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各村的历史,田庄镇的昨日今天(二)!待续......
宗王庄,资料待考。在该村中央,坐落着一座天主堂—圣安多尼堂。笔者不便多说,请诸君看相片吧。
小庞,庞氏宗祠 尚存,坐落在小庞村 内,由一位庞氏老人 看官搭理。据《庞氏 世谱》记载,大庞村 中庞姓乃从小庞迁出,后该支势大,在建国后更名时称大庞庄。
小庞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田庄镇小庞村东北,为比较完整的父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龙山文化时期。遗址现存面积三万平方米,经探测文化层厚二至四米。遗址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出土器物十分丰富,有二十多件。一九七七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王村,元末战乱之际, 有张姓藏匿于此地一炕洞中, 免遭危难,俗称“炕洞张”。清康熙三十二年《新城县志》载:北四熙字约张家庄。清朝中期,王姓迁居此村,改名张王庄。现为田庄镇人民政府驻地。
旬召庄,明初孙、赵两姓立庄, 故名孙赵庄,后演化为旬召庄。据明天启《新城县志》记载:旬召原为新城县八镇之一,明代立一、六集市,后迁至庄西北沟里,又移于李寨,至今犹存。该村后被分为三个行政村:旬召北、旬召南和旬召西。除北村外,其他二村村碑皆无。
该村也有一座天 主堂,始建于一九一三年。诸君可以前去一观。
胡家庄,分为三个行政村:胡东村、胡西村和胡中村。除了胡东村的村碑被 推倒外,其他二村已经不存。推倒的原因则是碑旁住户认为 这村碑妨碍了住宅之风水,影响其运势。这种解释,未免让人唏嘘。在抗日战争时期,胡家庄出现了一位抗日英雄,他的故事至今在桓台、邹平、张店一带广为流传。
这位英雄就是胡凤林(一八九九—一九三八) 原名胡念祥, 字仪亭。幼年入私塾,一九一九年入甘肃警监学校学习。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南侵。胡宝峨(一八八〇—一九四八,耿桥乡睦和庄人)为抗日奔走呼告,与胡凤林等人组建地方抗日武装,积极抗日,反对妥协,倡导国共合作, 一致对外。
一九三八年春,该抗日武装被编为华北游击纵队第十三支队十二梯队后,胡凤林任司令员,胡宝峨则被任为特派员,参与军机等军中重要事务。自此,两人多方筹措,在桓台组建工厂生产武器装备,随时准备战斗。在抗日活动中,胡凤林与八路军取得联系,并曾与廖容标(一九一二—一九七九,曾用名廖之秀,江西省赣县人,曾与马耀南等人一起发动黑铁山起义,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死后葬于山东淄博)见面商谈合作事宜。一九三八年七月,胡凤林率部开赴四宝山一线布防, 以切断驻防在张店之敌的交通线,与八路军山东纵队形成夹击之势。之后,日军纠集二千余人 于九月二十 三日深夜分 三路合击。胡凤林率部奋 起抵抗,终因寡不敌众,阵地被冲破,日军很快包围上来。胡率部边打边撤,至花山(今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华山)北麓时,腿部中弹。这时,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一部前来支援。但最终, 胡不幸中弹,壮烈殉国,终年三十九岁。后来,胡被安葬在胡家庄东南,滨(州)博(山)高速公路以西。该墓碑为近年新立,墓塚侧原有槐树一株,枝叶茂盛,今已无存。
胡牺牲后,胡宝峨作为军中元老力荐王自衡任司令员,及时稳定了军心。后来该部队被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改编为山东保安二十四旅,任命王自衡为少将旅长兼国民党桓台县党部书记。一九三九年三月的一天,驻防雅和庄的二十四旅旅部被日军包围,王率队突围,当到达华沟村南大联沟时不幸中弹,为国捐躯。直到一九三九年冬天,岳本瑞、胡兆坤等先后投敌,胡宝峨便离开了队伍。
从此,山东保安二十四旅走上了反对抗日,反对中华民族的叛徒之路。至今,人们在评说二十四旅时经常义愤填膺,不禁开骂。再到抗日结束之后,这群乌合之众便摇身一变成了还乡团之事,那更是让人咬牙切齿。但是,胡凤林等人的抗日救亡斗争将永远彪炳史册,激励世人。二〇一五年八月,胡凤林和王自衡皆被国务院民政部收录到《第二批 600 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
待续.......
点个
Hash:1d1c82c464db9ab3ec34288f77fe8256a0dbb3f9
声明:此文由 桓台在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