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堂兄裕怀哥聊天(一)||周泉林
和堂兄裕怀哥聊天(一)
周泉林
和堂兄裕怀哥一起闲聊、谈天说地,我觉得是一件很开心、很惬意的事儿,甚至是一种很值钱的享受!那么开心、享受、惬意在哪里?我总结有三个独特的好处:首先,闲聊时它直接针对问题,不能用大词,不用上高度,只能从实际问题出发,轻松地讲出心里面的那些感受。其次,闲聊时心里处于最放松的状态,只是为了把事情说透讲细。最后,闲聊时没有目的性,反而能让最有趣的话题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像这样的闲聊,西方人给它起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做“沙龙”。你说,在“高大上”的“沙龙”里闲聊是多么惬意的事儿啊!
那么,和裕怀哥相隔那么远怎么闲聊呢?又是聊什么话题呢?平时嘛,我们是用电话、短信、微信来聊天;有时候,我们也会寻找机会见面喝茶聊天。例如我老母亲健在的时候,每年春节的年三十或年初一,我都会接到裕怀哥打来电话说给他的叔娘(他平时称“娘娘”)拜年;老母亲离开我们后,我们也会同样在这个时候打电话给裕怀哥玉梅嫂拜年!
和堂兄裕怀哥聊天,除了用电话、短信、微信问候式的聊天外,我们还会找机会见面喝茶聊天,回忆一下分别于1972年、2002年、2011年在梅县见面,1989年、1998年、2017年在中山见面,以及逢年过节等节假日在家乡以喝茶方式的面对面聊天,主要聊了哪些事儿呢?我把聊天的话题内容给你一一道来吧!
记得我们开始聊天的第一个事儿是在1989年秋,我在省里参加培训学习,期间的一个星期六、日,我去越秀南的省汽车站乘班车到中山,住在裕怀哥的顶楼套房里。吃过晚饭后,裕怀哥便拿出象棋邀我下象棋,我心里面突然冒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说法,其实我对象棋是“门外汉”,不会行棋更谈不上是“良才”、“对手”。因此,我们便偃旗息鼓了,我把棋子装回盒子里,裕怀哥说那就改为喝茶聊天吧!我们就坐在茶几旁喝着茶,天涯海角泛泛而谈,想到哪里聊到哪里,很随意很遐意的氛围。聊什么呢?我现在就给你们(读者)一一道来:
1、和堂兄裕怀哥闲聊起“去水寨圩铺背岭看戏”的事儿。
(1961年以前水寨圩河唇码头与河对岸高车坝用浮桥连接)
那是发生在1957年前后的那些事儿,那时我还小没有上学。有一天下午,裕怀哥,还有裕鉴哥、焕荣哥等,说要带我们去水寨圩铺背岭看戏,他们手里还拿着一米多长的竹子,上面那端装有煤油,用烂布塞住,他们告诉我们是晚上回来时照明走路用的。
跟着哥哥们去水寨圩看戏是经过我阿婆“批准”的,平生还是第一次外出。我阿婆说我小时候很多病痛“不好带”,便为我安(起)贱一点的花名叫“教化哩”,我的细阿叔叫“江湖”,我的弟弟叫“两姓”,大家都调侃说我家里有“江湖”、“教化”、“两姓”。记得我阿婆经常说起,每当我晚上出现感冒、发烧、咳嗽什么的,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阿婆就要背着我到水寨圩新店里(大新街)门诊部李禄民医生那里看病治疗,……。
我们出发啦!那时还没有公路,我们从岭顶、岭背过去,沿着“周瑄圳”的圳道往水流的方向走,走到草塘角那里就左转走向白石凹,然后往山坡下左转走到黄基塘,再走到铁窑墩,就能看到水寨圩了。这时,哥哥们指着前面的水寨圩告诉们,东北边是寨肚(顶)哩(详见水寨寨顶南门照片),中间一大片是街道圩场,有仁寿街、上街哩、下街哩、米行街、水街哩、猪条街、牛行、四方亭等,店铺前面有个大池塘,池塘里长满了水浮莲,西南边是铺背岭和水寨中学方向。
哥哥们说我们是水寨人,要知道“水寨”名称的来历。根据《五华县志》等有关史料记载,水寨,顾名思义,是水中之山寨。相传是在远古时代,平时呈三面环水,遇上发洪水时是四面环水建筑古堡式的山寨而得名的。说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遇上洪水泛滥时,琴江河水漫浸至上坝、下坝遍地滩涂沼泽地,甚至漫浸过了水寨中学、澄塘、铁窑墩,一片汪洋大海似的呈四面环水,只露出铺背岭至寨顶两个山头,就这样被称作为“水寨”。
根据《五华县志》等有关史料记载,此“水寨寨顶”为典型的客家封闭式围寨,分别设立有南门、西门、北门三个门楼(附南门照片),寨内建筑有数十座民宅,皆为四合院式布局、灰沙夯筑的墙体、硬山或悬山的式顶,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寨中呈南北向开辟了一条长约200米的石板路面通道巷子;寨里西面沿琴江河岸砌一条长约200米、高2、5米至3米不等的石围墙,铺有沿坡石阶宽1、4米下至出到西门直通河唇边;南门用石砖砌有拱形城楼(详见南门城楼照片)通向圩场,城门内高2、7米,宽1、9米,东西向均与民居外墙连成封闭墙;南门城楼上筑有一座砖木结构宽7米、高4米进深5、5米的小庙,供奉着水母娘娘神位。尽管古水寨历经沧桑,但寨内仍保留着独特客家古建筑的风貌。遇上每年的正月十五,下坝的迎灯队伍,挑着三牲祭品,敲锣打鼓,舞狮舞龙前往寨顶巷祖祠拜祖,一路锣鼓铿锵热闹非凡。整个水寨花灯闪亮,烟火漫天,鞭炮齐鸣,人头涌动,是粤东五华山城元宵佳节的一大景致。
哥哥们给我们介绍水寨的情况像讲故事一样,听得我们津津乐道,走起路来也不觉得累。这时,他们领着我们继续沿着街道走,我们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不知不觉来到西北面的河唇街,在半街走进一条通道直达到河唇码头。我们站在码头上,举目瞭望着宽阔的河面,好像清清的琴江水向着自己身边流来,感觉如置身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那种豪壮。哥哥们告诉我们,从浮桥过去就是大布的高车坝,再往下走就是前几年(1955年)从华城搬迁过来的县委县政府所在地……。
哥哥们告诉我们,这里的水寨码头,是五华县的水上交通枢纽,上游至横陂、安流、梅林、龙村,发源地是紫金县境内,下游至河口与五华河(上游至转水、华城、岐岭,发源地是龙川县境内)汇合,汇合处两岸是河口圩和大坝圩隔河相望,群众往来要靠撑渡船(摆渡),琴江河和五华河汇合后流经兴宁水口、梅县、大埔、潮州等,由汕头出海。
(图为当年的水寨浮桥,从高车坝方向拍摄的浮桥和对岸寨顶景象)
哥哥们领着我们从码头来到承载浮桥木船的船头上,给我们讲起《水寨浮桥》的故事。根据《五华县志》等有关史料记载,《水寨浮桥》是由24只木梭船与桥板组架而成,固定飘浮在水面上,全长约200米。河两岸还建有供人们上下的石阶码头,使人们往来甚为方便。听说《水寨浮桥》的来历是这样的,早在清朝时代大布乡绅李南畴倡建的义渡(撑渡船),起初有5只渡船来回往返渡人载货。后来因为每逢农历一、四、七水寨圩期人多过渡往来,渡船挤拥,经常要排队等候,致使交通不便,又由李瑞屏、李竹庵等人牵头经手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建浮桥,这样两岸群众往来就便利多了。直至1961年2月水寨大桥建成后,此浮桥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才因交通价值不大而被拆除。
我们边听边看往来步履匆匆的群众,不一会儿,我们从承载浮桥木船的船头走到船尾,听到浮桥上来去匆匆的脚步声和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望见宽阔的河面漂流的船只、木排、竹排来回穿梭,在阳光照射下有如一幅会动的画面;我们看到码头附近停泊着很多船只和装卸货物那一片繁忙的景象;我们看着河边洗衣服的、洗菜的、洗涤的……一片热闹的场面,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这如诗如画的世界里。这时我们又走到浮桥的船头上,看见听到洗衣服的女人与民船上的船家佬(船工)在讲话拉家常,侧耳倾听是在讲唱山歌的话题,说我们五华山歌各地有各地的特点与风格,如双华山歌、长布山歌、水寨山歌……,说我们水寨山歌的发源地就是在这里诞生的,是水寨码头上的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比较常听到的有:“好久唔恬(没有)搭(乘)船下,唔(不)知河里岸(这么)多沙?岸(这么)多阿哥涯(我)唔(不)识,莫(不要)怪老妹矛(没有)跩(嘴)吗。”有个船家佬(船工)说起唱山歌的事儿,他说我们的民船经常撑到梅县松口,停靠在码头时,曾经听到洗衫(衣服)阿妹她即席唱起的山歌:“自古山歌松(从)口出!哪有山歌船载来?”来反驳我唱给她的山歌,接着洗衫(衣服)阿妹又唱起梅县山歌:“哎嗨!客家山歌特出名,条条山歌有妹名,条条山歌有妹份,一条茅(没有)妹唱唔城(不成)”。听着听着,使我想起我阿婆“六月天光”(夏天的晚上)经常在门头坪乘凉时,唱山歌给我们听,每次必唱的是“山歌唔(不)唱心唔(不)开,大路唔(不)行生溜苔;老妹遇到烦心事,山歌一唱心花开。”还有告诉人家我们住在什么地方,“老妹住在旧长乐(原长乐县),一路蔗等(沿着)琴江河,过哩安流夏阜坝,到哩水寨一直落(走进)”……,正当我们听得津津乐道又想得入迷的时候,哥哥们说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赶去铺背岭看戏了。
此时此刻的我们在想,《增广贤文》上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次哥哥们带我们来水寨圩,让我们第一次见识了“水寨寨顶”的人文与典故,第一次见识了“水寨码头”的繁华与热闹,第一次见识了“水寨浮桥”的沟通与方便,也让我们身临其境地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这么多的知识,胜读的远远不止是十年书了。
这时,我们向着看戏的方向,往水寨圩镇的西南边铺背岭和水寨中学交界处走去,因为他们就在那里读书,所以很熟悉那些地方。因此,我们跟着哥哥们从水寨码头返回河唇街、米行街沿街上到铺背岭,远远看见山坡下面搭有戏台,看戏的地方是牛肝石山斜坡,每行台阶摆着一排排石头供人们坐着看戏。这样看戏对我来说不是新鲜事,新鲜的是这么天然的露天看戏场所是我第一次体验。因为前些年我和弟弟也会跟着我奶奶在水寨码头的浮桥旁边坐电船下到梅县,我父亲会带我们去东较场看人戏,已经看过好几次戏了。那时我们还小,至于看什么戏?都记不起来了。
等看完戏,哥哥们带来的竹子就派上用场了,他们点上火,高举着火炬的光,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
(图为水寨圩寨顶里南门昔日的照片)
2、和堂兄裕怀哥闲聊起“搬石头堵马路制造‘恶作剧’”的事儿。
那是发生在1958年的那些事儿,那时我刚上了小学一年级,有个星期天跟着本村里的大同学们去赴水寨圩。这次我们不用走小路了,因为新开了一条简易的马路,路面很大很宽阔,但到处还是高低不平的、坑坑洼洼的。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不时地遇到有货车开到油田那边去载石头。
那天我们赴水寨圩返回到白石凹山脚下时,看到上白石凹的上岗(路)仍然很陡峭,大家走几步停一下来歇息,不知是哪位大同学说咱们轮流讲点什么,上坡就不会觉得累了,便带头念了两句山歌词“肚饥难过四月荒,脚凯(累)难上这条岗;……”,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听着说着就不知不觉地上到岗顶。我们在茶亭坐下来歇息,大同学们给我们每人花2分钱买一碗凉粉(仙人粄)当茶水喝,然后他们就坐在那里谈天说地。因为我们小同学心里酝酿着一个“庞大”的“举动”,就跟他们说了一声“我们先行了”,便连走带跑来到马路拐弯的曹塘边(还不到窑下的转弯处),看看前后都没有行人,便快速地把路边的大小石头搬到马路中间一字儿摆放,然后藏到山坡上的树丛里,耐心地等待汽车开过来。不久就听到白石凹那边有汽车开过来的声音,我们便蹲在那里等呀,不一会儿就看见汽车开过来了,开到摆放石头那里就停下来,看见司机下车把一块块石头搬到路边去,正当汽车刚开动时大同学们就赶上来了,看到我们有意制造的“恶作剧”,便把我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说我们这是“搞破坏”行为,那时我们头低低的让他们训斥,至今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一直牢记着自己做错的事儿和这些大同学们训斥的教训。
和堂兄裕怀哥闲聊,今天就聊到这里吧!
2020年4月19日星期日于梅江河畔陶然居
作者简介:周泉林,广东省五华县人,喜欢阅读文学作品与写作。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益田社区党委离退休第四党支部党员
2011年9月在广东省梅州市委办公室退休后——
从2012年11月起,被深圳市福田区组织部门选聘担任益田社区党建工作联络员,并分别担任社区“关工委”委员、老年人协会会员、监事;
从2017年9月起,担任社区党委离退休总支部副书记、离退休第四支部书记、福保公益课堂益田社区学院辅导员、福保街道儿童议事会辅导员。
《当代原创散文诗歌精品选》
应广大作者的强烈要求,作家平台主编的《当代原创散文诗歌精品选》(散文卷和诗歌卷)(暂定名)即日起向海内外作家、诗人隆重征稿,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当代原创散文诗歌精品选》由国内出版社出版,正规书号,可查CIP数据,16开,每本500页左右,精装。全国公开发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当代原创散文诗歌精品选》有副主编及编委多人,欢迎有意参与者报名申请担任,可与主编微信联系。
当代原创散文诗歌精品选组委会
作家平台(微信公众号:zjptzjpt)欢迎大家来稿,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体裁内容不限,来稿请在文后附“作者简介+照片+微信”。
Hash:cdd1d7a0028c9ebd980c187807f320ccc781ebb3
声明:此文由 作家平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