真是一派田舍气象,只是缺了犬吠鸡鸣之声。”话音刚落,丛草之中立即就传来犬叫。众人趋前视之,原来是王国宝在那里匍匐为狗,动作滑稽。司马道子哈哈大笑。这一笑,为王国宝笑来了礼部侍郎的官衔。

还有一次在司马道子的宴会上,大臣王珣嘲笑王国宝的脸长得像高丽人,大饼脸小眼睛。但王国宝丝毫不恼火,反而起身跳起了高丽舞蹈来助兴,容貌姣好加上舞姿优雅,深得司马道子欢心。拍马屁是王国宝的人生哲学和追求,他靠着拍马屁安享荣华富贵,将礼义廉耻,乃至良心都抛到了脑后。

王国宝对坚持用人原则的岳父很是痛恨,在依附司马道子后,经常跟其他小人一起谤毁谢安,离间司马道子和谢安的关系,并经司马道子传至晋孝武帝那里,令孝武帝亦对谢安有所顾忌,最后逼得谢安在淝水之战后出镇回避。

有了司马道子的撑腰,王国宝变得傲慢不已且不遵法道,更在皇家宫殿清暑殿旁建屋,犯了大忌,这令孝武帝十分厌恶。加上后来孝武帝因司马道子大权独揽,对其起了疑心,想要废掉他,王国宝得知后,奉行其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原则,便逐渐疏远司马道子,开始有事没事的往宫里跑,向孝武帝表忠心尽孝心,时间不长便得到了孝武帝的宠信,成了孝武帝身边的红人,孝武帝还打算让儿子司马德文娶王国宝的女儿做老婆。

王国宝讨好孝武帝时,一夜孝武帝与他参加宴会,孝武帝微有酒意下令召王珣前来。但王珣快来到时,王国宝自以才能知识都在王珣之下,加上王珣曾讽刺过他,嫉恨之心立马涌上,担忧被其比下去,令孝武帝对其的宠信减少,于是借故说:“王珣是当今名流,不可以醉着见他。”孝武帝一想也有道理,并以为王国宝忠心,于是不见王珣。

大臣苻朗的命运比王珣更糟糕,他曾经这样形容王国宝的弟弟王忱及王国宝:“非一狗面人心,又一人面狗心是邪?”意思是说王忱貌丑而有才,王国宝有美貌而心狠。就这么一句话,结果苻朗被王国宝找个理由杀掉了。

一时在政治上受到打压,暂时失势的司马道子对王国宝的这种趋炎附势做法非常愤怒,在一次朝会上,他当着满朝大臣的面当众训斥王国宝是个毫无底线毫无人格的狗东西,甚至还拔出佩剑刺向王国宝,幸亏王国宝躲的快,才捡回一条命。

发生这事之后,按理说,王国宝跟司马道子这梁子算是结下,两人的交情算是到头了,但如果真那样王国宝也就不是王国宝了。时来运转,后来孝武帝暴崩了,新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即位,因为皇帝年幼,朝中大权再度落到了身为辅政的皇叔司马道子手中。

按正常人的思维来看,司马道子见到王国宝是极其厌恶的,王国宝也是极其羞愧的。但王国宝毕竟是王国宝,极识时务,并且其脸皮相当之厚,他拉着自己同样很奸邪的从弟王绪,带着各种礼物,又开始重新向司马道子发起了猛烈公关攻势。没用多久,司马道子便跟王国宝重新又勾搭在一起,而且双方的关系甚至比以前还要好。王国宝再度成了司马道子身边的红人,他俩的交往成了东晋帝国的最大笑话。这自然是后话。

Hash:17741f0e78a044001f0fd176d0d4b51ba2e60162

声明:此文由 指尖上的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